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关于“体测”的两点反思
关于“体测”的两点反思
新视点评论员:俞宏浩
在全国学生体质下降的大背景下,为了增强学生体质,2014年,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宣告着全国学生体测正式开始。肺活量、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1000米、50米、身高体重比(BMI)、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成为了衡量学生体质的标准。
2016年秋季,第三次全国大学生体测秋测正式开始。然而,在10月初,天津某高校要求学生体测前签订生死状;在11月4日,据《重庆时报》报道,重庆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名大一男生在体测时当场猝死。相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人将这一切归咎于学生体质的下滑,这的确是根本问题,但在这背后,体测的标准是否科学、体测的初衷是否在体测实行三年后得到了实现,都是值得深究却被忽视的问题。
第一,就体测的标准而言,许多人认为体测的标准并不是很高。以大三男生为例,肺活量达到3200毫升、50米成绩在9秒以内、1000米成绩在4分30秒内即可视为及格。但是标准不高并不意味着标准科学。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可在2015年,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研究表明,以BMI的标准,“肌肉男”可能会变为肥胖,体重较小却大腹便便的人可能会被测为健康;引体向上6个起开始算分(10分),但根据中山大学谷河传媒统计,52%的同学只能做0-5个,65%的同学认为标准过高;即使是1000米的测试,缺乏对于节奏和呼吸系统的训练,有些能够完成10公里长跑的同学却也无法在1000米测试里达标。
这导致的后果,是体测的数据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体质情况。可以完成长距离耐力跑的同学硬生生的在耐力一项上被标记了不及格;实心球可以完成10米投掷的同学却在力量上得到0分。而根据国家的规定,毕业时体测不合格者(50分)将无法毕业,但实际上毕业年成绩的50%源自前三年的成绩。将这样一种缺乏选择、缺乏变通,甚至有些墨守陈规的标准,直接与强制力绑定来倒逼学生运动,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会误入歧途。代测、造假甚至贿赂开始成为“最简单的解决之道”,这显然不利于体测本质的实现。
第二,体测制度的制定是为了防止学生体质下降,但是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大学生体质依旧持续下降。为什么一个为了防止学生体质下降的制度在诞生之后,学生体质却依旧在下降呢?除了标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测没有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核心问题——运动时间的减少。对于体育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他们无需更多的运动就可以轻松达标,但隐性的疾病就此在缺乏运动中埋下祸根;而对于体育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体测所带来的“恐慌”似乎只能持续在体测前的一个月左右,根本无法对于长期体质起到提高的作用;况且,体测之前不体检就让学生毫无防备地在短短20分钟之内完成7项测试,本身就是对于学生的不负责,也并不能帮助学生更新自己对于身体状况的看法。
体质提高的根本,在于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运动。心肺功能不是一天练成的,减肥也不能一蹴而就,即使是要增加体重,一口也吃不成个胖子。体质提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质量如何,而是在于体育运动的时间到底有多少。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人性的弱点,而懒惰则赫然被列在了七宗罪之中。“管住嘴、迈开腿”一度被誉为养身的金玉良言,如今却也如口号一般空洞而又几乎无人实践。对于提高体质而言,与其追求单次的质量,为什么不用增开体育课的方式推动学生奔向操场,为什么不免费开放更多更有意思的球类场地、器械让学生阳光体育,又为什么不用计算体育运动的时长去替代所谓的测试?
其实,在体测的背后,依旧是应试教育思路在作怪。用一次性的成绩去评价一个人的素质,更何况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身体素质,并且寄希望这种测试可以推动学生自觉运动、提高学生运动兴趣,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身体素质并不是这么几个简单的标准就能反映的,体质的提高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面前,却依旧选择体测这种科学性较差的方式去追求数据上的胜利,或是数据统计上的简易,其最后所带来的,只是又一次教育的悲剧。在被蒙蔽的双眼背后,素质教育的理想正在一点一点地离我们远去,无奈大学生的体质,在“稳定下降”着的同时,却依旧找不到解决的方法。
几乎快要一个世纪之前,鲁迅先生笔下疾呼“救救孩子”,打动无数世人。在今天,体测的这天,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那悲伤的哀嚎,看着一个又一个无奈的生命在操场上无意义地疲于奔命,去完成逐步沦为“硬性考试”的测试时,只想高呼:“救救我们的体质吧!”
(封面来自网络)
排版 | 刘武久
武大新视点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报
我们微笑,并依旧充满希望
微信号:whuxinshidian
欢迎交流及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