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御批、文史大家点评、白话全译,一套书带你读懂300万字的《资治通鉴》
《通鉴》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开始,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共记载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是我国编年史书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巨著。
以时为经 以史为纬
司马光毕生心血之作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迁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沫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最初编写了从战国到秦的八卷编年史,进呈给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四月,英宗让他继续写下去,并为他在秘阁设置了书局,协助修书。这是他撰写《通鉴》的开始,当时尚无书名。两年后神宗即位(公元1068年),神宗为此书作了序文。后来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住洛阳,专心著书。
到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即司马光六十六岁时,全书写成。修书时间前后共用了十九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骸骨灌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两年,他便积劳而逝。
司马光编写《通鉴》十分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他选的助手如刘放、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都是当时一流的史学家,但《通鉴》的主要编撰工作都是他亲自主持,自己动手。全书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通鉴》写成后二年,即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十月初四日,在杭州镂板,是书成后的第一次刻板,世称元祐本,或杭州本,这就是《通鉴》的祖本。其后,复刻者不止一家,如果不论其支派,只论其单传,则第一传即为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七月初一日绍兴府余姚县刊板、绍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毕工进呈之本。此本是按元祐本翻刻,世称绍兴重刊本。今祖本已不可得,此绍兴重刊本实为《通鉴》现存最早版本。
中国人向来有以史为鉴的历史传统,这也是司马光编《通鉴》的目的。正如其在《进《资治通鉴)表》中所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神宗认为这部书可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之为《资治通鉴》。
古今学者盛赞
一代伟人读了十七遍
《资治通鉴》成书以后影响巨大,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宋末元初的史学家胡三省评价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胡三省还为《资治通鉴》作了音注,为公认自宋元以来《通鉴》各家注本中的最佳者。
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康乾御批 申涵煜评论
别具特色的《通鉴》版本
这次整理出版的“康乾御批评点本”《文白对照资治通鉴》,原文底本为《四部丛刊》所采用的涵芬楼所藏宋代绍兴重刊本,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又参考了诸家的校勘成果。
此外我们从清康熙皇帝《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底本为康熙内府刊本)中辑录了康熙御批六十一则,从乾隆皇帝《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底本为武英殿本)中辑录了乾隆御批一千零三十三则,从申涵煜的《通鉴评语》(底本为定州王氏谦德堂《畿辅丛书》本)中辑录其评论五百一十四则。
▼
康乾御批 文史大家点评
带你读懂300万字的《资治通鉴》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全24册)
全本丨全译丨御批丨评点丨大字读本
原价 ¥ 1280 元
现售 ¥ 6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