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0年前,他们做了一件大胆的事

2016-05-23 北京大妞 学苑出版社
 

这两天,身在京都的你是否感到了夏天的热度?


不过,比起刚刚出炉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还是差一点点滴~

 

如果你对考古不甚熟悉,也一定还记得它——海昏侯汉墓。

 

图为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航拍图。


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本次也顺利进入了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列。

 


图为海昏侯墓出土文物。


去年11月以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频频刷屏,出土了包括车马坑、金银器、编钟、漆器等大量精美文物。

 


图为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铜编钟架。


经过考古人员的勘探和发掘,这位家财万贯的神秘墓主人身份,最后被遗骸腰间一枚刻有“刘贺”字样的私印揭晓。

 


除去钱币和器物外,墓穴中更惊现孔子屏风以及孔门弟子像,3000多枚简牍,其中大量是书,内容有《论语》《易经》《礼记》《孝经》《方术》等还有诸如围棋盘、古琴、编钟这些风雅之物。

 


图为江西省博物馆展出马蹄金、金饼等文物。


这能说明啥?墓主是个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化人儿呗~



图为海昏侯墓葬中出土的“昌邑九年造”漆器。


嗯?等等,这似乎与大家记忆中的刘贺不太一样哦。史载刘贺荒淫无道,登基的27天里做了1127件坏事。


而墓葬文物的出土,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海昏侯不同于正本记载的另一面。



考古队员在海昏侯墓发掘现场。

 

“关键不是挖到了什么宝贝,而是对认识历史带来的改变。” 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如此道。


大妞儿在想,担在身上几千年的骂名有望在今朝洗清,若刘贺泉下有知,一定会对考古人员行个大礼吧~

 


也许你会说,考古人员好神气~他们站在历史的第一现场,随手发一张自拍、说一句话,就能分分钟挤掉汪峰上头条!

 



其实,考古工作虽然神秘,却远不如想象的帅气~要知道,不是每一次发掘都能有改变历史、扭转乾坤的大发现。

 

“我们提取任何一件文物,都要对它上面所有残留物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出来后,才能知道是什么材质的,用哪种方案进行清理、保护。


而除了提取,我们还要进行三维扫描、延时摄影等记录。”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海昏侯墓考古工作尚需如此耐心、谨慎。那么,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年代,我国是如何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 

今日,大妞儿为各位挑了一本绝对权威、靠谱的书籍——《定陵发掘亲历记》。


该书以亲历者的视角,对外披露了当年发掘定陵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作者堪称“下定陵地宫探险第一人”,书中猛料超多,让我们先睹为快~


定陵修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规模宏大,仅当年役使的军卒、工匠就达3万余人。里面埋葬的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后——孝靖皇后与孝端皇后。




1956年5月17日,定陵开始发掘。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座按国家计划发掘的古代帝王陵墓,也是我国唯一主动发掘的皇陵。



图为定陵出土的全金丝凉帽。孔眼匀称,不露接头痕迹,堪称无价之宝。


妞儿以为,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首先心理素质必须杠杠的,能经得起各种牛鬼蛇神的考验。



恐惧是会传染的。最初开发定陵时,当地都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由于发掘工作量大,发掘委员会雇请了十三陵周围村庄的农民60多人。他们多是守陵人和护陵人的后代,对帝王陵有着深深的敬畏。 

刚开始参加发掘时,他们心里就犯嘀咕,首鼠两端、摇摆不定。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各种可怕的民间传说滋生。


有的说里面准有毒气,一不小心便会中毒身亡;有的说那儿设有翻板,人踏上会掉进万丈深渊;有的说里面预先设置了强弓弩箭,它能把人乱箭射死;有的说上面有千斤石掉下来,把人砸成肉饼……

 

不知各位看到这些作何感想,反正妞儿是真往心里去了~~


在明代,人们把地宫的墓墙称为“金刚墙”。定陵地下玄宫外部是由23层城砖叠垒的“圭”字形封墙,考古发掘人员在一天之内全部拆除,金刚墙后面的秘密也随之暴露出来。




这是一个六十多平方米的长方形隧道,两壁用九层石条叠砌,顶部用灰砖起券,地面由光滑的石条铺成。
考古工作者把这部分建筑称为“隧道券”。券门之下,就是两扇辉煌威武的石门。



图为考古工作者首次来到地宫门前。


要说发掘定陵最难的事是啥,莫过于打开地宫大门了。都说地宫大门极其辉煌威武,高约3米,宽约1.78米。每扇门上纵9横9镶嵌着81颗石乳钉,重约7吨!


一扇门七吨,两扇就是14吨......在石门背后,还有两个石条顶在上面。想用正常的方法开门,你就too yang too simple了~如图:




好在,咱考古人员都不是一般人儿~


要想打开石门,必须先推开顶门石条,但又不能让它完全倾倒摔坏,这就必须使用一种特制的工具——拐钉钥匙。




于是乎,他们用特制的“拐钉钥匙”从石门缝隙中伸入,推顶门石的上端,稍用力即可推动顶门石。


顶门石一离开石门,石门即可推动。反复操作,石门打开......

 



经考古人员进入地宫后测量发现,这座地下宫殿的纵深有67米长,总面积1195平方米。



通体纯石结构,没有梁柱,全用券拱。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殿堂组成。各殿有甬道相通,又各被石门相隔。

 



在玄宫后殿,工作人员发现了三口棺椁,放的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孝靖皇后与孝端皇后。

 零距离接触一代帝后,会是啥体验? 真可怕!
三口近一人高的红色棺椁,在棺床上阴森森的停放着。棺材完全是用楠木做成的,外面涂了朱漆。正中央的棺材特别大,是万历皇帝的。
棺床上放油不少木箱,杂乱无序,木箱上的绳子没有打结,抬木箱的杠子也未抽掉。长时间的潮湿使得箱子都大半腐朽了,箱子里的东西便暴露出来:
有镶满珠玉的盔甲、宝剑,有金光闪闪的金银器皿,有谥册、宝印,有木马、木俑,有精致的凤冠,又小巧的房屋模型……

 

后据媒体披露,棺椁中 “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这些锦缎时经300年有的还金光闪闪。”




如此多的绫罗锦缎,珠光宝器,如何在不损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清点整理,成为了考古人员的首要工作:


当发掘人员清理万历梓宫时,几乎将半个身子探下去也无法够到器物,棺木内还有不少殉葬品未得到清理,毫无立足的空隙,又不能置文物于不顾,任意践踏。

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土”办法,做了一个方形木箱,箱子四角钉上四条木腿,木腿顶端再横两根木杠。


另外,沿着棺木两侧再钉一个稍微高出棺木的长方形木架,把木箱两根木杆搭在木架上,吊在棺内。这样既不会对文物造成挤压,又可以随时前后移动。


好啦,关于定陵的发掘历史就先说到这里,大妞已然感到智商不够用了~~


如果亲们对考古感兴趣,可以找来《定陵发掘亲历记》这本书翻翻噢~

 



如果想看到更多有意思的故事,记得关注我们哟!






微信号:Book_0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