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宝庆记忆】隆回一中创办高中始末

曾树新 宝庆府 2023-09-10

隆回一中创办高中始末

曾树新



隆回一中前身为先贤李剑农、范希亮先生于1942年创办的湖南私立松坡初级中学。1951 年8月由隆回县人民政府接管,并将1938年在抗日战争期间由河南迁来桃花坪紫阳的私立东北初级中学及私立求是中学合并到松坡中学,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私立松坡初级中学更名为隆回县立初级中学,县人民政府派县教育科副科长吴步程兼校长,禹问樵为副校长主事。1952年11月,更名为隆回县第一初级中学。



自新中国建立以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县相继进行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尤其农业合作化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县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至1956年,我县人口由1947年置县时的21.1万余人增至53.3万余人。但教育事业尚显滞后,至1956年上期,全县仅设有三所初级中学,即桃花坪的一中、六都寨的二中、高坪的三中,无一所高中。是时我县三所初中共25个班,1254名学生,初中毕业生升读高中必须到邵阳市一中、二中就读,这种状况影响隆回教育事业,不利隆回人才培养。为推进隆回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隆回的县情,1956年初,主持县文教科工作的副科长罗致和主持隆回一中工作的副校长禹问樵力主在隆回一中创办高中。但上报邵阳专署文教科审批时,专署文教科则考虑隆回一中尚未具备创办高中的条件,建议等二年再办而迟迟未准。时任县委书记的谢翼,甚为关注隆回一中创办高中之事,再次敦促县文教科和一中负责人以隆回一中创办历史较久,师资力量较强,且隆回县在邵阳专区人口居三、地域面积居二(时新化县属邵阳专区管辖,人口新化居一,邵东居二,地域面积新化居一),而周边县的新化、新邵、涟源、武冈都办有高中为由,再次呈报,遂获邵阳专员公署文教科批准,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1956年上半年隆回一中获准创办高中后,禹问樵副校长即着手筹划选拔高中任课教师和高中招生工作。是年8月,禹问樵调往邵阳工作,县委派隆回二中校长陈涛元赴隆回一中任副校长,主持工作。陈涛元为行政18级干部,其毕业于安江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刚一解放,他就考入邵阳资江公学,结业后即分配于隆回县公安局工作,1952年调隆回二中,是一位十分务实正直的知识分子干部。陈涛元接任后,对隆回一中的师资队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其时隆回一中共有教职员工41人(其中教员24人),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学历为中专、专科和大学本科肄业学历,尚还没有本科毕业生。陈涛元从24名教师中筛选了5名大专或本科肄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专任高中教师,这5名教师是隆回最早的高中教师:其中有中教6级的语文教师吴力云,吴力云先生系邵阳县人,1943年肄业于南京中央政法大学法政系,国学功底甚厚;数学教师曾锡年,时为中教5级,曾锡年先生系新化县人,1949年肄业于湖南大学,数学功底硬实;物理教师金伯庸,时为中教6级,邵东县人,金伯庸先生1937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高等职业学校电机科;化学教师蔡民政,隆回县人,中教6级,1953年肄业于湖南大学;历史教师容海,邵阳市人,时为中教6级,1948年肄业于省立六师。另有兼职教师3人:其为俄语教师王宗湘,邵阳市人,时为中教6级,1928年肄业于北京燕京大学;制图由教导主任陈正午兼任,时为中教5级,陈正午先生乃双峰县人,1948年毕业于省立六师,1949年结业于邵阳资江公学,先履职于邵阳县公安局,1952年调隆回一中;生物教师陈炳坤,邵阳县人,中教5级,1947年肄业于湖南大学。




1956年8月,隆回一中从本校和降回二中、隆回三中正式录取高中新生100名,编为高一班、高二班,每班学生各50名。高一班学生名录为:魏时杰、马昌明、阳德明、罗文妙、易甫容、范南田、刘鼎生、刘治、周月成、邹石球、郑玉堂、龙会治、范新球、邹省民、刘健安、阮合明、黄西元、肖莲弟、阳治华、彭国升、尹南成、李汉华、刘祥重、钱垂喜、马河春、夏龙江、龙蒲英、罗长青、邹克富、黄民强、陈又舒、范镇华、黄民科、钱玉阶、易健华、龙达山、易克光、陈显平、聂伯义、张茂培、贺细娥、范三元、刘松寿、曾广益、朱富求、匡井垣、肖秀霞、刘定轩、易彦文、李旺生。


高二班学生名录为:杨雪梅、李柏青、陈子昭、钟习炳、王庚甫、王建业、文星照、马雪杨、邓群中、易声韶、罗锡南、陈健民、郭汝生、肖祥豪、段和奎、陈晔、彭中甫、肖范、陈昌合、周厚求、陈镇文、阳富珠、彭松卿、魏洪华、欧阳骥、李华盛、胡光曙、焦稳太、宁顺坤、欧阳吉佳、王美、马咏莲、范录元、胡本辉、孙卫鳌、刘克杨、戴春媛、胡集云、段金才、孙艳华、肖长华、谭朋志、宁效光、廖恒河、李涤邦、魏循规、王化泉、范鼎、方元松。



经陈涛元校长和教导处安排,由吴力云老师任高一班班主任,并教高一班、高二班语文,陈炳坤老师任高二班班主任,兼教高二班生物,曾锡年老师教代数,金伯庸老师教物理,蔡民政老师教化学。王宗湘老师教俄语,容海老师教历史,教导主任陈正午兼教制图。是时,隆回一中高中师资基本整齐、阵容精干,教学各有千秋。


1956年,适逢全国高中教材作重大改革,语文分作文学和汉语两门,内容的份量和深度大大增加,高中一年级开始全部教授古典文学,课文顺序按历史时代编排,学生先从《诗经》、《楚辞》学起,难度较大。但吴力云先生擅长国学,且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讲起课来旁证博引,妙趣横生,颇受学生欢迎。数学教师曾锡年教学深人浅出,层层剥笋,逻辑严密,重点突出,板书规范有序,一堂课从头到尾不要擦粉笔灰,而重点、难点、要点一目了然,深为学生钦敬。容海老师教历史不用教材,上课仅用指头夹两支粉笔,历史典故全记于心,讲起课来娓娓道来,如同说书,史实渊源,一清二楚,学生引以为趣。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吴力云、陈炳坤二先生被打成“右派”分子,被遣送老家劳动改造。幸好是年下半年从长沙师专数学科毕业的新宁县人杨北海、湖南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的邵阳县人莫邦基,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的广西人袁明康分配来隆回一中, 旋即于北京师范大学西语系毕业的江永县人王承付亦分配来隆回一中任高中老师。这是我县从解放以后,由国家统一分配来隆回工作的第一批大学生。同时,又从隆回二中调1948年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的中教5级语义教师张嘉兴、湖南师范学院助教陶金来隆回一中任高中教师,此时,隆回一中的高中师资得以进一步充实和提高。1957 年下期,又新招一个高中班,共49名学生,编为高三班。教学安排也稍作了调整。先由王承付老师担任高一班一个学期的班主任,后改蔡民政当高一班班主任。张嘉兴老师接替吴力云,教高一班、高二班语文,杨北海老师教高一班,高二班代数,并任高二班班主任。杨北海老师教书以循循善诱,善于启迪学生思维,关爱学生而深获学生好评,后被评为我县最早的特级教师,1984年至1986年曾任隆回一中校长。曾锡年老师教三角、几何,莫邦基接替金伯庸教物理,袁明康接替陈炳坤教生物,王承付老师接替王宗湘教俄语。王承付老师毕业于名牌大学,作班主任工作是其弱项,但工于专业,除精通俄语外,还通法、英语,除教学外最喜奕棋,其棋艺尤为老道,常独自一人既下红方,又下黑方。传闻在北京师大曾屡夺象棋比赛之魁,在隆回更是无人能与其匹敌。1966年6月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书写邓拓万岁而遭牢狱之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以落实政策。



1958年,隆回一中又扩招了三个高中班,分别编为高四、高五、高六班。自此,隆回一中同时设有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高中教育初具规模,成为真正的完全中学。


1959年,隆回一中第一届高中生毕业,共99人参加高考,有88人考上大学。许多学子日后都成了栋梁之才,有的担任地市级领导干部,有的在军队当上高级军官,有的在科技教育界当上了高级工程师或教授。如高一班的郑玉堂考上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清华任教,其虽受挫折,但自强不息,后为邵阳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刘鼎生高中期间曾担任学生会主席,校团委副书记,是隆回县第一个被保送留苏(前苏联)的学生,只是后因身体原因未遂;范镇华考入湖南师范学院,后弃文从武,在海南岛任广州军区医科大学校长,大校军衔;易健华考入湖南师范学院,后在湖南省教育厅工作,曾任高教处处长,省教育厅助理巡视员。高二班李华盛考入北京大学,先后在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系湖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87年4月任湖南省委《求索》杂志社主编。



在隆回一中第一届100名高中生中,数学成绩最优的要数高一班的阳治华,语文成绩最好的要数高二班的胡光曙,且都有个性,遗憾的是都未能跨入大学的殿堂。


阳治华在隆回一中读书时有数学“怪才”之称,常和数学老师曾锡年研讨国家数学研究所主办的《数学通讯》,破解难题,还自学了前苏联的高等数学教本,解完了前苏联高等数学习题集中的第一册习题。后为我县高等数学自学考试第一个毕业生。


胡光曙在隆回一中有语文“状元”之谓,极有诗才,亦喜杂文。早在1956年4月,胡光曙就与我省著名作家谢璞、鲁之洛、刘勇等一起出席了湖南省第一届青年作家会议,1958年成为我省年龄小的作协会员。曾担任《长江文艺》、《萌芽》、《湖南文学》等大型文艺刊物的通讯员,出版诗歌800余首。因以文会友,曾与时任县委书记的谢翼结为忘年之交。1956年10月1日,隆回县委、县人委在现位于中心农贸市场一带,当时谓之“运动场”的地方召开“建国七周年庆祝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县直机关、团体、学校等各界人士,达数千人之众。隆回一中的高中生亦全部参加,由于时近中午,太阳似火,天气炎热,台下听众无不满头大汗。而县委谢翼书记的报告作了一个多小时尚未见尾声,学生中有人说,快递上纸条上去,叫他不要读报告了。几个学生窃窃私语,推举语文尖子胡光曙写纸条。胡光曙可谓初生之犊不怕虎,略一思索,便写了张纸条,曰:“请把您精彩的报告短些短些再短些,台下听众的痛苦实在不能再忍受下去了。”写罢将纸条递了上去。谢翼看罢,未露声色,一直把报告作完。会后有学生言,胡光曙闯了大祸,竞敢戏弄县委书记,一时一中上下,议论纷纷,令胡光曙忐忑不安。数日后,县委通讯员来一中通知胡光曙去谢翼办公室谈话。胡光曙惶恐之余,只好硬着头皮跟着通讯员前去县委书记办公室。谢翼问及了胡光曙的基本情况和写纸条的原因,胡光曙一一作答,并解释说由于近期受了苏联文学理论中既然是讽刺就要有辣味的观点的影响。谢翼甚为之惊,说你还晓得苏联文学理论,胡光曙不以为然答道,《长江文艺》经常为我寄来介绍苏联文学理论的内部刊物,谢翼说,可以借来我看么?胡光曙说,我那里多得很,给你拿来就是。谢翼毕业于湖南大学,尤喜文学,工于杂文,且又惜才。此后,以《长江文艺》为媒,两地传书,县委书记与一中学生结为文友,一时传为佳话。


隆回一中创办高中近50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成为三湘名校,1996年、2003年先后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9月被命名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附:本文承蒙湖南省档案馆、隆回县档案馆以及黄宪章、杨北海、张嘉兴、胡光曙、陈昌合、陈云其、刘治、阳富珠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