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联播最近来了位帅哥,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新闻联播了

2017-01-25 故事人生观

春运高峰在年关将至的尾声里如影随形,千里之外未归人也都陆续踏上返乡的最后规程。即便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也削减不了要回家过年的急切的心情。此时此刻很多人却陷入了自己带的这些东西有没有不可以上火车的,而网上也有专门问坐火车可不可以带白酒的问题。这似乎是个不那么难回答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多是不可以。就像很多人都看过《新闻联播》,却不知道时时关注《新闻联播》,竟然能发现生财之道。

2017年1月21日,《新闻联播》组又迎来了一位帅哥。是一位名叫“刚强”的标准的新闻联播国字脸的大帅哥,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已经是1月21日两天后的事了,那时才发现自己好多年没有认真看过新闻了。即便在考研储量新闻时事,备战考研政治的时候,也未曾大方的挤出点时间来分配给《新闻联播》,一头扎进专业课,数学,英语的书山学海中。

提起《新闻联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新闻联播》开播前的那简短有节奏感的音乐背景。小时候记忆里最讨厌的的几件事中,《新闻联播》就位列其中。长大了,上初中时有专门的晚自习《新闻联播》三十分钟,后来随着初三的迫近,学业和课业越加繁重,看《新闻联播》也成了奢望,高中就自不必多说了。

后来,每逢高中休假一天,几经辗转回到家,举目看到空旷房间中的黑白电视机,都像是见到了许久未见的老友。那是儿时记忆里最为深刻的一部分,打开电视机后,雪花点点散布在显示屏上,知啦知啦的噪音却破坏了自我意欲出的那雪花飘飘的场景。转动电视机前的调频按钮,偶尔会看到两张周正的面孔,随之便听到一男一女有节奏的播音。不用细想,就知道此刻《新闻联播》时间区间。

80后,90后都曾碰到过一个无解的魔咒,无论你如何切换频道,看到的都是同一张面孔,听到同一个人说胡。也许这就是我们和《新闻联播》之间的恩怨情仇吧,曾经恨过爱过,也忽略过它的存在啊。无论你以什么心态来看待它,它却一直都在。同样的着装,同样标准的面孔,同样的语调······

在求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和电视剧的距离时远时近。后来,有幸步入大学青春王国乐园,彻底和电视剧划清界限,逐渐沦陷在电脑里,不知什么时候有喜欢上了手机这个小三。

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都改变不了我们对新闻资讯时事的关注,只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发生了改变。大学四年,把曾经壮硕的身体蹉跎给了电脑,求知进取的那颗心被手机荒芜成了百草园。大学散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游戏人生,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货真价实的的愤青,贴吧论坛里言不由衷的随大流抨击某某人,指指点点某件事。还记得曾经红极一时的李毅吧,那句“李毅大帝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曾沸腾过多少人的热血。我们失去了自主的判断力,费退着思考能力(此处没有黑李毅吧的意思,李毅吧有一段时间确实如高手闭关走火入魔般,后来经百度整治和规划及各届吧主的用心管理,而今依然风生水起的可以吧界振臂一呼,号令群雄,攻城略地,诛伐大奸大恶)。

离开学校,不曾一次次思考过这个问题。网上有这么一句关于概括《新闻联播》的话:前十分钟,领导很忙;中间十分钟,人民很好;最后十分钟,外国很乱。这句话虽然带有很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却不失精辟。而我们通过电脑,手机,还是经大家口耳相传的热点来获取的新闻。多是带有人性暗物质磁力,还有一些满满的个人偏激思想。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网络言论还没有及时规范化的环境里,我们可以不计任何后果的进行着各种语言暴力,隔空对战,有甚者天人对战开骂。

我们总是喜欢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件事,习惯用抱怨和揶揄的方式来评判这个社会。乐于知道别人生活的比自己还不幸,这样似乎才能满足自己过成眼下模样的理所当然。这四年我或许就活在自己自我营造的还不差的“幸福”中,有时看着别人的好会一厢情愿的认为别人通过某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而对自己却是另一种标准,在挫败的时候一边慨叹怀才不遇,一边咒骂对方眼瞎了······

于建嵘教授讲过一件事:有一次,他去邻居家玩,正巧碰到老大爷看病回来,刚进门,老大爷就对医院破口臭骂医院:“检查个骨质增生就要几百块,医生都是黑心烂肝的狗东西。”紧接着,于建嵘和老大爷的儿子谈到高考,老大爷听到了,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考医学院,要当医生,工资一分不要都行,单拿红包和提成就几辈子吃不完。”

故事里的老大爷根本意识不到他在这个故事开始和结尾对医生这一行业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父母一辈从小就给我们灌输当官的没有不贪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等我们长大了,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耳提面命的告诉我们要考公务员······

我们常常如此,同一件事,却被我们制定了双重标准。说道别人的时候,就站在舆论的制高点,痛心疾首的口诛笔伐。事情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却又换了模样,让人看到的是理所当然丑陋的嘴脸。例如你会在心底问候那些排队时插队的人的十八代先祖,自己插队的时候,却没有任何惭色和不适,大摇大摆的理所当然。

我们总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是我们却习惯用圣人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尤其是在信息空前绝后呈指数暴增的年代,这种标准更是大行其道,满眼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不幸。本就迷茫看到希望的心,就像直男癌韩寒即将上映的电影《乘风破浪》主题曲歌词里唱的那句:“你不要迷茫,你不要迷茫,因为我,比你更迷茫”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太迷茫。而我们又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觉着每个人都百无一用,而自己却无用武之地。又怎么会不浮躁呢,又怎么不表现的急功近利呢?

每个人身体内都有一个小我,和自己做斗争。像我们挣扎着起床;夜深人静了,手上还没有处理好的事情,它会一遍遍的诱惑你,让你放到明天再做······对待别人也是如此,看到别人的成功,它会安慰你,告诉你:他不过是运气好,走了狗屎运才比你混的号。其实这从深层次来解读,都是嫉妒的一种转化形式。而这种嫉妒的表现形式正好能解决或是缓解你心中的种种不平衡(这么晚了,别人都在陪女朋友或是早早睡了,自己却还要苦哈哈的磨洋工;他这个怂逼,哪一点比我强,却得到了连之都未曾得到的一切。),所以,我们总喜欢自欺欺人的活在自己给自己设好的迷障里,不能自拔。

嫉妒只会让你原地踏步,甚至越来越差,而被嫉妒的那个人只会越来越好。聪明的人绝对不会因为这种种浮躁而生的小情绪迷失在嫉妒里,忙着学习武装自己才是王道,没出息总喜欢苛责别人的人才会花时间嫉妒甚至诋毁咒骂别人。

《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而杨过在进入古墓之前,除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正眼看他,还能从他身上看到优点,我想很难再找到第二个人认为杨过不是一个有问题的少年。也就是因为杨过这一生中有在活死人墓里与小龙女亦师亦亲的这段经历,才成全了日后的神雕大侠之名。小龙女这位与世无争,待人宽和,看每个人都先看到优点的脱尘绝艳的女子,自然没有嫌恶杨过。而是一颗捧出一颗至纯至善的心来待他,以致杨过此时此刻才意识到自己不是没有人要的野孩子,这世间竟还有这么令人可亲可敬的人。有人说是小龙女的美貌征服了杨过,可是在未出桃花岛的杨过的眼里,郭芙蓉难道真的那么不堪入目吗!不过是郭芙蓉娇惯蛮横,颐指气使的脾性不留任何缓冲的敲碎了杨过的玻璃心。父亲缺席童年的孩子注定会比平常孩子在很多方面敏感,即便是郭芙蓉那种要征服他的一种爱的表达。

归根结底,我们要习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没有完美无瑕的人,但我们可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要知道,每个人身上的优点,你学会一条,你就可以逆天改命;每个人身上的缺点你多看一眼,你便会变成一个越来越狭隘的愤青亦或喷子。

今天,网上有关“女游客去丽江旅游遭暴打,惨遭毁容被威胁”的一则新闻刷遍朋友圈。很多看热闹的自然不怕事情闹大,多是抱着丽江旅游这一景区以及施暴者被千军万马口诛笔伐的心态,施暴者必须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毋庸置疑,但是紧抓着丽江这一景点说事的朋友,就有些借题发挥了吧。很多人看不得丽江人依托丽江搞旅游业发家致富,所以这次总可以借机生事了。

如此惨不忍睹的事件,又怎么能用正能量的心态来解读呢。这次才是我们必须思考转化的问题,而不是大写特写丽江旅游景区安全防范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亦或施暴者是某省的人,继而以偏概全的再次证明了某省人有多么······

看新闻,知天下事这个时代,不是躺着不动脑子听别人转述就可以痛打落水狗式的为民请命。我们需要像新闻联播新来的帅哥的名字那般有自己的刚强还坚守底线,思考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方式。很多人看新闻看的是闹心,是对国家的欲说还休,而有些人看新闻看出发财之道。还是那句话:你要知道,每个人身上的优点,你学会一条,你就可以逆天改命;每个人身上的缺点你多看一眼,你便会变成一个越来越狭隘的愤青亦或喷子。

最后以截图的形式来给大家呈现春运期间携带物品的要求:

回家的路千万条,家的方向只有一个,安全第一,祝大家一路顺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