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家就有爱~最道不尽的是家乡的滋味

中医青年 2022-09-12

HOME

最道不尽,是家乡滋味

国家因为有了一块块风貌各异的山水地域而组成广袤无垠的国土空间,家乡因为一次次主动或被动的别离而成为深情投注的永恒美好之地。

无论是谁,当谈及自己的家乡时都会有份难舍的情怀,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喜爱理由何止一百条。家乡是生命的摇篮,记载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想起自己的家乡,就会想起家乡的亲人,想起带给自己的那些快乐的青葱岁月。

待到杏花烂漫时,我在家乡伊犁等你!

夏依旦·塔依尔

我的家乡——伊犁,她有像纳木错一样澄澈迷人的湖泊,像青海湖一样金黄的油菜花,像呼伦贝尔一样碧绿的草场,像香格里拉一样原始的生态面貌。这里风调雨顺,草原上牛羊肥壮,农田里五谷丰登,村庄里绿树成阴,庭院里花香宜人。在维吾尔族农民家的葡萄架底下饱餐黄灿灿的“抓饭”,在哈萨克牧民的毡房里品尝鲜嫩的“手抓羊肉”,在蒙古包里畅饮香甜的酥油茶等等。这里有着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刚桁梁斜拉桥——果子沟大桥,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山谷之中,层层云海环绕其中,沟通着中亚地区的贸易,不得不让人有所敬畏;这里还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那拉提草原,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伊犁的风光美,人更美。伊犁人热情奔放,纯朴善良,多民族的长期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风俗。家家庭院鲜花盛开,洁静幽雅。青年个个能歌善舞,人人皆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现代化交通和机械化的生产,伊犁人民在这片乐土安居乐业、载歌载舞,这里是他们最爱的家乡,这里有最可爱的劳动人民和民俗文化,这里是最美的新疆。

(果子沟大桥)

(那拉提草原)

大美家乡--石河子

赵嫚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家乡石河子,那就是美丽。它的美年轻、多样。诗人艾青在《年轻的城》一诗中赞美石河子:“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石河子又称“戈壁明珠”,这是一座军人于荒芜的大漠戈壁间建起的城市,但这里经过后人的改造,现已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气候宜人。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中国首届人居环境奖"、"国家级园林城市"等荣誉。除此之外,石河子特有的军垦文化、军垦精神,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赞不绝口的美食也是其魅力所在。同时石河子市周边拥有大量棉花生产基地,大片雪白的棉田更是我们特有的风景魅力。这片属于新疆,属于石河子的特有的雪白,是我们的骄傲!

家乡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满山的红果是人们通过双手努力的成果

家乡已经不再贫瘠

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更离不开扶贫政策的引导

和扶贫工作者的努力

新疆喀什—我美丽的故乡

张似柔

我的故乡位于新疆喀什的一个小县城—图木舒克市,我家乡的特色就是金黄的胡杨林和一望无际的荒漠盐碱地,虽然这里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但却有着自己别样的魅力。

对于没有去过新疆的同学而言,新疆是一个美食多样、风景独特的地方,但在我的眼中,这不过是它众多魅力中的一部分,最让我赞叹的是这里淳朴自然、团结友爱的民风。

我生活的地方,虽然是一个民族多样的地方,但是却没有因此让彼此产生距离。从小学到高中,学校都会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大家会一起玩耍、学习;在生活中,因为母亲开的便利店和父亲工作性质的原因,所以父母都有很多关系很好的民族朋友;在农田里,也可以看到大家一起劳作的背影。在新疆,最美丽的就是像石榴一样亲密的民族关系。

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家乡也发生了大变化。因为扶贫政策和对口援疆的准确落实,在乡间用红砖搭建的平房都建设成了楼房,夜晚的街道也变得五彩斑斓,平日里总会荡起灰尘的道路也布满了绿色,从前大片的空旷土地现在也变成了大家玩耍的公园。这就是我的家乡,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来亲身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江西--风景这边独好

邓宇

我的祖籍在江西。虽然它不像上海是一线城市,那样繁华忙碌,包容大气,但是它有着许多山间城市的小美丽。婺源的油菜花,每年春季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九江的庐山,紫雾磅礴,挨着波光粼粼的鄱阳湖。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优越地理位置馈赠的高岭土造就的景德镇瓷器。桩桩件件虽不是名庄古迹,也是少有的精品。如果有机会,我请你去我的家乡看一看。

河南孟州--美在我的心坎里

关兰轩

说起对河南的印象,更多感念的是老乡们那声豪放的“中”。离家读书是我做过最艰难的决定,像孩子离开妈妈一样不舍,心里放不下的,不仅有最最亲爱的家人,还有河南那一条条吹起尘土的街道上羊肉汤的飘香。我来自河南一个偏远的小城市----孟州,家乡最出名的人是写了《师说》韩愈。孟州和上海完全是两种感觉。魔都的魅力散发在拥挤的早高峰里,散发在人人都相敬如宾的客气上,散发在每个精致的都市人的谈吐之间;小孟州作为一个十八线小城市,和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在馄饨摊子遇见了还要推让着替对方付钱,没有高楼大厦,人人都充满朴实的味道,是我喜欢的,人情的味道。每当夜幕降临,我坐在餐桌前,面对两菜一汤加一碗米饭,常常思念的还是河南的烩面----窄宽厚薄都能拉,一锅好汤定乾坤。

上海——过去与未来的交汇

谭若彦

我的家乡,它是一座美丽而又富饶的大城市,它包罗万象,容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没错,我的家乡就是上海。上海作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自然会在人们脑海中浮现出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但实际上,江南传统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一边是浦西,另一边是浦东,分别承载了上海的过去和未来,外滩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给予人们魔都的幻想。而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园,而今最让人着迷的,最有城市底蕴的,不是浦江两岸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是滨江奢华迷人的“大平层”,而是点缀在这个城市中风格各异的老式洋房。我耳边常听到的吴侬软语,这是上海赋予我独特的乡音,永远也无法改变。我的一切都是今天的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今天造就的。我热爱这片土地,我爱她的全部,这是一座非凡的城市,包容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历史记载了上海的过去而我们正在创造上海的未来。


HOME

你的家乡,我的家乡,他的家乡

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祖国

未来的道路,悠长灿烂,也充满挑战

但心底有“根”的人们

因心怀温暖与力量

日子将会越过越好

路会越走越宽

+ + + +


END

源 / 校团委

排版 / 兰冰

记者 / 邓宇 赵嫚 刘忻 谭若彦 张似柔 钱紫萱


近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