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榫卯,被日本人带到瑞士后,惊艳了全世界
我们把传统的建筑精髓丢了,这精髓不光光是榫卯工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天人合一的美学和顺天应时的精神。
1
瑞士的苏黎世,有一座依靠榫卯工艺建造的木制结构建筑赫然屹立。
这座名叫Tamedia的大厦由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完成,内部全部使用云杉木,材性稳定,美观而且耐水。
其凭借独特的全木榫铆结构,上下7层没用一颗螺丝,一滴粘合剂,却依然巍然不动,引来世界范围的关注。
欧美国家都惊呼不可思议:难以想象在高楼遍地的今天,不使用粘合剂、钢筋、混凝土能让一座建筑拔地而起。
甚至,在不懂榫卯的外国人看来这样的建筑就像是在“堆积木”,但知道真相后却让他们目瞪口呆。
先看一个德国网友分享的日本木工的视频:
Tamedia的建造过程完全不是“堆积木”那么简单,椭圆形横梁像三明治一样被固定其中,它不会转动,比传统圆形柱子更稳定。
用这样的结构一层扣一层:
两个月时间耗费2000平的云杉木,再覆盖上玻璃外罩,坂茂就让这个建筑拔地而起。
特意设计的台阶和升降窗,会让人们随时有置身室外的感受,河流近在咫尺,呼吸新鲜空气。
坂茂说道:
“相比钢筋水泥,木头可以循环使用,噪音小,不污染环境,它们有那么多不能取代的优势。”
2
一位日本人利用 3D 软件技术模拟创建了细木工工艺结构动画。
“ 地 狱 ” 榫 头
▼
槌关节连接
▼
箱型火塞拼接
▼
燕尾式端口相接
▼
四箱体联合
▼
三箱体联合
▼
横栓式拼合
▼
走马销
▼
十字契合
▼
双重燕尾式咬合
▼
相互卡接联合
▼
双重下巴式接合
▼
四方燕尾式接合
▼
套环接头
▼
燕尾式榫
▼
小菊组拼接
▼
双补丁咬合式拼接
▼
三方组榫
▼
纳入式相接榫头
▼
对角线下巴关节式拼接
▼
端口关节式连接
▼
补丁式插合
▼
宫岛联合
▼
杠杆拼合
▼
双重补丁式联合
▼
隐藏燕尾式拼接
▼
箱型隐藏联合
▼
吸入式燕尾连接
▼
插入连接的平板关节
▼
走马销式拼合
▼
穿带榫
▼
镶嵌式槽口榫
▼
挂肩四面平榫
▼
绳套连接
▼
3
殊不知,日本工匠们一代代传承改进的榫卯结构,最早却是中国传过去的。
历经台风、地震、战乱保留下来的中国古建筑,少则一百年,多则上千年,他们甚至比拔地而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还要牢固。
这些木构架结构为主的建筑,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不用一颗钉子,凭借结点处的榫卯工艺坚挺至今,在人类建造史上堪称奇迹。
有多稳固呢?
曾有故宫专家和一位美国木匠按1:5的比例复制出一栋故宫模型,并对他进行了地震模拟测试:
当震级达到9.5级时,模型依然挺立。
9.5级地震相当于200万吨TNT炸药爆炸,怪不得故宫600多年来经历200多次地震,依然能保持完整。
53 岁的王振华,利用中国纯手工榫卯工艺,没用一根钉子就制作出一款81倍微缩版的天坛祈年殿,总共有 7108 个零件。
感受一下带有手工温度的传统匠人精神: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也运用到的榫卯结构的设计灵感,整个场馆就是中国伟大的榫卯建筑结构文化的缩影。
这本来属于中国传统技艺的榫卯结构几乎快被中国设计师遗忘。
榫卯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少,因为它不仅对原材料有很高的精密度要求、复杂的制造工艺也大大增加了它的制作成本,费时费力,所以大部分建筑师会采用胶合的方式。
现代中国的建筑完全学习西方,钢筋混凝土浇筑出无数个格子间,毫无生气。
还有那些巨大的钢结构玻璃幕墙建筑,多的是奇丑无比。
我们把传统的建筑精髓丢了,这精髓不光光是榫卯工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天人合一的美学和顺天应时的精神。
它们做得足够好,每一个构件拆开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自身就是一个整体。
榫卯,中国传统技艺文化里不灭的智慧,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参考素材:
《这个日本人用中国人的榫卯,造出了惊艳世界的房子》@有束光
《“榫卯”在日本的最高境界,十分惊艳》@机械前线
为了避免不可抗因素导致的失联,粉丝可添加论坛君微信(ltj_001)进入粉丝群
▲ 长按识别二维码 添加好友
你可能还想看:
欢迎关注公众号:创业黑马集中营(ID:cyhmjzy),为您提供一手创业资讯、产业案例分析、投融资趋势…… | 作者:机场等船 | 来源:科技最前线 | 编辑:Sug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