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唉...月薪3万,竟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2017-08-02 @ 河北智慧家长

看到最近朋友圈里的文章,是一位妈妈吐槽:“天天工作12小时以上,累死累活,我月薪3万,竟然还撑不起孩子的暑假!”

 

你心慌不心慌?月薪3万,还叫撑不起,让我们月薪三千的妈妈们都不好意思谈教育了……



1

月薪3万不够孩子花

 

流行网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中提到了一线城市的高管妈妈月薪3W+,老公则负责车贷房贷等生活固定成本,她只负责五年级女儿的日常开销,在别人眼中的中产家庭,在她看来,依旧要哭穷。

 

就这个暑假,这位妈妈算了一笔账:

  

美国游学,同学都去,她女儿也去10天行程花掉2万;

大人忙工作,请保姆带孩子,工资5000元;

钢琴要考级,课时费2000元;

游泳班,2000元;

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

 

这光看得见的钱就3万5了!更别说再出去旅游或者看个话剧电影了。果然月薪3万也不够花啊……

 

这样的“烧钱教育”,可以说很普遍,虽不是每个家庭都支付得起3万5,但一个暑假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多数也都超过了自己的月工资。咋就成了这样的风气了呢?


 

2 

都是家长的焦虑

  

为孩子的教育花钱,每个家长都不会犹豫,甚至不计付出与回报,这都是家长的教育焦虑,其实原因也不外乎我们常提到的这些:

 

攀比不甘落后——班里的孩子都去美国游学了,我们家的也不能落后,彰显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能“输在起跑线”。

 

跟风随大流——游泳强身健体、奥数开发思维、芭蕾提高修养……但凡别人说好的,都不想孩子错过。

 

被辅导班诱惑——很多无良培训机构的忽悠套路营销策略,引导了家长的教育态度和过度消费。

 

追求完美铺路未来——要学就要学最好,钢琴要考级,奥数必参赛,必须完美,要不就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搏一个美好未来。

 

弥补内心的遗憾——要么是自己小时候没有的教育资源,现在有条件了就要统统给到孩子;要么是长期缺席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可劲花钱弥补内心的愧疚感。

 

家长的这些焦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可以用钱来化解的,所以,也就有了很多家长的“烧钱教育”。但真正值得关注的,除了钱,还有很多是教育需要的——理性投入,对孩子的规划和引导,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才是真的至关重要。


 

3

教育资源本身不公

 

这个社会上的教育资源,并不是那么公平,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又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寒门难出贵子”的事情……这里就不多说他了。


 

香港凤凰周刊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教育鄙视链”:

 

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在玩耍,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凑过来跟女孩说“我叫Lucy,你叫什么?”“我叫Eva。”于是两个人开始玩耍。

 

这时,旁边另一个男孩子也想要加入,但是得知对方没有英文名字后,Lucy拉着Eva跑开了。

 

这位妈妈略微感尴尬,但同时也感到窃喜和满足,因为给女儿报的英语补习班没白费。

 

在这个从幼儿园择校就要开始竞争的环境下,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有点出息,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行!

 

教育资源虽然不公平,家庭条件也一般,这是客观难以突破的条件,但是我们仍然不是没有机会的!



4

避开客观,教育的本质由你掌控

 

那些让人焦虑的事情,包括社会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其实,都无法阻碍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本质不会因那些而改变。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的孩子就生在罗马。那又怎样?走自己的路就好。

 

“Education is not a preparation for lifebut life itself.” --John Dewey

 

“教育不是用来谋生的手段,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这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说过的一句话。

 

把这个送给我们焦虑的家长再好不过了“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它是需要终身进行的一项活动,一切功利的、急迫的,都可能让我们的教育理想与现实背道而驰,而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

 

如果经济条件真的有限,实在没能力让孩子报班学特长或者出国游学,也不用担心,我们还可以好好培养孩子读书、写文章、厨艺、手工、徒步、养些花花草草……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不在于你花了多少钱,而是,你让孩子从中获得了什么。


-- End --


生活不易,何苦为难自己(点击阅读)


☉  哭穷之后,女儿一句话,让妈妈后悔不已...

☉  生完孩子的女人值多少钱?这个答案震惊了!

☉  爸爸每月赚多少钱,才能撑起这个家?他的回答让所有人沉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