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望山学院创始人作品入选新版部编语文教材

望山研学 2022-03-23

2019年新入学的高中生用上了新修订的部编语文教材,这也是大语文改革浪潮下首次面世的新版语文教材。在实用类文选版块,与梁思成、霍金、曼昆等大师同时出现的,是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望山学院创始人俞孔坚博士撰写的文章《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2002年,俞博士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项目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作为该领域国际最高奖项之一,这是中国首次获奖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正是该项目的项目说明。

该文章说明了俞博士的设计理念,包含了文化的、科学的、审美的等多层面的思想信息,对学生理解、改造身边的景观及公共设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能力很有帮助。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人们在追求“文化”,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当需要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将其具体化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把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百年、千年,甚至万年。这些文化与传统,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无可厚非。而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这是设计师的一种理解,一种对人自我的理解,一种对文化与传统的理解。土地与土地那么不同,南方与北方那么不同,大城与小城那么不同,而人间的万家灯火又点燃了多少不同的喜怒悲欢、离合兴衰!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总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水面与岐江河相联通。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等(图2)。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直至改革开放的90年代后期。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但几十年间,粤中造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也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而在当今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高潮中,这种记忆是稍纵即逝的,由于其中所搀杂的极端的现象,甚至就连亲身经历过的人们也会怀疑其真实性,更不用说他们的后代了。


      设计之初,本设计面临着三个设计思路上的诱惑:


      第一大诱惑:借用当地古典园林风格,即岭南园林的设计方法。这是方案之初许多专家推介和祟尚的,优越的临江及含湖环境、丰富的岭南植物及中山市已有的园艺和工艺技术,加上资金上的保证,为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典园林创造了条件。


      第二大诱惑:设计一个西方古典几何式园林,理由也相当充分。首先中山作为一个华侨城市,近百年来受到南洋建筑风格的影响,其次近年来的城市景观建设也特别注重园艺和工艺之美;再者,欧陆风格广泛获得接纳,在此设计一个强调工艺与园艺及观赏性景观,也不失为一条颇受欢迎的途径。


      第三大诱惑:借用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路子。其典型代表是Richard Hagg的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和Peter Latz的的德国Ruhr钢铁城景观公园,这两者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而成为具有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坦诚地讲,这一诱惑是最大的,而且整个设计也贯穿了生态恢复和废旧再利用的思想,其中的许多方法也借鉴到本设计中来了。


      歧江公园的个性正是在与以上三种设计思路的不同和相同中体现出来的。与岭南园林相比,岐江公园彻底抛弃了园无直路、小桥流水和注重园艺及传统的亭台楼阁的传统手法,代之以直线形的便捷步道,遵从两点最近距离,充分提炼和应用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与西方巴洛克及新古典的西式景观相比,岐江公园不追求形式的图案之美,而是体现了一种经济与高效原则下形成的“乱”。蜘蛛网状结构的直线步道、“乱”的铺装,以及空间、路网、绿化之间的自由均为基于经济规则的穿插。与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相比,岐江公园借鉴了其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与之不同的是,岐江公园的设计强调了新的设计,并通过了新的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揭示人性和自然之美。


      理解自然

     人们在追求“美”,一个同样抽象的概念。我们习惯于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这些美,作为设计师的追求也都无可厚非。而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

      儿童时代以放牛为业,每天最大的心愿是给牛找到丰盛的野草。当在林中、溪边、田埂之上看到青翠鲜嫩的野草,便有获得大发现时的激动。这种激动源于对牛的心爱,因此也期待田里长野草而非庄稼。由此也想到美的本源,特别是对园艺美的反思: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在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自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

      然而并没有多少城市居民有儿童时代放牛的经历,也没有多少公园的造访者懂得环境伦理,所以,野草之美往往被埋没。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是通过对自然的设计向人们展示野草之美的特质。

      在本公园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包括用于湖岸绿化的挺水植物,各类茅草。在与几何路网和机器的对比中,白茅、象草和莎草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氛的主要材料之一。

      野草不自美,因人、因设计而美。本设计的理念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用水生、湿生、旱生乡土植物——那些被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来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

                                                          )





岐江公园所传达的三个含义


足下的文化



普通的造船厂所代表的是那个时代那代人的文化。公园在设计时保留了烟囱、龙门吊、厂棚等具有造船厂文化特征的事物,通过新的表现形式设计的被称之为静思空间的红盒子、生锈的铸铁做铺装。

被废弃的机器装置完全拆散,自其中一部分放置于公园中,形成独特的雕塑小品。

废弃的钢管裁成不同长短插入地下,又是一种新的体验。

野草之美



人人都有猎奇的心理,当下,乡间很多叫的出叫不出名字的野草,经常被人们所忽视、鄙夷,但在城里人的眼里却是新奇的存在。通过景观设计手法,配以乡土间常见的水生植物、旱生植物,既传达了新时代的审美观,又可以呼唤人们尊重自然。

长势微微杂乱的野草间偶有步道穿过,间或有座椅放置其间,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片刻。

野草尽头是景色优美的内湖。

人性的真实



原有场地上的废弃轨道,经过设计再加工,使其变成景点。孩提时代穿越轨道的快感记忆犹新,来到这里,放弃平坦道路也要在轨道上走一走,享受走在轨道上挑战、寻求平衡的感觉。

带小孩在轨道上玩堆鹅卵石游戏。


岐江公园的设计说明与特点


变化的水位与栈桥式湖岸



场地内的内湖通过岐江与大海相连接,但每天的水位变化高达1.1米。因此把桥设计成网状,桥与桥之间连接阶梯状的种植床供当地植物生长。这样,当水位线较低时,可以到最下边游玩,当水位线上升把下面的桥淹没时,可以到上面游玩。

水位线上升时的情景。

改造与再设计利用:船坞利用





保留主要的两个船坞,去除其它装置,只保留其框架,外表粉刷为一白一红作为景观构筑物。

新郎新娘在此地拍摄婚纱照。

琥珀水塔



采用了“减法设计”:剥掉它的水泥外衣,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曾经彻底改变改变城市景观的基本结构——线性的钢筋和将其固定的节点,它似乎告诉人们,无论工业化的城市多么丑陋,或是多么美丽动人,其基本结构都是一样的。

老年人可以到这里练太极。

再生设计:红盒子(红色记忆)



盒子是一种形式,试图装下这块场地上那段时间曾经发生的故事。
也可以来这边的岛上享受清净的时光。

盒子内别有洞天,原有草地变成水池。

被红色盒子截断的线性步道。

绿色的草坪上来坐落着红色盒子,形成鲜明对比。

游人经过这里都会往这里一探究竟。



足下文化,就是关注平常人的事,关注他们的感情、他们的需要; 野草之美,就是善待脚下的自然,乡土的自然。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就是要实践新的社会和土地的伦理,这种新伦理体现在尊重平常与平民,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诚如俞孔坚博士所说:“一个成熟的民族,懂得审美的民族,最能知道珍惜平常的美,尊重普通人,尊重普通的乡土物种,这便是尊重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真实内涵。做到了这一点,离和谐社会要求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就不远了。“



☟推荐关注

徽州研学


寒假日间营


2019 感谢有你 

一路绿色相伴


2500名小学生变身

绿色科技小卫士


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望山少年

TEL :13810006852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