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孩子12岁前,家长如果做到这3点,将来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

2017-09-16 提成绩,点 小学生学习

| 5 0 万 妈 妈 最 爱 的 学 习 专 家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小学生学习



今天中午,学习哥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宴,由于是周末,现场的孩子们很多,给婚宴增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


举行完仪式,宾客们开始落座,与学习哥同一桌的有个小男孩,七八岁的样子,看起来很可爱。学习哥与身边的好友正在交谈的时候,突然听到小男孩大声喊:“这个座位是我的,你们谁都不许坐。”


伴随着小男孩的声音大家都扭过头去。原来,小男孩想坐在一个挨着走廊的位置,而那个位置,被一个20多岁的姑娘坐下了。那个姑娘很诧异,但也笑着问他:“为什么说这个位置是你的?”


“因为我喜欢坐在这。”小男孩还是很大声,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


小男孩的妈妈看着儿子,笑眯眯地对那姑娘说:“孩子还小,要不就让他坐这里吧,你可以坐那个位置。”


那个姑娘也许不想增添麻烦,于是就坐了过去。




这一幕让学习哥想起了之前的一则新闻:一个大学生和朋友出去玩,碰到一个爷爷带着个八九岁的孩子,就给那个爷爷让了个坐,结果老人不坐让他孙子坐,那孩子也不客气就一屁股坐下了。那老人于是跟着公交车晃晃悠悠地就站了一路,而旁边的孩子对爷爷却熟视无睹。


学习哥想,婚宴上的小男孩和公交车上的小孩,大抵有一个通病:太以自我为中心。

一个家长曾在我们后台留言,说:“我的孩子特别以自我中心,比如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大家正看得高兴,他突然间想看动画片,那就会非要换台,其他人就别想看了;有时候带他去朋友家玩,经常是玩得正高兴时他就大喊大叫要回家,闹得大家都很扫兴;他的房间别人不许进去,他的东西别人不许动;他高兴做什么就要做什么,从来不考虑别人。”




所谓“以自我为中心”,就是指凡事依从自己的兴趣和习惯,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种孩子在与他人相处时,总是考虑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利益,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都是错误的,久而久之,也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长大后可能会变得很孤立。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形成,往往与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关。帮助孩子纠正以自我为中心,父母需要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做出一些方面的努力。



不因为孩子年龄小就给予特别的优待。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还孩子一个正常的“社会化”环境,让孩子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自然成长。比如,有了什么好吃的,全家人一起分享,不因为孩子小就全部给他吃;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这些细小的改变,虽然看似跟矫正孩子的自我中心行为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确实在从根本上为孩子提供一种思维习惯,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是普通的一分子,不会受到特殊的待遇,久而久之,那种自我中心的行为倾向也就无所依托了。




爸爸妈妈要为孩子创造和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平时让孩子和邻居的小伙伴多接触,有好吃的、好玩的,大家一起分享,在和同伴一起学习、游戏的过程中,使孩子体会到友好相处的乐趣,并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认识到自己的感觉与别人有别,从而培养孩子团结、友爱的品德,消除社会交往中的“自我中心”意识。



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是因为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爸爸妈妈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使孩子纠正“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意识。


小哲从小练习绘画,上小学前就拿了好几个少儿组全国绘画大奖,进入小学后他也因此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而他的父母十分注重引导小哲正确看待自己的特长,告诉他自己之所以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美,是他多年认真学、刻苦练,在多次参赛中取得的成果,学别的知识、做别的事情都得踏实地做。通过父母的正确评价和合理引导,让小哲正确的认识了自己,从而避免了自我中心意识的形成。


一个孩子如果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学会尊重他人,那么他将来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很糟糕。这就需要帮助孩子纠正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习惯,尊重他人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与习惯的养成,这是每位父母要做的功课。



人民日报发布了要教会孩子的32条教养礼仪。正值新学期新开始,请老师、家长转发给孩子,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这个学期,让孩子更有教养。


声  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猜您喜欢(点击图片即可)



投稿邮箱 / 461699945@qq.com

商务合作QQ  / 5426727


↓↓点击 阅读原文▼,最适合孩子的学习资料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