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岁的女儿活得太听话,长大了没有竞争力,怎么办?

镜子心理 2022-11-0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甜蜜的吻 Author 甜阁下


提问


女儿今年3岁,刚上幼儿园小班,现在的问题是太听话了,怎么办?


举例说明:


事例一,幼儿园下午学跳舞,4:30下课。家长一般的4:28分能进去,就会趴在窗户边上看。一般的小朋友看到家长脑袋了,等老师一说下课就会马上扑过来喊;但我女儿是一个人走到旁边换鞋子。因为老师说的是:下课,大家去换鞋子。

事例二,幼儿园圣诞晚会。老师之前说了一下:上来做游戏的小朋友都有礼物拿喔。我女儿也举手了,但没选中游戏。其实老师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晚会结束后让大家排队去拿,女儿死活不肯去排队,并且说:我没参加游戏,不能拿礼物的。后来没办法,抱她到老师面前去问一下:我们有礼物拿吗?老师肯定答复了,她才高高兴兴的去排队。

事例三:五六个小朋友一起上台唱歌。女儿个子矮,本来站在前面,但别的小朋友都本能的往前挤,别人挤一点,女儿就退一点,最后她就退到后面,完全被别人挡住了。

事例四:在KFC里玩,因为和小朋友抢滑滑梯,被一个比她小,比她矮的小朋友打了一下,直哭。我让她下次要还手,她哭着说:老师说小朋友不能打架。

还有很多其它类似的事情。就是老师随口划了一条线,然后她就会一丝不苟的缩在这条线后,不管怎么鼓励,都不会出这条线。

我们平时也没有对她高压,都没怎么骂她。现在担心这个性格太听话了,以后会不会适应不了这个要靠拼抢的社会?

补充一下背景:女儿的这种听话性格,应该是遗传自我们夫妻。我和她妈都自小地方穷农村,她妈妈是坐公交车永远抢不到位子的人,我在学校时也一直被人称作胸无大志,随遇而安。毕业后从事外贸销售工作,吃过不主动的亏,慢慢学会了去拼去抢并确实得到益处,即,永远是会哭的娃有奶吃。自知能力有限,不能给女儿提供永远衣食无忧的生活,20年后,她也得到社会上来奋斗,所以有此焦虑……

女儿聪明伶俐,招人喜爱。但就是因为这种性格,在群体里存在感很弱。我很喜欢她,并顺从她。我疑惑的地方在于:对于这种性格的女儿,我要怎么教育,才能让她性格扬长,或者避短。扬长是指:如果顺从她的善良与老实,要怎么教育来补全她的性格,该如何做;避短是指:是否有办法来改变她这种性格?该怎么做。扬长,避短,二者取一即可。



甜阁下:

在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会有“放大观察”的情形发生,就是眼睛一直盯着孩子的任何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只要这种变化与自己想象的不符合,或者是不符合社会主流规范的要求,父母就会沉不住气,会觉得孩子有问题。

你例举的几件关于女儿的事,反映出女儿目前的一些行为特点(其实是优点):遵守生活秩序、忠实于社会规则、与世无争。

这些特点是目前所具有的。

父母有什么心结,无意识地会从孩子身上看出来。亲子关系中的“投射性认同”是很常见的,父母从孩子身上看出来的“问题”,往往是父母身上具有的。孩子和父母在同一个家庭文化中相处,父母的言行与对事物的反应,会潜移默化给孩子。

所以,孩子的表现,并不取决于做父母的平时有没有对女儿施高压,有没有骂她,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以是父母为表率的,父母是孩子的天,一言九鼎,上了幼儿园,老师就是另一片天,老师和父母的话都是要听的,不听就不是乖孩子,不听就没有糖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仰仗大人的眼色过活,听话,是女儿的一种生存策略,具有自我保护价值。

父母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呢?孩子在做着被规则所允许的事,听大人的话,能够最大程度上不犯错,出了事不需要承担责任,孩子并不想出错,她想要摸索行为规则,她自己会根据经历的每一件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尺度。

父母还是不要把女儿按社会主流喜欢的那种争强斗狠的样子去塑造,尤其是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时候,要让女儿成为自己,否则女儿会强迫自己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而扭曲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做法,时间长了,才真的会出问题。

心理学认为语言有强化与建构的作用,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勇敢和有挑战精神,那么每当女儿勇敢的时候就起劲地夸奖她,让她在勇敢的行为里感觉快乐,她会在这样的言语强化中逐渐变得勇敢和有主见。如果我们眼里看到的全是女儿的听话与懦弱与退缩,不断地强调她的懦弱与退缩,她会真的往这方面去发展,这是语言教育方面不得不让人警惕的地方。


女儿才3岁,在成长中有诸多的可能性与可塑性,父母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和女儿的言行较劲呢,女儿并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她是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她在集体生活中,能够观察到和自己不一样的孩子对事物的反应,她会对这些孩子模仿和学习,这对她的心智起到刺激和激励的作用。

比如,目前她看上去是弱势的,她的伙伴是强势的,她就会在服从中也学习到强势,她的内心也会有强势的需要,由于认同作用,父母及时鼓励女儿表现出强势时候的行为,那么,在未来她会成为一个喜欢管理与控制别人的人。

父母尽可能不要随意给孩子下判断,当你的内心有了某个判断,眼睛就会反复看到那个结果,甚至会把这个结果当成永远性的不可改变的事实来看待,就象担心女儿二十年后能不能在这拼抢的社会立足一样,这就是一种教育恐怖主义。

但实际上呢?这个社会上依然有很多人生活得与世无争、不喜欢争抢、厌倦竞争,他们依然生活得云淡风轻、悠然自得,对吧?为什么要让女儿往价值单一的拼抢路上去挤,而不让她自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父母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家庭对孩子有塑造的功能,孩子本身也有反塑造的动力,成长的路上有很多可供参考的榜样,让孩子拥有足够多的选择权,让她自己学会在各种生活规则与社会规范中经历与感觉,父母只需要在身边温柔地支持着她,就好了。






21世纪是个性化的世纪,人们不再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人,只想成为自己喜欢的人。


咨询师面对的不是来访者的个人问题,而是他的人际关系。来访者不是病人,只是被文化催眠了的沉睡的人,每个来访者都是独特的、弥足珍贵的文本。


心理学是人学,与人有关的一切都要纳入咨询工作中考虑,人性需要关怀,不是治疗。


为来访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围绕着来访者的需要来谈心理健康,是后现代心理咨询的工作重心,让来访者感受到陪伴的魅力和多元文化的包容。



本文转载自甜蜜的吻


关于作者



北大心理学专业

最具人文思想的心理咨询师

专栏作者

白丝带志愿者

咨询领域:婚姻家庭、婚外情、个人困惑

亲子关系、性心理、家庭暴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