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宝庆记忆】如豆灯光和清汤——《往日并不如烟》之四

甯剑辉 宝庆府 2023-09-10

如豆灯光和清汤

——《往日并不如烟》之四

甯剑辉

隆回一中,有特多特多的往事值得我们怀念和铭记在记忆的深处。


当年,显得苍老沉重的桃城,有限的柴油发电量连党政机关、厂矿商店的照明都难以保证 注①。不敢奢望电灯照明的松坡园学子,在夜刚刚拉开帷幕时,各班的值日生将到总务处领来的“定量”煤油,加注在一盞盏早巳被清理得晶亮、洁淨的煤油灯中。然后,一一摆在临时相拼而成的小桌上(就近相邻的四位同学,将自己桌凳相连的单人课桌拼成一张张“抱团”桌)。火柴一点,教室里亮起一盏又一盏揺曳而微微的豆光小灯。


同学们四个四个一起(伙),分别齐集在这如豆而揺曳的煤油灯下,整齐有序地挤在一间间教室,鸦雀无声地专心翻读着一页又一页的课文,完成当天一科又一科的作业……就这样,一个个温故而知新、默默用功的学子,就这样,在如豆灯光下既感紧凑,又感充实的学生完成着这一天又一天的“总结陈词”。进行着夜复一夜、年复一年的“夜读生涯。


当时的隆回一中近800学子,90%来自农村和桃城的贫困家庭。开明而关心他们疾苦的校领导,除一面向政府相关部门爭取困难补助费和助学金,又一面为家境困难的学生开辟每月仅交一元(正常的学生餐是4.5元/月)钱的“光头餐”。一日两餐,只吃食堂蒸的缽子饭(所有在学校开餐的学生,都是按吃多少的定量,自已交米给食堂蒸饭)和学校赠送的下饭汤,就着家中带来的瓶瓶罐罐、缺油少腥,而能送饭下肚的陈菜、味重的坛子菜,解决寒窗苦读的温饱问题。


于是,每每在开餐时,华丽的大礼堂(兼食堂)在八人围桌中,一人捧一缽食堂蒸饭,就着或杯或碗中热气腾腾的寡汤(食堂在炒完菜后,将洗锅水加圤和少许廉价圤芥菜、酸萝卜丝烧开后,给八人围席的每桌盛一大碗分食)和家里带来的少许隔夜既冷又陈(至低吃一个星期)的扎菜、麦醤、腐豆付、辣子豆豉,大块朵颐着,“成就”成就当时松坡园学子“范仲淹划粥求学” 的 一道“靓景”……


这道不尽的辛酸苦辣, 这日复一日的不易年华……岂是如今在灯火辉煌下出入游戏厅、网吧、卡拉OK厅游荡,彻夜不归的“俊男靓女”,一日三餐大鱼大肉还挑食厌餐的“小霸王”能想像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六十多年过去了,曾经“沐浴”过那微弱灯光的学子,曾经领略过范仲淹“划粥求学”的过来人。他们无论地位高贵低贱,无论成就辉煌还是命运坎坷,对那如豆的灯光和清水寡汤的情愫总是挥之不去。

郑 玉 堂

隆回一中第一位考取清华大学、邵阳电大教授。


李 华 盛

隆回一中考取北京大学的笫一人、湖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级刊物《求索》主编。


 陈 子 谦

中国钱学专家、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硏究所所长陈子谦。


正是因为在那一点点光亮、一口口清汤,开启了这些学子的智慧之窗;正是因为在那一点点光亮下,一口口清汤中,他们学会了领悟人生的真谛;正是因为在那一点点光亮,一口口清汤成就了一大批像隆回一中考取北京大学的笫一人、湖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级刊物《求索》主编李华盛注②(时高二班学子),隆回一中第一位考取清华大学、邵阳电大教授郑玉堂(时为高一班学子),中国钱学专家、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硏究所所长陈子谦(时为初30班学子),中越老山对抗战的47集团军高炮旅旅长、兰州军分区司令员禹喜华(时为初31班学子)……成就了隆回一中88名首届高中毕业生成为名牌大学(当时仅两个班99名学子,还包括因政审落笫的学霸陈健民、胡光曙等人) 的“幸运儿”注③。 


兰州军分区原司令员、预备师师长禹喜华

他们一个个比现代人懂得珍惜过去,珍惜现在;更知道珍爱他人,也珍爱自已。

隆回一中高一班、高二班部分学子考取大学后在松坡园中的合影


注:

①、建国初,并入地方国营“隆回县人民工厂” 的原私营火力发电车间(在桃城建设街下首老法院宿舍处)每天傍晚七点发电,只能供应不足100盏15W灯泡,两个小时的用电。

②、见隆回一中《校友录》和《桃李满天下 美名誉三湘七十周年校庆纪念册》“杰出校友李华盛、郑玉堂、禹喜华等人的简介。

③、见”《隆回县教育志》第一本221、222页,《隆回一中校志》第5页的“大事记”(1959年)“学校第一届高中毕业生99人,参加高考被大学录取的有88人,其中郑玉堂考入清华大学,李华盛考入北京大学,刘鼎生被定为保送生去苏联深造……”。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