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大瓜!找工作太难了:私募大佬白嫖95后小姐姐事件刷屏!
深度 |台积电断供大陆芯片,任正非罕见感谢特朗普,美霸权摇摇欲坠
福建一地公示!1989年出生的她,拟提任正处
马斯克:不新生毋宁死!
为了接近特朗普,尹锡悦练起了高尔夫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3年9月28日
2023年9月28日
2023年9月29日
2023年9月29日
2023年9月30日
2023年9月30日
2023年10月1日
2023年10月1日
2023年10月2日
查看原文
旅行
去安徽吃了一次黄山烧饼,离开后像在戒毒
Original
院办王大拿
跳海大院
2023-09-28
在安徽。
有一种难过,叫做人还没走出黄山,但烧饼却吃完了。
很多当时路过,或者是为了黄山烧饼慕名而去的人,最开始只是想浅尝辄止买点尝尝味道。
那时,他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旁边的人不是按个买、不是按斤买,而是按批发的量来买。
等出了黄山他们就会明白,这玩意炫的快,买来难。
并且要想再买到当时当日在黄山吃的烧饼味儿,不仅要靠运气还得费工夫。
有些网友甚至还出了黄山烧饼的测评,鉴定网上买来的烧饼到底谁是正品谁是赝品,还诚邀安徽人现身评判一下。
一般有这种烦恼,都是缺了个逢年过节寄特产的安徽朋友。
但如果你真的收到了安徽人送给你的黄山烧饼,
以后的日子就“遭老罪”咯。
烧饼的诱惑
对于初次接触黄山烧饼的外地人来说,面临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误判这烧饼的魅力,直到吃完时才后悔没多买一些。
而对于收到安徽人亲手寄去烧饼的朋友来说,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无疑就是:这玩意儿究竟是怎么没的?
一口一个,一次一袋,烧饼怎么没的完全没感觉到,只要进了嘴,后面的事根本控制不住。
甚至还有网友明明脾胃不好在吃中药调理,结果净食期间收到了黄山烧饼,本来只想吃一个,没成想一时没忍住全炫了。
“由于没节制,之前的调理全都功亏一篑,第二天又去医院挂水了。”
这只是炫的快,自己没反应过来,还有的则是凭空消失了。
“之前给办公室一人寄了一袋,没想到提前收到的同事被烧饼迷了心智,把留给出差同事的那几份私吞了。”
还有的则是快递没到几分钟,连面都没见着就没了。
很多见识过黄山烧饼威力的人,现在对它的态度就是干脆忘记它,彻底不碰它。
可只要把烧饼炫完,当事人就会面临第二个问题,自己好像变成了安徽人,装上了安徽胃。
对这个黄山烧饼,居然一阵子不吃想得慌。
“每次吃完就想着不买了,过两天又鬼使神差下单了。”
“前阵子半夜两点给朋友发消息,问她烧饼到底在哪买的。”
对安徽人来说,这种对烧饼的念想只多不少。
但他们往往未雨绸缪,一般出远门前会带上点。
这也导致安徽人带着黄山烧饼出门,顺手征服全国其他各省市人民味蕾的案例屡见不鲜。
尤其是大学一开学,只要你和安徽人同住过一个寝室,就一定不会对这个烧饼陌生。
或者和安徽人当了同事,逢年过节的当口总能见到他们往办公室拿一点。
可以说有安徽人的地方,就有黄山烧饼。
这是安徽人身上难得统一的共通点,要知道安徽人在地域分配和地域文化的问题上向来划分严谨,内斗严重。这种散装的困境不仅存在于地域,更存在于饮食文化。
但离乡带点烧饼这件事,就像是一项从古徽商身上传下来,刻在DNA里的技能——当初徽商带着烧饼走南闯北,如今安徽人带着烧饼走向全国各地。
到了现在,安徽人甚至想带着烧饼走出国门,飞去加拿大,最好能推广至全世界。
烧饼到底有啥好,吃过居然忘不了
要说这烧饼到底有什么来头,怎么就能让人吃过之后这么抓心挠肝,其实算个未解之谜。
真要说哪里神奇,就是这烧饼的内馅虽然用了肥肉,却是一点都尝不出来。
碳烤过程中,肥肉里的油脂被烤出来然后融合在梅干菜和外层的饼上,油脂裹着梅干菜的清香,加上肉又是特制的,这才导致很多人能莫名其妙大炫特炫却不觉得腻。
但如果光是看外表,其实很多人都会被劝退。
有人是觉得像绿豆饼,有人则是单纯觉得它丑。
部分安徽人在推荐它的道路上,也没少挨白眼。
从外表来说它就是表皮焦黄,内里黢黑的饼子,从成分来说就是一个碳水化合物,妥妥的热量炸弹,看着不健康。
要是追根溯源,那这烧饼算是祖上沾了点光。
据说是明太祖逃难至徽州时,逃到了一个农户家里,好巧不巧农户拿了黄山烧饼给明太祖朱元璋充饥。
这是黄山烧饼的第一次高光时刻,后来被皇上赐名为“救驾烧饼”。
到了清朝,乾隆下江南时又不经意吃到这个烧饼,乾隆吃了一口入魂,吃完感觉自己满血复活,又给赐名了“皇印烧饼”。
这相当于什么呢,皇印是随身携带的东西,所以乾隆起身的时候,怕是带了不少烧饼走。
虽说这俩皇帝吃到烧饼时的心境完全不同,也是出身于不同地方的人,照理来说口味也大有不同。
但他俩都在背井离乡、舟车劳顿的疲惫之际吃上了烧饼,还都被黄山烧饼的味道拿捏。
古时文人对黄山烧饼的描绘是这样的:“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本土安徽人陶行知的描绘则是:“三个蟹壳黄,两碗绿豆粥,吃到肚子里,同享无量福。”
现在大家口口相传的黄山烧饼是:“壳似蟹黄,酥脆爽口。”
这黄山烧饼从古至今兴许口味变了,但在这点上却始终不变——越是在外漂泊,越容易爱上黄山烧饼。
甭管是安徽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对这件事都深有体会。
“这烧饼放在眼前的时候甚至都不想瞧上一眼,可只要出了安徽,自己的烧饼之魂就熊熊燃起。”
“出差去安徽的时候觉得好吃,回了家好像就没那个感觉了。”
“北漂的时候吃过一回,后来自己买不是那个味了。”
这也导致很多人,费尽心思都想找出最还原本味的黄山烧饼。
可买来的饼要不是太腻,要不就是肉多,要么则是只有梅菜,比较过分的就是饼皮本身都做得难吃。
实在找不到,他们就另辟蹊径,用微波炉加热,或是用空气炸锅复烤。试图还原出黄山烧饼现烤出炉的味道。
其实这样做并没什么好处,还原得越像只会吃得越快,然后越想吃。
一般安徽人不会这么干,因为他们都明白,这走出了安徽就没有真正的黄山烧饼,管他真假味道差不多就得了。
在安徽人眼里,黄山烧饼分两种。
一种是纯手工制作的碳烤烧饼,重油重口,咸鲜酥脆,拿塑料兜装几个回家就着粥当晚饭,或是偶尔买来当个零食。
另一种是当代面包房改良过后的薄脆黄山烧饼,更现代,更精致也更健康,回味清甜入口不腻,更能击中大众的味蕾。
它能让黄山烧饼彻底走出安徽,但也极有可能丢了黄山烧饼最初的模样。
最怕的,是安徽本地人,吃着吃着忘了自己小时候的味道。
因为黄山烧饼这玩意做起来工序本就复杂,一个烧饼十几道功夫便宜的卖5毛,涨价了也才1.5元,真要做着卖,要么是情怀,要么就是年事已高已经做了一辈子烧饼了。
而手工烧饼被电烤炉和机器烧饼取代,只是早晚的问题。
这也让安徽人在送烧饼这件事上的情绪更复杂了一些。
作为送礼市场上本就不那么受欢迎的土特产,究竟是送包装精致但口感改良过的工业化黄山烧饼,还是彻头彻尾用破塑料袋装起来的原汁原味黄山烧饼。
毕竟前者推销推销还能增加地域好感,还有个合理包装,后者用塑料袋装着油烧饼,推荐的不好可能真就连人带饼一起被羞辱。
到底送哪种,这是一个难题。
尤其这几年,特产不再是特产,它被赋予了一个新名字——土特产。
在网上,如果有人问要不要带特产。
你总会听见一种声音,一是拿不出手,二是特产并非稀缺物资,如果有意谁都能吃的到,再说土特产只能是小恩小惠,压根上不了台面,谁会送这个呢?
过去以一寄尘妃子笑,今天顺丰物流次日达。
土特产,已然成了一种送礼的雷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害怕怕从老家带土特产,怕被当成土老帽,怕洗不掉自己身上的地域标签。
可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些味道还真是谁都替代不了。
所以现在的土特产分三种:
一是当地最有名气还没变成成连锁企业的网红店。
二是外地人人尽皆知的特产店。
三是自己吃了很多年的真特色美食。
最后一种,代表着的是一种生活过的痕迹,亦是对送出者的信任,放在手里的并非是特产,而是一封知根知底的介绍信。
尤其是对吃着黑珍珠、米其林,坚守早C晚A的精致都市白领来说,愿意送出最后一种特产,代表的不仅是逢年过节的记挂,更是一种推诚相见的信任。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了安徽朋友用塑料小兜装来的丑烧饼。
相信我,烧饼越丑情义越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