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说法》:牢记“七字诀”,谨防网课小陷阱

杭州检察 2021-04-28

《‘未’来说法》是杭州市检察院携手支付宝安全中心联合推出的青少年普法专栏。该系列法治微课以杭州市检察官法治宣讲团成员主讲,嘉宾串讲的形式陆续上线。


今天推出第三期,江干区检察院王瑛聚焦网络课程中的权益侵害问题,通过简短的口诀,提醒青少年注意网课培训中的各种权益侵害陷阱,引导青少年提高法律意识和自身权益维护本领。

点击观看

精彩同期声

青少年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的检察官王瑛。


这个特殊的假期“网课”成为了你们的必修课。想必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你们也看的眼花缭乱了吧,王老师总结了一段“七字诀”,想提醒大家一下,上网课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小陷阱。


陷阱一:名校名师假不了,资料公示找不到。

同学们,那你们知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来自哪里呢?


陷阱二:包学包会效果好,上完一问不知道。

同学们,你们上完课会不会一问三不知呢?


陷阱三:学习作业会电脑,游戏广告会弹跳。

同学们,你们电脑玩的️666,游戏弹窗肯定也遇到不少吧。


陷阱四:培训之后再上岗,上课费用打水漂。

做兼职的同学要注意了!先培训再上岗,培训费交完后还有没有岗可以上,得考虑下。


陷阱五:直播互动不用跑,数据信息往外掉。

网课快捷便利,不过你的身份信息,相貌特征、家庭布局也同时播了出去,你有没有防范信息泄露的意识呢?


陷阱六:疫情当前学费缴,真假老师辨不了。

同学们,微信头像、朋友圈都能复制,假冒成老师的骗子会通知交学费的情况出现,大家一定要电话确认,谨防上当。


王老师觉得网络课程是个好东西,直观、高效、个性、便捷,是同学们开阔视野拓展学业必不可少的平台。那么这么多小陷阱该怎么办呢?那王老师再给你们来一段“七字诀”


备案登记交材料,师资信息该公告。

数据安全很重要,隐私话题不要聊。

虚假宣传骗得早,留好证据权益保。

不良信息钻孔跑,学习无关就关掉。

合同责任仔细找,预付消费有参考。

网络培训少不了,充实知识装头脑。

法律意识要提高,维权途径要记牢。


同学们,王老师梳理了涉及网课陷阱的刑法罪名,包括诈骗罪、虚假宣传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同时也提醒大家要提高自己维权的本领。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视频 | 季玲骅 赵诚璐

编辑 | 赵云

往期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