其他
关注 | 张寒:当记者的十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在解释离职原因时,她说:“媒体的生态正在经历很大变革,我想到今日头条这样的科技公司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半年之后,张寒又有了一个新身份——新媒体《每日人物》的执行主编。
2016年11月5日,张寒携《每日人物》主笔、原《新京报》深度报道部资深记者朱柳笛作为武汉大学素质教育讲堂第242期的嘉宾,以“细节的力量——如何挖掘新闻大事件中的人性?”和“采访写作是对世界的重新认知”为主题进行讲座。
讲座结束后,《新视点》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张寒讲座现场
拍摄:武汉大学素质教育讲堂
张寒认为,新闻特稿反映出基本的人性,而细节则是一篇特稿的灵魂,好的细节具有一击而中的力量。
2016年8月26日,嫌疑人高承勇在白银市被警方控制,沉积28年的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两天后,《每日人物》连续发布三篇稿子,探究案件背后不容忽视的细节,其中包括与高承勇之子的独家对话。
据张寒介绍,获知疑凶落网的消息后,只用5分钟建立起的小组半小时内确定了报道方案。6小时,一线记者赶到高承勇小卖店;17个小时,采访到高承勇大儿子。 快速决断,因为“核心信源可能只说一次”。
张寒对细节的捕捉能力给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罗婷曾和她一起去天津采访,当时有人要拆除抗战期间镇守卢沟桥将领的墓园,他们的后代纷纷为父辈争取权益。老太太向拆方说要“坐地炮”,以示抗议。罗婷不知道“坐地炮”是什么意思,后来张寒解释说,就是坐在地上打滚,不起来,相当于耍赖。“张寒会把每一个像这样的细节铭记在心,这对于一个特稿记者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她写的东西永远都好看。”罗婷说。
按照《新京报》的惯例,新人记者从热线新闻做起。在跑热线的这一年中,张寒发表的都是像车祸、跳楼和着火这类比较简短的“豆腐块”文章。一天,她的副主编说,“一个做了42年公交车售票员的老头可能还挺有意思的,你去看看吧。”这篇四千多字的稿件成为她人物写作报道的开端。调入深度报道部后,出于个人兴趣,张寒慢慢开始专门进行人物报道。
十年间,全国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张寒基本上都跑过,新闻作品多次获奖。 “她的业务能力,对文本、对人的观察都是超过旁人一大截的。”张寒以前的实习生、《新京报》记者罗婷评价道。在罗婷眼中,没几年就成为首席记者的张寒无疑是《新京报》最优秀的记者之一。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寒坦言有时也会有厌倦的状态,但同时享受着在陌生环境中逐渐摸清一件事情的快感。“在不同的地方去认识不同的人,这些人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再见,这地方都不会再来,但你来过的那种感觉还挺好的。”
讲座现场提问环节
拍摄:武汉大学素质教育讲堂
2015年8月10日,张寒在朋友圈宣布从《新京报》离职 。
在新闻业,媒体人的转型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张寒的离开虽然让报社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早在2013年11月,接受凤凰网采访时她就表示,“人其实是需要改变的。一毕业就到一个单位不挪窝,时间长了就有惰性。”媒体行业生态的巨大变化是促使她离职的另一个原因。她说自己越来越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所以选择了今日头条。
作为一家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公司,今日头条不生产内容,只负责搬运和推荐。在这里,技术改变获取,产品高于内容。这使得张寒非常震惊,在开拓眼界的同时,她也发现自己的兴趣依然是原创内容生产。
2016年2月,加盟今日头条半年之后,张寒再次选择了离开。“今日头条是高速公路,是平台,我知道这个平台非常大,非常有财富,但我想做在平台上跑的一辆汽车。”她在《每日人物》重新掌握了方向盘。
即使不在一线,她对新闻的热情丝毫未变,看到感兴趣的选题还是忍不住技痒。“八达岭那篇稿子,大家做的对话我看得还不太过瘾,所以就自己去做了一篇。高晓松那一篇,是因为自己对高晓松比较感兴趣,所以去采的。”
她说,记者做出来的东西,是真真正正打上自己的烙印的。做记者的乐趣,远远比做一个主编的乐趣大得多。
在她看来,当记者的那十年应该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光。
讲座现场
拍摄:武汉大学素质教育讲堂
刨去需要支付的工资和稿费成本,《每日人物》目前并没有实现盈利。但张寒对此并不是十分担心。她打算把目光放长远,先做影响力再想盈利,同时跟着新的东西走。她同时坦言,《每日人物》现在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以后可能会探索直播、视频等形式。
罗婷回忆,工作一向认真的张寒,怀孕时还每天晚上大着个肚子在报社编稿到十一点,直到孩子出生的前一天晚上还在编稿。张寒称自己孕期反应不是特别强烈,就想着多待几天,不然回家也是闲着。
现如今,作为母亲的张寒,不再像之前跑一线那样要熬夜赶稿,或者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根本无法睡觉。她每天12点左右睡,7点左右起,作息相对规律。
张寒热爱旅游,成为母亲之前一年肯定要出国一次,采访完也总喜欢留一两天时间去周边转转。如今因为要照顾孩子而少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但每周也会带小宝宝到周边玩。
当谈到角色的转变,她说:“其实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扮演的角色一定会发生变化。我当然想白发苍苍的时候仍然在做记者,但可能比如说我要生宝宝,我不能长时间的离开宝宝,有时候是要做出一定让步的。”
排版 | 刘武久
武大新视点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报
我们微笑,并依旧充满希望
微信号:whuxinshidian
欢迎交流及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