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一年,来看四川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变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年来,我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思政课建设相关部署,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各项任务和要求,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省委书记、省长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副省长杨兴平等省领导多次深入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调研、指导。
2019年4月28日,彭清华在四川农业大学为师生代表作形势政策报告,寄语全省青年学生高扬理想之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弘扬五四精神,找准青春坐标、校准人生航向,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树立担当之志,自觉把个人梦想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结合起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2019年6月20日,尹力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为师生代表作形势报告,希望广大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教书育人本分,传授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好学生成长表率。广大青年学子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潜心钻研学习,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栋梁之才。
过去的一年,四川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和高校先进经验,进一步督促指导各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2019年6月3日,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召开,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江在讲话中对全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作了深入分析、对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新思路,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新要求。
教育厅在督促指导高校抓好中心组学习、上好思政课等工作外,高规格开展思想引领,组织教育系统师生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等系列主题活动。
去年底召开的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指出,2020年,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高举伟大旗帜,无论教育发展到什么阶段、程度,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变;要巩固前沿阵地,担当作为、砥砺前行,要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国际坐标、立足中国现实,坚守主阵地、用好主渠道、壮大主力军;要构建思政格局,立德树人、春风化雨,要尊崇教育规律、顺应社会规律、遵循发展规律,沿用好办法、探索新办法,构建立体全面思政大格局。
配齐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引路人”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
据统计,“3·18”座谈会召开一年来,我省各高校普遍新增了一批思政课教师,同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分层次、有针对性开展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2000余人次。
今年2月24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的通知》,要求我省各高校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把配备工作作为今年必须啃下来的硬骨头、硬任务,在年底前将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到位。
四川师范大学加大了思政课教师培养和激励工作力度,因校制宜设立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并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举办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先进典型评选,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成都理工大学加大思政课教师“引育留用”力度。该校2019年通过“珠峰引才计划”引进博士3名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从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不满3年的新进教师配备1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为指导老师。
2020年,我省将继续加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鼓励各地共建所在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6个名师工作室,在高校评选10个“三全育人”试点项目和20个思政精品项目,并继续依托有关基地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培养,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知识素养。
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大课堂四川省教育厅认真实施“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积极推广电子科技大学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为目标的“精准思政”教学模式,引导全省高校精准施教,擦亮四川精准思政名片,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力。
与此同时,教育厅指导高校抓好课程思政,统筹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各学科课程。
四川大学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打造系列校级课程思政榜样教师和标杆课程,召开“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探索“课程思政”理论、实践与保障机制。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思政课程为引领,各专业融入思政元素,从思政课程发展为课程思政,该校还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上课时分享观点、看法,充分调动参与度。
与此同时,我省还以易班建设为重点,探索推进网络思政工作的新平台。据统计,目前共有120万高校师生使用易班,占全省高校在校生人数的76 .28%,规模居全国第一。教育厅还积极指导、推进各高校加快思政课与新媒体的融合,鼓励各高校研发思政课 APP平台,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利用易班、思政课集体备课平台、微信群等平台,及时迅速共享信息、互动交流。各高校还创作了微党课、微话剧、微电影等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作品,在“学习强国”、四川教育网上展播。
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金课”今年春天,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省各高校陆续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启新学期课程,思政课教师们将疫情阻击战中的感人场面、动人事迹作为教学素材,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空中思政课堂”鲜活起来。
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张践上课时,常常连线湖北籍学生,请他们分享在疫区的感受,并将川大华西医疗队赴鄂战疫的真实案例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了“抗击疫情”马院师“声”思政微讲堂,在讲述国家抗击疫情的生动故事同时,深度解析背后的制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势。
据了解,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教育厅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实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优行动,进一步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金课”,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
西南医科大学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性推出“三论三研”教学模式,即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开展“热点讨论、疑点辩论、焦点追论”实践活动,在课外开展“经典研读、社会调研、课题研究”实践活动。该校还针对医学生探索出“SPSS+”多维立体教学模式。该两项教改成果均入选教育部2019年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专栏展示。
绵阳师范学院通过构建“四大体系”,即思政课精准教学体系、思政课师生精准实践教学体系、思政课教师与地方多方位精准合作体系、教学攻关协同体系,形成了以“载体丰富、圈层育人”为特色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在努力实现纵向贯通和横向联通,形成课内外与校内外一体化的“大思政”格局,合奏出铸魂育人交响曲。
编辑|阿 黄
校对|李晓平
审核|关 关
来源 | 教育厅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 (文/钟兴茂)
共同努力,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