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E•奥里根 | 《雅典谐剧与逻各斯》作者序

D•E•奥里根 比希摩斯的话语 2023-10-08






雅典谐剧与逻各斯

—《云》中的修辞、谐剧性及语言暴力—

作者序言


[美]D•E•奥里根

中译\黄薇薇



。。(……)政治(和司法)修辞与戏剧话语会相互影响,观众也会因自身的经历互相受限。在某种意义上,谐剧家的任务就和其他演说者一样:谐剧家不得不抬高自己(和公众)的优点来争取听众,听众若判定他的逻各斯(logos)最好,他就能胜过自己的对手。因此,在民主制中,观众、语境和谐剧竞赛的要求就与其他公共政治制度相似,演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观众履行戏剧职能的同时再现了公民的义务。此外,谐剧本身就被合理地要求讨论公民大会、法庭甚至肃剧(另一种演说形式,面对和谐剧一样的观众)中的问题,要具有和它们一样的时事性、难度和深度,但要用谐剧的形式。因为,观众在面对每一部独特的谐剧时,不仅已经知道剧场外的一切,还知道剧场内的一切。他们来观看谐剧竞赛,就是想进一步欣赏这些用大家习以为常的体裁来创作的作品。谐剧因为独特的服装、人物类型、演出技巧、韵律和表演时间而与众不同。谐剧以一般的戏剧原则为基础,创造出独特的工具:运用滑稽和诙谐、典型的人物和情境、打闹、疯狂的舞蹈、秽语、侮辱、双关,以及老练的影射来讽刺政治、社会和戏剧方面的各种靶子。

。。雅典的民主制在意识形态、实践和节庆方面都高度重视语言,《云》沉迷于逻各斯也就不足为奇:教的人、说的人和听的人都痴迷于此。但《云》的兴趣比这个概括更具有时事性,因为《云》的主题是诡辩修辞,尤其这种修辞声称具有与身体之力一样不可抵抗的力量。这个重要的关注点决定了剧本整体和部分的结构。剧本开始讲一个普通人在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演说;然后描绘他在抽象诡辩的苏格拉底手里接受教育(或缺乏的教育);接着在插曲中叙述阿里斯托芬精妙的谐剧,即语言的第一部《云》的失败;再(在对驳中)上演诡辩修辞术不可避免的胜利;又滑稽地让得胜的逻各斯与真正的暴力(在赖帐的场景和第二场对驳中)对峙;最后讲苏格拉底的学校、苏格拉底、门徒已经他们的修辞遭到的毁灭。在我们拥有的阿里斯托芬的谐剧中,很少不涉及演说和演说的力量,《云》似乎特别关注于此。其他剧本可能会把言辞描写成一种渴求权力的工具,或者衡量各种演说类型在戏剧和其他方面的价值,但《云》的谐剧性分析则走得更远。剧本所有的元素齐心协力,把当时的修辞理论与一般的谐剧“自然”人搭配起来,结果便高度损害了言辞的力量。原来,谐剧人根本不为演说所动,仅对身体的刺激有反应,这就表明:修辞“不可战胜”的力量不是来自语言的技术,而是来自欲望的吸引,即摆脱一切城邦或道德束缚的欲望。这会产生致命的后果。逻各斯是人类独有的成就,修辞保证过逻各斯的优先权,一旦剥夺了这个盟友,逻各斯就只能无助地面对暴力,即人与动物共有的肉体之力。毫不奇怪,正是这种身体暴力成了普通人更青睐的“说服”策略

。。但是,尽管云的重点在于情节和主题的发展,它对逻各斯的处理却没有引起太多重视。这有几个原因。第一,大家都把学术重点放在苏格拉底身上。云描绘的是不是“历史上确切的”苏格拉底,这个争论引发了大量文章,我不会对此再做研究。我的重点不在于追溯《云》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关系,或它们缺乏的关系,而在于研究我们的剧本的谐剧逻辑。因为苏格拉底的魅力常常遮掩他不得不提出的重要观点——他的宇宙猜想和强暴有力的演说。有些研究也没有围着苏格拉底转,但它们又经常从谐剧的性质、谐剧与观众的关系出发。这些解释路线都很正确,它们关注《云》对谐剧体裁的参与和谐剧手法的运用,但也因此限制了《云》的范围,从而过于频繁地把它从哲学资源的作用中解救出来。谐剧以一种相对直接的方式巴结观众。是幻想,《云》描绘出观众喜欢却不可能实现的满意世界;是政治工具,《云》确定了独特的方向——民主、中庸或保守(贵族);是幽默,《云》引出一系列没头没脑、让人捧腹大笑的笑声,标志着它的成功。谐剧的特征不在于复杂性、含混性和挑战性,而在于对个人愿望和传统要求的满足:因为,笑声发泄了个人和阶层的不满;剧本掩藏了困扰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复杂现实,或者替代了性和暴力的乐趣

。。这些解释路径都抓住了《云》的重要元素。但是,择其一而去其他都会忽略《云》的谐剧微妙之处,会轻视它提出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逻各斯的问题把我们带到一整套复杂问题的中心,这些复杂问题当时领先的知识分子都阐释过,大街上的人都探讨过,公民大会上的公民也都辩论过。就此而言,《云》显然既具有时事性又具有哲学性。忽视阿里斯托芬笑话背后的知识、修辞和社会背景,就会对这些笑话产生误解,会忽略阿里斯托芬对当时的知识动乱的参与。但与此同时,笑话才是重点;《云》中有一系列笑话,或长或短,或粗俗或老练。逻各斯涉及的政治、社会和哲学问题与谐剧资源对峙,不但决定了云的形式和内容——从个别诗行到场景,再到整个剧本——还决定了它的意义。云成了一部给人印象深刻、主题统一的作品,比喻、双关、猥亵语和各种笑话融为一体,构成它对逻各斯的审查;逻各斯则表现为一系列滑稽的冲突:即谐剧与哲学、(谐剧定义的)“谐剧”人与“哲学”人、最基本的理智与生殖器、思想和腊肠之间的冲突

。。谐剧竞赛的结果已成定局,但这并不意味着竞赛是从谐剧的利益来决定。面对演说在众人和城邦中的困难,阿里斯托芬并没有赦免谐剧逻各斯。我们的第二部《云》是逻各斯失败后的产物:是做了大量修改后的版本,第一部《云》在公元424(前或423)年城市酒神节的谐剧竞赛中得了尾奖。这个灾难的原因很简单,至少按照《云》(和《马蜂》)的理解是:雅典人的愚蠢。阿里斯托芬以为他的观众聪明老练,便抛弃传统谐剧中很多猥亵和暴力的场面,转而使用纯粹的语言机智。这个早期的尝试失败了:仅靠逻各斯不足以争取观众,也不能让诗人获胜;我们剧本的幽默、结构,乃至“信息”中都深深体现出这个失败。因为,败坏舞台上的演说、促使斯瑞西阿德斯行动,并确保苏格拉底垮台的是人的本性,这样的人性与台下的人性没有本质区别。粗鲁愚蠢的观众在台下已经证明了他们对演说家漠不关心,因为他们蔑视阿里斯托芬的逻各斯,把胜利颁给了他的对手粗俗而暴力的滑稽剧

。。因此,《云》的主题内容与它的历史境遇交织起来,改变了它与公元前5世纪的戏剧制作和谐剧体裁的原则的关系。结果,在我们拥有的谐剧中,《云》独一无二,它是惟一一部评论自己独特之处的谐剧,并拼命地解释自己为何独特,以及应该如何欣赏。因为,阿里斯托芬的同胞都用自己在公共、政治、社会和戏剧方面积累的经验来评价所有的谐剧,包括这部新颖的《云》,这些经验和他们的本性导致他们在判断中犯下严重的错误。《云》“原来的”(第一版的)观众和他们的反应都必须予以拒绝:这是民主决议出岔的一个例子,是无视剧本最新的设置的一个范例。把这些错误融入到我们新剧本的谐剧“论证”中,便迫使“新的”观众在观赏戏剧的同时审视自己和自己的特权——事实上是强迫[观众]——[做出]新的反应。当我们觉得传统的谐剧因素好笑却因此而受到质疑时,我们的洞察力就会加倍。理智与身体的冲突似乎限于舞台上,也限于哲学与谐剧的一般对抗,但这种冲突又在谐剧演员甚至观众身上得到再现,因为原本抵制《云》的观众在看完第二部《云》之后会受到(再)教育。或许,这个看似勉强的解释任务很吓人,可能会因为第二部《云》的情况而被简化。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云》是否上演过。因此,就我们的剧本而言,引人注目的直观性、戏剧表演的仓促性、毫不犹豫地呼吁广大观众的必然性——不论其背景、偏见和经历——可能一开始就通过一种闲适感得到放大,这种闲适感常常因为城邦话语和民主决议的压力而缺失我们不能只体会自己的反应,以及情节和语言的每一个动向,还应该审查这些反应和动向如何产生、有何意义

。。因此,我们的《云》被称为“第一部有思想的谐剧”,“有自我意识”,“有悲观情调”也就不足为奇。要是把《云》暗藏的思想放入其他模式,那这些思想肯定会非常严肃,甚至令人恐怖我们的笑声无法掩饰甚至无法表达影响并不断腐蚀逻各斯、谐剧、哲学和城邦世界的力量。但是,正如《云》自己骄傲地展示,我们在这部谐剧中得到的快乐和我们对它的投入埋下了希望。因为,我们有心的快乐会拯救《云》将之放入危险的东西——对逻各斯、谐剧及其附带的一切的爱。因此,我们的快乐为阿里斯托芬实现了第一个剧本没能实现的目标。总之,承认我们第二部《云》的优点,就是在为它的前身辩护,即阿里斯托芬的语言谐剧辩护。阿里斯托芬最终成了胜利者,再次成为最好的谐剧家。

。。(……)《云》与它之前的剧本形成对照。我们的剧本不同于《阿卡奈人》,伯罗奔尼撒半岛战争在叙述和主题方面都不突出。最初在独白中提到的战争,也只是把它降为背景,尽管战争还有点让人心烦,但远不如修辞家拯救家庭和经济灾难来得紧迫。《云》也不同于《骑士》,不太关注演说在获取政治(和法律)权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至少剧中人不太关注。斯瑞西阿德斯明确否认政治抱负;斐狄庇得斯的兴趣和意图,在他征服父亲(和母亲)之后也不清不楚。当然,在讨论逻各斯、人性、教育和《云》的其他主题时,难免会派生出民主制、民主制的公民、价值观、制度和政治实践的问题。这些倍增的参考和一种积极的看法,即认为逻各斯与雅典民主的意识形态和实践在传统上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扩大了剧本的共鸣,尤其在它的主题方向变得越老越悲观的时候。《云》明显具有深奥的政治(社会)含义,谐剧自己也间接地评论它们,即便它一直强调自己关注的重点。这些含义已被各种研究详细阐释过,这些研究主要以政治和社会为方向,把《云》与确切的历史事件、具体的议事日程联系起来,而这些时事和棘手的问题就是城邦里的贵族青年讨论的问题,他们滥用哲学训练来获取、维持或证明寡头制的统治。这样的研究很重要,我以后会经常讨论它们的洞见。但是,这些研究把自己限制在剧本这几个方面就不能领悟《云》的全部特点。如果《云》是一部政治作品,那它对民主城邦的贡献就在于它对逻各斯、人类与言辞的关系所做的深刻而谐剧性的审查




往期选读

A.w.戈姆《阿里斯托芬与政治》

(点击标题可见)




。。“比希摩斯的话语”关于诗艺和文学、思想史、亚细亚现实观察,不定期更新,希望持续呈现一种文学传统和智识视野,也呈现当代中文写作者的工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