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众号发文可参评”?一高校奖学金新规引热议


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发布《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很多人注意到,《办法》最后一条提到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科普论文并公开发表于相关媒体平台,且阅读量超1万”,就可以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

有人把这条新规解读为“在公众号发文阅读量1万”相当于顶级期刊的高水平论文,引发热议。


多校发布考核、晋升评定新规

引发网友热议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此次南京大学相关学院对奖学金评选条件的修改,属于突破局限性评价学生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做法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学术论文在发表过程中,特别是针对热点事件的评论论文,等发表出来或许已经过了时效性。而在新媒体上发表,它的时间性是基本契合的。

其实,类似南京大学这样的新规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浙江大学发布的《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中,也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

该《办法》一出,也引起广大师生和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在网络上发布的优秀科普论文更加贴近大众,可降低阅读门槛,让科研不再成为少部分人晦涩的话题。也有人表示担忧,认为网络文章良莠不齐,缺乏学术性和严谨性,很难以阅读量和传播量来评定文章的好坏。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截图


专家:要求流量同时加强文章质量

加大审查力度,防止“刷流量”


一篇优秀的网络文章是否可以等同于权威学术期刊文章?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大学教授、研究者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社会传递知识。让教授愿意发声、勇于发声,让学术标准和评价重新回到大学的定位上,这是个不错的做法。


教育学者熊丙奇则认为,问题关键不在于发表文章载体是学术期刊或者新媒体平台,而在于科学公正的文章质量评价体系。南京大学相关学院新规中“阅读量超1万,就可以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的条件,可以考虑在现有流量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对文章质量的要求。

教育学者熊丙奇:建立重视文章本身质量的评价体系,需要发挥学校教学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对文章本身质量进行评价。国家科技进步奖会专门设置关于科普作品的奖励,这对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很重要。

如何评价科普文章质量?有些科普文章写得非常好,花了很大功夫,结果点击率很低。如果一味追求流量,并不能代表科普文章的质量。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截图

有过学术期刊投稿经历的人都知道,不管是研究性文章、综述还是专利申请,都需要经过作者本人、学术编辑及同行评审层层审核,谨防学术不端行为。

朱巍补充说,应加强对网络文章的监管审查力度,利用后台数据监控等手段,防止“刷流量”的情况出现。

朱巍:后台可以监测刷流量行为。流量必须是自然产生,不能雇水军去刷,这是基本常识,要不就属于学术不端了。

将网络平台刊文的阅读量作为学术成就的考量标准之一,是高校建立多元化学术评价体系所做的新的尝试。1万点击量的背后是科普文章触及的1万个人。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发出了公众听得懂的声音,也用研究成果促进了社会发展。但值得警惕的是,“唯论文论”饱受诟病的原因就是:不看论文质量,只看看论文是否发表。新规如何跳出类似的陷阱,还需在落实环节方面下大功夫。


编辑 | 熙妹   校对 | 木尧   审核 | 关关

来源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往   期 阅 

川内部分高校放假通知!有些学校只放三天...

川内部分高校新生数据大揭秘!男女比例.....

乘坐这两班动车的乘客,请速与疾控中心联系!

官宣!免费,8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