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给孩子说了100遍都不听?这些办法你一定用得到!

2017-05-17 做优秀小学生 小学生学习

| 5 0 万 妈 妈 最 爱 的 学 习 专 家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小学生学习




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说:

 

今天又跟女儿吵架了,气得我在卧室偷偷抹眼泪。

 

女儿现在都五年级下学期了,眼瞅着就进毕业班。可是这孩子半点紧张气儿都没有,每天一放学,就知道抱着个手机聊微信、玩游戏。

 

我夺过她的手机,让她老老实实看会儿书,她却气得一蹦老高,红着脸跟我凶:“妈!你别管我行不行!我受够你了,你一点都不了解我!”……

 

我就不明白了,我是她妈,凭什么不能管她?让她看会书就是不了解她了?现在的孩子到底都在想什么?……

 

上面这样的烦恼,相信大多数家长都经历过。小时候那么可爱、听话的孩子,越长大越调皮,特别是当孩子脸红脖子粗地跟你顶嘴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心寒、失望。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位儿童心理学专家,她最近跟学习哥分享育儿心得时,也谈到孩子面对父母的指责时的种种表现。家长担心的是,孩子犯了错还不听劝,长此以往,怎么了得?


事实是,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满不在乎,却没看到他内心的渴求。


我们总觉得,孩子做得不对,我们批评他,他就应该表示出应有的态度,乖乖地认错:妈妈,你批评得对,我错了,下回不会这样了。


好像只有这样,才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孩子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


我们忽略了,再小的孩子,他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有自尊心的。尤其是孩子上了小学后,自主意识增强,更爱面子。他之所以表现得满不在乎、无所谓,是因为再温和的批评和指责,都是一种攻击,都在说:你不好,你做错了。


面对攻击,人的心理防御系统会自动做出反应。


不同个性的孩子面对批评,防御系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有的孩子内心比较强大,会用进攻的方式做出防御,也就是大人常说的“顶嘴”:你说的不对,我没有做错!或者,你说我做得不好,你哪里哪里也做得不好!


有的孩子攻击力弱一些,就给内心做一个金钟罩铁布衫,把攻击挡在外面,表现得不在乎、无所谓:


妈妈说我写作业磨蹭不能出去玩,那么,当我不在乎出去玩这件事时,不能出去玩对我来说就不是一种惩罚了,也就阻止妈妈拿这个说事了。


我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我察觉到妈妈很生气,可能会被训一顿,不管心里怕不怕,我先假装我不怕。我不怕,你能拿我怎样?


当然,孩子可能没有这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往往是一种下意识地反应,可能孩子自己都没意识到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内心的自动防御系统起了作用。



那么,当孩子对批评顶嘴或者满不在乎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平时就要培养自己的觉察力。透过孩子满不在乎的表象,看到他内心的渴求:妈妈,我知道自己做错,我已经意识到了,请不要再指责我了!


怎样才能觉察到孩子内心的声音?


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孩子的心——带着包容和理解去感受。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犯的错、出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孩子怎么可能没意识到?他怎么可能不难过、不沮丧?


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真、善、美,学会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待他。透过孩子的满不在乎,你可以看到孩子有一颗要强要好的心,去发现它,维护它,强化它。批评和指责只会毁了它。

 

其次,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好分寸。


当你发现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那就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停止喋喋不休的指责,点到为止即可。过犹不及,说多了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光忙着应付大人的情绪攻击了,反而忽视了事情本身。


当包裹被扎坏,我看到橙子晃着腿笑嘻嘻的样子,我也“看见”他貌似轻松的背后惴惴不安的小心情。我知道,他已经明白自己闯了祸,预感到会挨一顿说,所以他用满不在乎掩饰他的担心。


既然他已经意识到了,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我停止攻击,橙子也相应地放下了防御,反而主动来道歉。这样的效果要比批评一顿好得多。


还有,停止追究对错,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毕竟,我们大动干戈的指责和批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感受一下这两种情景:一个人站在你的对面,用手指着你;一个人并肩坐在你旁边,握着你的手。


前者是一种攻击姿态,会让你全身紧绷,神经紧张,时刻提防着对方的攻击。指责和批评就会带来这种心理感受。后者是一种理解、包容的姿态,让你感到我们是在一起的,你会放松下来,身心柔软。


当感到孩子的防御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指责和攻击,停止追究对错,放下内心那个无形的、指向孩子的手指。

 

试着感受孩子的心情,用“我看到”“我感到”这样的描述来代替“你怎样怎样”的指责。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和想法,无形中让孩子做了换位思考,他就不会固守在自己的角度进行防御。


顶嘴和满不在乎就像孩子被迫戴上的一张面具。如果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我们就无法看到面具后面真实的表情,不妨主动走过去,绕到面具后面,告诉他:我理解你的感受。


这样,你和孩子是一伙的,问题是跑来捣乱的,你们共同面对问题。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把孩子和问题看成是一伙的,而你站在对立面,千方百计对付他们。



教育孩子的路上,有件事是最基础、最有效的。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特别烦、特别累,往往是在这件事上做得不够周全!”


你跟孩子的关系如何,孩子是否从你那里感受到了尊重、公平、理解,都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效果!

 


那些在孩子心中有威信、取得了孩子信任的父母,可能用一个眼神就能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且令孩子心悦诚服;而跟孩子关系不太好的父母,话没少说、道理没少讲,但是教育效果却不佳。

 

  • 多当“律师”,少当“法官”


“法官”的工作,是给案件定性,下结论;而律师擅长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听取当事人的诉求,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为当事人考虑。

 

更多时候,“家”都是一个讲情的地方,所以“律师”似的接纳、倾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关怀,也就更愿意听你的话。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常常扮演一个“法官”的角色,动不动就对孩子充满了“判决”似的斥责:“你咋这么手贱,好好的玩具被你拆烂了” “你咋这么笨呢,这个题我给你讲了几遍了?”……

 

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你高高在上、脾气暴躁威严,对你有畏惧感、敌视感,自然不会跟你交心,你的话孩子也不会真的听到心里去。

 

  • 多当“拉拉队员”,少当“裁判”

 

拉拉队员永远表现得积极乐观,她们在队员失利时加油鼓劲,她们在队员得胜时呐喊助威;但裁判就不一样了,他必须时刻紧盯着每个人的缺点,并进行最严厉的警告、处罚,不留情面。

 

在成长的路上,孩子似乎永远是一个新手,他要从零开始学习穿衣、吃饭、握笔、写字……

 

当他在这些事情上做得不好的时候,父母的鼓励、加油,能帮孩子很好地建立起自信心,用轻松的心态不断尝试。

 

但是,如果父母时刻处于“裁判”的角色里,动不动就是指责和惩罚,虽然目的是好的,但很容易让孩子对一件事产生畏惧感,渐渐失去发自内心的动力。

 

所以,当孩子字写得不好的时候,与其说“又歪又丑,刮西北风啊?”,不如说“孩子,如果你把这个横写得再平一些,会更好看!”

 

当孩子考试又考砸了的时候,与其无休止地责备,不如说:“妈妈以前学习也不好,考过25分呢,但是后来又赶上来了,你想知道我用的什么办法么?”


孩子是特殊的人群,和他们交流,不走心真的不行啊。没有天生就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好好讲话的父母。要让孩子听我们的话,单靠怒吼瞪眼这几招真的不大灵,毕竟有效沟通才是王道。从今天开始,注意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保证孩子更乐意听取你的建议,更少反叛和顶撞,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声  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凌想亲子心理(ID: lingxiang127)、小小包妈妈(ID:xxbmm123),由小学生学习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195:你越吼,孩子越差劲!这么做,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196:让孩子见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197:孩子真正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深度好文,值得一读再读)

198:期中考后这样分析,成绩才会一次比一次高!快为孩子收藏

199:董卿的爸爸为啥不让她打扮?这位父亲的回答亮了!

200:逼孩子学习和放任孩子,哪个更残酷?


长按下面图片中二维码关注,回复以上数字编号,即可阅读文章!




投稿邮箱 / 461699945@qq.com

商务合作QQ  / 5426727


↓↓点击 阅读原文▼,最适合孩子的学习资料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