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说法Ⅴ》:从案例中看懂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未”来说法》是杭州市检察院携手支付宝安全中心联合推出的青少年普法专栏。该系列法治微课以杭州市检察官法治宣讲团成员主讲、嘉宾串讲的形式陆续上线。
今天推出第五季第八期。课程通过3个真实案例分析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醒家长用打骂的方式是无法管教好孩子的,过度的控制欲可能使孩子产生问题,家长不能包办孩子的一切。最后从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出发,引导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理性平和。
点击观看
精彩同期声
各位家长:
大家好,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合格的,专家会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温柔而有边界,我们自己也会要求自己,做到理性平和,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没那么简单。我们在办案过程中遇到过一些孩子,在他们犯罪或被侵害的背后,站着的是不那么理性平和的父母。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案子,提醒大家,也提醒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错误的管教方法使孩子遭受痛苦
这是家长管教孩子,导致孩子身心双重受伤的故事。
小罗的爸爸罗某希望小罗能好好学习,有美好的未来,因此对小罗的学习要求很高。但是有一次,小罗不做作业,却跟爸爸罗某谎称已经完成,罗某觉得孩子不好好学习还说谎,就特别生气,一气之下打了小罗,致使小罗身上多处受伤,经鉴定已达轻伤,罗某因此被判刑。
我们还碰到过一个犯罪的孩子,他哭着对我们说,打骂是没用的,因为在妈妈很多次的打骂之后,他变得更加叛逆。这也提醒我们家长,用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只会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过度的控制欲让孩子向毒品寻找慰藉
这是一个家长过度的控制欲让他的孩子转向毒品寻找慰藉的故事。
王某和前夫离婚后,与女儿小李相依为命,王某对女儿的习惯和学习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做,她觉得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肯定是对的,女儿就应该按照她的要求来做,但是王某却很少了解女儿内心的想法,母女关系逐渐降至冰点,王某因此还限制了女儿的生活费。小李因长期缺乏温暖的母爱和和谐的家庭氛围而压力过大,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从了他人的引诱,吸食了毒品并通过转卖毒品来赚钱,最终被抓获。
当民警第一次联系王某时,她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会犯事,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品行绝对没问题,而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她严厉的管教让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父母亲手将孩子送入犯罪的深渊
这是家长以爱之名,却亲手将他的孩子送入犯罪的深渊的故事。
小吴初中毕业了,想找一份快递类的工作,爸爸吴某觉得小吴还小,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强度,而且觉得这种工作又累又没有前途,希望孩子能找份轻松一点的工作,于是把孩子介绍给了外甥,让小吴跟着表哥在电脑上干活,但是吴某没了解过这份工作具体是什么。小吴上班后得知工作内容其实是在网上帮人开设赌场,小吴抱着侥幸心理一直跟着表哥工作,拿着很不错的收入,直到有一天民警冲进他们的租房,将小吴和表哥一起抓获。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的是,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能替孩子作所有的决定,作为父母,首先要教会孩子的是辨别是非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相同的,但是表现方式却是多样的,我们无法比较哪种方式更好,但至少不应该是伤害、控制和包办。
最后,送大家一首纪伯伦的小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视频剪辑制作 | 苏世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