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山西市场导报·悦读茶坊】王士伟: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外一篇)

2018-02-08 王士伟 山西市场导报悦读茶坊

作者简介



王士伟 

      王士伟(1940年12月-2011年12月),陕西省周至县尚村人,二级教授,生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0-1964年就读于西北政法学院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法三系系主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导师组组长、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先后兼任西安哲学学会中哲史研究分会理事、陕西省老子研究会副会长、陕师大三秦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陕西省纪检研究会、省监察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王士伟教授研究领域横跨哲学、法学领域,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西方文化发生学之差异、张载、李二曲哲学与关中文化、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行政法制史、中西方行政法史的比较、当代中国廉政与监察制度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功底和独到的学术造诣。其于《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中国任官回避制度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构想》一文,后被《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精藏本译为英文向世界发行;而历经十年之功完成的专著《中国行政法制史》一书至今为行政法学界研究中国古代行政法的基础,与另一专著《楼观道源流考》均获北方十五省市社科优秀图书奖,分获陕西省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陕西省教委人文科研成果二等奖。其在哲学方面如《儒学正宗别宗之异同及其和张载哲学思想的关系辨析》、《中国古代的有无之辨和张载的理论贡献》、《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也谈张载哲学》、《关中的最后一代儒宗——李颙》等研究对关中学派具有正本清源的影响力;《试论老子的否定思维方式》、《气》、《试论老子哲学的基本内容与认识逻辑》等系列文章对我国道家思想进行了独到的诠释。

       2011年冬,王士伟教授受伤卧床在家,学院的安子明老师与研究生邹明夷、张向阳、穆美丽、赵倩玉等9人前往拜访,请教读书、修养、学问之道等问题。本文即根据当时的谈话记录由安子明、邹明夷整理,王丹红最后定稿。本文标题由整理者斟酌而定,深表怀念之切。智者之惠,不敢私藏,故录而公诸众,以普惠后来。



修养


       毛泽东同志《贺新郎·读史》一词道:“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道尽了人世沧桑,尤其是“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两句更是说尽了人生的艰难。人世有好多事情,会让我们不愉快,因为认识的不一致、利益的矛盾等等原因,所以说“人世难逢开口笑”,关键是如何感受、对待这些事情。这是修养的问题。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使不担当“大任”的人在世上生存也需要这句话。孟子的意思也是说人到世上就要受各种折磨,然后才能洞悉人性世情。所谓洞悉人性,在平常与顺利时一般很难做到,人的心灵往往在出现强刺激的时候才会出现强反应,这个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易,那这个人就不得了了,这个人就可以当将帅了。在一般情况下学不到的东西,在这个洞悉人性的过程中往往就能体会到。当事过之后,人在精神上、意志上的承受力将会长进好多。我们说的修养,就发生于这种自我锻造的过程之中。



       关于修养的体悟,古今有很多记录。如张载在《西铭》中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后人简称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关于困境逆境中如何面对自身自心、面对所处环境的修养体悟。其意是说,一个人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是在帮他成就一生最美好的事业,锻造最美好的人格。不经历艰难困苦,就很难达到这种境界。这些体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被简洁地说成“好事多磨”,实际上好人也要多磨,因为好性格是多磨出来的。儒释道三家都是在给人生、给心灵、给现实生活开药方,以解除人生的烦恼和人世的烦恼,促进人在人格上、在应对世事的态度方法上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只是各家的体会、所塑造的人格标准不一样,所开的药方也因此不同。

       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的开创,至少现在的几大宗教,都是从各自的人格标准和理念出发,给世人开药方。从事这种开创工作的人都是很虔诚的,比如释迦摩尼、基督,都具有圣人之境。圣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药方能否医治百病呢?迄今为止,很难说有谁能给世界开一个万灵的药方,都只是一些阶段性的药方而已。

       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在认识世界、应对世界方面是互补的。庄子有大智慧,他的话虽然很夸张,但他的夸张是为了用极而言之的方式让人们印象深刻。比如庄子在《人间世》中说“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大意是说你很严肃,我也很严肃;你游戏人生,我也和你游戏人生,我比你游戏的还好。这就是极而言之,他要以这种方式告诉人一些根本的东西。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困境“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处此境需要忍耐,但只是忍耐是不行的,在必要的时候还得有还手的功夫。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那样,你三分硬,我就七分硬,这也是一种应对的方法,但是张飞的境界就低了一点。我们每个人生在世上,与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此之所为,彼必因应。做学问也罢,种地也罢,你总得弄出点东西来,别人才能肯定你。身处世间你得给人世、给别人带来一点普惠,才能得到世间的肯定。比如说对家庭有所贡献才能得到家人的肯定,对朋友有所贡献才能得到朋友的肯定,对学生讲课时能讲出点东西来,学生就会说这个老师是个好老师。



       老子和庄子都主张顺应自然而活,养身、养心、养生也是如此。人在世上生存,首先要有物质资源的满足,离开了物资资源,譬如不吃饭,人无法生存。此外,人还要有精神需要的满足,譬如光荣的感觉、荣誉的感觉、被他人肯定的感觉,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精神需求。道家并不排斥这些需求,但需要把握一个“足”字。道家常说的“无为”,其另一面则是“为”,讲的是如何争的问题,我们现在习惯上说的“上进”也是在说如何争的问题。道家为什么讲“争”、我们为什么说“上进”呢?因为资源有限,比较而言,譬如有人光荣有人就不太光荣。老子又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就是说过于争,美的就不为美了,所以他又劝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说得是争的界限,要适可而止。知道争要达到“足”的程度很重要,五千多字的《道德经》中“足”这个字出现过20次之多。如果大家都感到这个东西美,都去争,都争光荣、都争当教授、都争当总理,本来美好的东西就成了争夺的对象。一旦成了争夺的对象,它对人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是个折磨,人会活得很累。


问道


       道家的《阴符经》开篇即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人如何达此境?答案是“撄宁”。庄子在《大宗师》中说的“撄宁”既是一种出世态度,也是一种修养境界。其原文是:“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身性格等凝结出来的一两句话,就够用一生了。比如体会到“撄宁”二字所描述的状态与境界,就会达到平静、温和、处事不惊不乱的程度。撄是什么呢?即干扰、缠绕、挠动。过度的纷争就如搅混一潭水,把这个世界弄得很纷乱、很讨厌。宁,即宁静。人都处于外界的纷扰与争夺之中,修养追求之境就是要能在争夺的漩涡里做到宁。宁静,包括精神的宁静,也包括行为的宁静。我们常说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等,都有这个意思。儒家说的“世事通达,心气和平”也就是撄宁,而道家说的“撄宁”要通过一定的修炼方能达到。

       庄子所说“撄宁”,是一种人生状态,也是庄子感受人世的一种方法。感受人世,认清自己,有些人用加法,有些人用减法。唯物论是一种加法,今天认识一个事物,明天认识一个事物,认识得多了,就认识清楚了。我用的是减法,即否定的、批判的方法,老子用的也是减法。



      《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道日损”就是用的减法。为道,就是感知“道”,行合于“道”。我们研究道、思考道,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道合一,这就是“为道”。这是文字上的理解,而最简单的理解是什么呢?即如何通过“日损”而达于“道”呢?人有好多具体的经验,比如说你要研究学问、得到知识,那你就要“日益”,针对学习的具体知识要不断地增加、丰富。但道不同于物,道这个东西本身的存在状态就不同于物,所以要获得道、认识理解道,进而掌握道并最终与道合一,就要“日损”。“日损”就是把具体的知识逐步减去,不断地剥离、超越与升华,从那些具体的经验中抽出那些最根本的、最通用的东西。这不容易,老子就认为聪明人才能学道,所以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在哲学层面上,“道”是一种根本性的东西;“为道”就是要理解道、研究道,是对根本性规律的把握过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体现在做学问上,先是要勤学苦练,掌握基本知识,积累知识。比如做教师,不积累知识,学生问你问题,你不知道,那说明你积累不够,就不符合作为老师的“为学日益”了。学习、做学问有时候要把本专业与自己的生活感知联系起来。因为为人师不能光说那些很空的东西,深刻的道理如果缺乏具体生活经验的支撑和验证,就很难为他人所接受、所理解。“为学日益”就是这样。



       一个人从小孩到老人所经历的是一个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人生也是一个“为学日益”的过程。比如说从小学到大学,这段时间主要是为学,即学好具体的知识,只有学好了具体的知识(历史的、自然的等等好多知识),人才能逐渐具备综合、概括的条件,触及到知识后面的根本规律。形象点说,根本规律就是那两三条“筋”,而这两三条“筋”如果缺乏经验、缺乏具体知识的支撑,就会面目可憎,甚至不可言说。当我们理解一个东西,可以从自然的方面、社会人文的方面进行印证,有时候甚至要用数学的知识来印证。知识只要真正地被理解后,才能感知到,也才能忘不了。就做教师而言,首先要为学日益,不断地丰富知识;就人生来说,在青少年时代,要不断地丰富经验和知识,否则,就无法在“道”的层面进一步完善自己。比如说你不知道老子、释迦摩尼的思想,人家就无法与你对话,你也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你不知道佛家、道家的基本概念,在佛家、道家的层面就无法与人交流,也就很难感知佛家、道家说了什么。



       “为道日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解释起来很困难,用起来更困难。一般都使用简单的例子说明它,比如吃饭。吃饭有没有学问?肯定有学问,而且非常复杂,涉及营养、卫生、饮食习惯等很多繁杂的知识。但是,谁在吃饭的同时会想着“我怎样吃饭”的问题呢?不想的原因是这些问题都已经内化于心了。设想一下,如果有人在吃饭时先说“按时吃饭喽,十二点喽”,然后再给大家讲一通吃饭的道理,得出结论“所以要吃饭啦”,然后才开始吃饭,这显然很荒诞。同样,如果一个人也如此做事的话,就成了书呆子、书袋子。因为有些内化了的、普遍的东西,就不需要再解释和论证了。禅宗讲“放下”,与这个道理具有相通性,因为把事情弄清了,所以“放下”了,也就“空”了,就如拿起筷子吃饭,就是吃饭,一般不会去想筷子的历史、筷子的使用方法等等问题。



       再如我们平时说话,很少从定义、边界,内涵、外延等等开始,而是直接表达我们想说的内容,一般不会影响交流。没有对每个概念进行界定定义、边界,内涵、外延等,对方为什么能听懂呢?是因为对方已把所学到的具体知识抽象化了,无需进行种种界定了。在哲学层面,什么是“一”,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一能不能不等于二?这在做理论思辨时是必要的,这是通向哲学的工具过程。但在生活中这个“一”已固化于大家的思想,在思想认识上“一”已是独立的、完整的、大概的,所以在平时的交流中无需再界定就可以相互理解。我们平时交流时说“一个人”,一般并不注意他是不是缺个胳膊或者哪里有个斑点等细节,一个人就是一个人,是一个整体认识、一个大概。这中间就存在一个“为道日损”的过程。比如说研究行政法,先形成一层层的概念,越到上位的概念,就越是经过“为道日损”的过程,就是把那些个别的偶然的表象的东西抛弃了,但是随着抽象层次的提升反而越是留下了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日损”也并不是全都扔完了,而是更“根本”了。


读书


       通过读书掌握“道”,要返回历史、返回原典、返回原本。人生八十就很长寿了,一辈子能读多少书啊!所以并非读的越多越好。书法家启功说过,写字不一定要写得很多,只要写到你自己感觉掌握了那个字的神就可以了,不必规定每天都要临多少张帖,不想写了就不需写了。读书也是这样,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读书,要读进去,有所体会才最重要。比如读三本同类的书,用三分之二的时间体会其中一本,而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读另外两本,效果会更好。因为“体会”了一本,就有了基础,另外两本就无需再用同样的时间投入了。比如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先把孔子读懂了以后,再读庄子就好读了,因为有了基础、有了比较。把某一个学派最初的东西读通很重要,比如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魏晋玄学,是一个很大的演变,看着捉摸不定,但它依然没有离开道家的原典。

        读原典,一定要读到自己的体会。张载在回答“学问做到什么时候是高境界”这个问题时说:做到能用一两个字把它概括出来,才是高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个程度,那学问做的就还不算好。《周易》把这个问题说得更简洁:“易简则天下之理得矣”。做学问的要点,就是返回原典、返回历史、返回创立者。这些道理,读书读得多了,就都通了。



       做学问的至境,是自信而不张狂。我们自信,具备两个条件即可:一是勤奋、努力,二是头脑健全。一个人有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有自信的理由了。不张狂,是因为天下的学问太多了,学无止境,人家几千年以前就已弄清楚、讲明白的道理,今天的人很多还半天理解不了。所以,常言说的“刻苦学习,刻苦学习”是有道理的,“学习”总是和“苦”接连着的。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说学而有所得,所学到的道理经常用于实践并得到验证,才能“不亦说乎”,而学本身则往往与刻苦相伴。


内容系文摘

延伸阅读:


人生八雅


琴:弦底松风诉古今。红尘里,难觅一知音。

棋:颠倒苍生亦是奇。黑白子,何必论高低。

书:沉醉东风月下读。柴门闭,莫管客来无。

画:纤手松烟染素纱。盈盈写,茅舍两三家。

诗:漱玉含芳锦绣辞。堪吟咏,佳句费寻思。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杯斟满,莫教泪空流。

花:驿外桥边萼绿华。随风起,辛苦向天涯。

茶:香喉提气人神闲。捏指间,伴于君手边。


赵茂森,1946年生,山西太原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东坡书画院会员,太原市文锋书画院副院长,太原开化寺古玩城弄翰庐书法工作室主人。2010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6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行书)获“中国百强书画名家”称号;同年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大展”获一等奖;同时入选广东“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



来源:2012年5月17日《太原法院文化周刊》C8版




本刊刊训:

在这里,激情碰撞文化,诗意表述法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