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华伟校长:不忘来路 不改初心

朱华伟 深圳中学 2021-02-21

举国关注的高考落下帷幕,虽然“战绩”未明,但努力拼搏的青春,已是人生最美好的旅程;扣人心弦的中考已经来临,虽然紧张忐忑,但我们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人生难免起伏,竞争自有胜负,一次成败决定不了一生,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初心”:面对世界纷扰,你是否保持善良;面对挫折困顿,你能否自强不息;前行总有阻力,你如何坚持不懈……


在这个奋进的时代,在这个火热的季节,在这个离别的毕业季,在高考、中考两场大考之间,让我们一起重温朱华伟校长在初中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上,为同学们送上的三个希望吧。让我们“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不忘来路 不改初心》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经过了寒假与春节,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带着美好的憧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新学期的校园因为你们的归来,又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朝气。在此,祝全体师生安康喜乐,事事顺意!


每逢春节,相信很多同学都会跟随父母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年。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无论你身在何地,故乡都是烙印在记忆深处的根。那么,我们心灵的根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将围绕这个问题与大家分享今天的主题:不忘来路,不改初心。哲学上有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一个人不忘初心,就不会忘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一个人不忘初心,就不会迷茫迟疑,定会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在这里,我希望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不忘初心,永葆善良、自强和坚持。


第一,希望你们保持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法国作家雨果说:“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拥有一颗善意的初心,我们才能学会理解、体悟、同情、仁慈和悲悯,我们才会成为一个友善的人,一个能被他人所悦纳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我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仅要懂得“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礼节,更要学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豁达。当然,善良并不总能获得回馈,但即使遭遇不公,即使善意被人误解,我们也不应改变善良的初心。


第二,希望你们学会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乡村教师梁俊和一群大山里的孩子吟诵了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山区孩子们的经历也深刻诠释了这首诗的内涵:即使是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生命依旧可以萌动。苔藓的花叶虽然微小,却依旧可以像牡丹花一样尽情绽放。


自强者必定是奋斗者。身在优越学习环境中的你们更应该懂得自强与奋斗的真谛: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都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那样,“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第三,希望你们懂得坚持


今天所有在场的学生,即使就读初一年级,进入深中初中部也已经半年有余。半年前,你们满怀信心来到深中,希望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这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就是你们进入深中的初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同学因为没能抵制住学习以外的各种诱惑而迷茫无措,有的同学因为在一次竞争中的短暂失利而消极气馁。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希望你们今后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希望你们始终铭记:坚持不懈,天道酬勤。

 

老师们,同学们!

古往今来,我们可以在先辈的智慧中找寻到他们的初心:“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是大思想家马一浮对天地万物包括一草一木敬畏的初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对做人的道德准则绝不动摇的初心。愿岁月更迭,你们依旧初心不改;愿多年以后各位荣归母校,仍怀拳拳赤子之心。


最后,祝各位教职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各位同学学业进步、早日成才。

谢谢大家!






微信:szzxgfw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