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蓝底白字备受质疑,是时候认真谈一谈政府的信任危机了

2017-11-29 法眼观察

“法眼观察” 三十万法律人的共同选择

来源/“鼹鼠之歌”赐稿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几乎所有相关社会科学都认定,信任是社会关系及其运转和谐有序的基础。社会处于“低度信任”结构中,社会运行和治理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反观去年的“雷洋案”和这次三色幼儿园等等事件,其实有很多都是有关部门多年欠下的债:

首先就是很多一线和民众对接的有关部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使用过时的处理手段,面对互联网时代不能与时俱进。前几年公知大V疯狂带节奏,有关部门像鸵鸟一样不闻不问任凭抹黑,闹了几年才开始搞起各种官方媒体大V进行对抗。

股市楼市的政策简单粗暴,投机者和刚需者都被啪啪打脸。

医疗和教育的欠账又得罪了所谓的没有安全感的中产,加上养老金,这些就像“屋子里的大象”谁都不敢说,没准哪天又来了突发性事件。

城镇化改革推进时矛盾事件群发,这本是难以避免,可以理解。但某些地区某些政府有关部门方面只会封、堵、抓、遣,把老百姓得罪了个遍。

衣食住行,哪个领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公信力一直在透支,从上到下各个阶层都觉得受到了不公平不公正待遇,可有谁见过帮政府说话的?

 

归根到底,是因为每次与我们对接的有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时,都采用“家长式”的办法。

 

面对家长式的管理,只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样的结果就是以后每个人遇到一点事,想法就是搞个大噱头,因为没有噱头,有关部门不管,但是有关部门又反感搞“大”。所以捂着捂着,捂着久了,就给了恶人喘气的空档,从三色高层这次能提前警方通告24小时就率先将此事定性为“孤立的事件”可见一斑,加上别有用心的某些势力,无中生有的流言惑众等等各种就都冒出来了。

 

信任是相互的,每一次这种社会问题,各种人都在看,官方会怎么处理,警方介入,反应及时,固然好,但能不能后续也关注一下?南京南站猥亵女童事件中,小女孩被妇联送回养父后,养父的QQ空间中也发现有大量不雅照片,包括这名小女孩的,但是这件事后边也就没有下文了。没有后文的事情,大家自己想想有多少?

 

也许这些突发事件的案情可能本身并不复杂,然而却总是发展成为另外一副景象。一方面相关部门急于平息事态,不断发布各种评论文章,不断在新闻上表态对此事进行严查严惩;一方面,一部分媒体放弃了严谨中立的态度,去扒旧案老底;一方面各路大V发表毫无事实根据的言论,顺应民意,渲染情绪;一方面,一部分媒体呼吁理性客观中立,坚持立场,放出各种证明,证明大众的愚昧,证明坏人的阴谋。结果就是,事情尚未完全查实,所有人就都输了。当下一个摔跤似的热点来临时,没有人再去关注上一个案件的受害者了。


有关部门已不可能靠对于事实的调查、公布挽回民众的信任;民众也不可能从警方那里得到想要的的答复,毕竟要依法治国。两败俱伤,得益的只有媒体,只有加班赶热点修服务器的各种网络平台。


政府公信力再次受到了伤害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能力的党,事实上中央领导很早就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政治概念:“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


“塔西佗陷阱”是什么?

所谓“塔西佗陷阱”,是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

 


“塔西佗陷阱”这个概念给我们的警醒,首先就是老老实实承认,公权力的公信力遭受了比较大的伤害这个现实,我们要扎扎实实,从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开始,一点一滴的修复公权力的公信力。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以现在公权力的公信力受损的现实,决定了谣yan很难杜绝,如何处理谣yan问题,很考验治理能力。培根在谈到谣yan对政府的影响时也并不赞同用过分严厉的手段压制这些谣yan,“到各处设法禁止他们反而使群疑增长”“不如蔑视这些谣yan倒常常是最好的制止他们的方法。”“蔑视”是培根提出的方法,肯定不是唯一答案,但无视公信力的处理方法肯定是有问题的。


警惕“塔西佗陷阱”的意义,不局限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实际上是关系到合法性的大问题。中央提及“塔西佗陷阱”,反映了中央领导集体的自我反省与进步。


中央领导在 2014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首次公开明确提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执政党和人民的联系就自然密切了?答案是不一定,‘有时候反而是疏远了’。”“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不是全部,人心向背也不仅仅决定于这一点”“社会不公平了,两极分化了,能得人心吗?”


如果掉入“塔西佗陷阱”,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社会都不会有正面评价,哪怕账面上的数字有多好看也没有用,因为被数字掩盖的正是人心的失去。所以,修复公权力的公信力,兹事体大。在社会经济工作中,现在仍然有不少地方或者部门采用损害公信力的处理做法。还这样想、这样做的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我认为应该及时觉悟,回到党中央所要求的轨道上来!


作为群众在面对社会性事件上,整个社会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


这些年太多的反转大戏出来了,一开始的报道被新挖出来的材料推翻,剧情走向急转直下。于是开始有人控诉所有发声的媒体,事实不清前,你们就该闭嘴看最终结果。

 

然而实际上任何事件的揭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层层的递进,今天你挖出来这些事实,报道出来,明天他挖出来那些,报道出来,最终所有事实的碎片层层叠叠地被发掘、拼凑,才可能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事实。

哪怕暂时报道不实,只要是根据现有事实进行的合理推测,而不是空穴来风的造谣,都将是发掘真相的助力。

 

如果只要求获得绝对真相才有资格报道,那最终的结果就是再也没有任何报道,你得到的真相,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有关部门提供的你早已忘记的事情。

在拼凑出真相之前,发掘真相是帮助,转发传播是有益的,公开讨论是帮助,哪怕因为发掘的真相碎片不完整,哪怕仅仅发出声音表达情绪、让事件保持热度,不会致使被草草掩埋处理,再无人问津,都是有帮助的。

把道德和理性的的标准无限拔高,把对个人的要求推及到对公众的要求,并无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水准,更会容易导致对事件的围观,最终使突发事件冷却。而这,正中恶人下怀。

 

社会突发性事件中,关注和传播的成本原本并不高。

但在各种键盘侠的叫嚣声中,

你不能只关注,你还得发声;

接下来,你不只能发声,你还要绝对客观,绝对理性,不能掺杂个人感情;

后来,变成了你只能发表全部的事实;

再后来,变成了你发事实都不行,你还要有能力改变;

而他们,就这样在悄悄地增加着整个社会的关注和传播成本。

 

然后本来改变的人闭嘴了,本来能发事实的人闭嘴了,本来能发声的人闭嘴了,

再后来,连关注的人都离开了。

于是,我们又有了一个向前看的世界。


我想用一首鲁迅的诗作本文的结尾,与各位读者共勉!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本文参考文献:《南风窗》2015年20期

推荐:

1.六年后,王桂荣法官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二审判决

2.关于法检两院的20个真相,第一条就扎心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大全:233部法+424条条例+司法解释(2017年10月版)


精选:

1.这款黑科技,拯救了熬夜族的睡眠(办公室午睡必备神器)

2.世间破事,去他个娘!

3.如果台历只能记开庭日期,乏味的日子里多么缺少颜色

4.工作越久、越忙,是否越来越害怕体检?

5.故宫日历:流逝的是时间,铭记的是历史

6.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学法律头发少!

7.冬日里有了这么舒服的床品,如何舍得起床?

8.哈佛大学搞出了一套“大不一样的中国史”,到底写了啥?

一个有态度的法律人公号

法眼观察

ID:fygc2014041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法眼观察,

传播有深度的法律思想,

共享有价值的法律知识。

三十万法律人的共同选择!

法律人专属书屋,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