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位优势,做优刑事检察,打造惩治网络犯罪新模式——桑涛在第十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上交流发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对网络犯罪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治理网络犯罪的能力和水平,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法治责任。
11月13日,在第十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上,杭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桑涛以《立足区位优势 做优刑事检察 打造惩治网络犯罪新模式》为题,分享了近年来杭州检察惩治网络犯罪的实践。
☆
以下是交流实录:
立足区位优势 做优刑事检察
打造惩治网络犯罪新模式
杭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
桑涛
近年来,杭州市检察机关主动拥抱数字经济、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紧扣互联网之都、创新活力之城等区位特征,以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为基本遵循,以争创一流为目标指引,努力推动“捕诉一体”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精准打击网络犯罪、助力推进市域治理等方面积极贡献检察力量。仅2019年,杭州市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网络犯罪2623人,同比上升59%,连续3年呈大幅增长趋势。对此,杭州市检察机关全面探索“互联网+检察”治理新路径,在擦出“火花”的同时,亦努力让刑事检察的“数字之路”别样精彩。
做强专业团队 夯实办案基石
打造一支“特种部队”。注重以专治专,网络犯罪的专业化难题需要专业化力量提供支撑和破解。今年3月,杭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牵头组建了一支网络信息犯罪专业办案团队。首批成员共33人,来自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汇聚了法律理论功底扎实、办案经验和打击网络犯罪领域专业知识丰富的检察干警,并依托诉(刑检实务)、研(理论调研)、技(技术支撑)、教(教育培训)“四维一体”运行机制,旨在打造一流网络犯罪治理团队。
推进检校企常态合作。依托区域优势资源,致力于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知名高校的常态联动,共同破解网络犯罪技术、理论等层面的疑难杂症。杭州市检察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举办了新型互联网犯罪专题系列课程培训,填补网络犯罪知识短板。余杭区检察院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内部设立“电商检察联络室”,分批派员到阿里巴巴进行挂职交流,培养“互联网+法律”跨界人才。原滨江区检察院挂牌成立的杭州市网络犯罪研究中心,现由杭州市检察院依托专业办案团队统筹相关工作,联合市政法机关、高校、互联网企业专家学者共同开展合作研究。此外,还依托互联网法律大会检察论坛、互联网金融领域刑事法律风险及其防控等主题论坛,汇聚全国法律界大咖,推动网络犯罪检察实务与理论研究融合共进。
注重前沿“智库”建设。一方面,以专家咨询、指导制度为依托,积极搭建专家智库。在办理重大疑难复杂等专业性强的案件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作用。如余杭区检察院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选聘16名来自计算机、信息技术、心理咨询等领域的专家辅助办案,目前已参与咨询办案30余件。另一方面,统筹推进网络犯罪师资库、案例库、课程库等“智库”建设,积极开展网络犯罪典型案例汇编,以软硬件转型升级、大数据智能研判推动网络犯罪案件办理提质增效。
加强检警联动 形成打击合力
积极构建大控方格局。抓源头是网络犯罪治理的重点。注重加强与公安机关网警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承担指控网络犯罪职责。今年4月,杭州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局联合草拟了惩治网络犯罪侦诉协作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惩治网络犯罪侦诉协作机制的意见》,采取定期开展案件信息通报、共同研究新类型网络犯罪等措施,进一步规范网络犯罪治理案件办理工作,全力构建打击网络犯罪大控方格局。
完善规范相关办案制度。侦诉双方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进一步细化工作要求,联合制定关于办案取证等方面的实务操作规定。如余杭区检察院根据实践中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牵头出台《侵犯财产型网络犯罪案件证据指引》《网络犯罪案件证据审查指引(试行)》等,引导侦查机关注重对客观性证据的提取。江干区检察院与公安机关会签了《关于对网络犯罪案件加强侦捕衔接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办案协作。
创新侦诉交流模式。侦诉双方互派干警挂职,采取“实案实战”等方式加强学习。挂职的刑检人员可介入侦查、指导或者承担检察环节办案,侦查人员可协助开展检察环节相关工作、观摩庭审等,依托“换位思考”推动“以证据为中心”办案理念落实。此外,侦诉双方各自组织召开的业务工作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均可邀请对方人员参加,深入开展业务交流。
强化总结提炼 打造特色亮点
依法办理一批“国内首例”案件。积极发挥检察职能,立足办案做优办案,办理了大量新型网络犯罪案件。如依法办理了全国首例“组织刷单炒信”案,全国首例“打码撞库”案,还有“首例职业修改差评师”“首例‘关键词’诈骗案”等案件。大量的“首例”也使杭州检察机关在网络犯罪检察方面积累了第一手宝贵经验。
精准办理一批涉网典型案件。一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办理杨某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依法查明该集团公司以提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为名,实际从事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甚至自融或变相自融行为,本质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另一方面,注重宽严之道。如某高科技上市公司员工魏某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利用自己在研发部工作的便利,通过技术手段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将其中存储的软件源代码拷贝后,在网上兜售。对此,检察机关成立办案专班,引导公安机关及时追回了该源代码,挽回经济损失近10亿元。
以“互联网+检察”思维固化经验成果。一方面,注重办案总结、提炼规则。所办理的三起网络犯罪案件先后入选高检院第九、第十七、第十八批指导案例。所制作的《网络犯罪案件技术语言汇编》被高检院第一检察厅整合梳理并在全国推广,《电子数据取证办案速查手册》亦成为了杭州公安、检察人员办理网络犯罪案的随身“宝典”。另一方面,注重“软硬件”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杭州市检察院整合刑检、技术部门力量,出台《关于加强网络犯罪案件技术性证据审查、技术协助介入侦查工作的意见》,强化案件办理技术支撑。
落实省院检察建议 严防网络犯罪
落实“一号省院检察建议”,防范网络毒品案件。当前,通过网络渠道线上贩毒,线下快递运输的新型毒品案件频发。为贯彻落实相关要求,杭州市院借力市人大《禁毒法》执法检查活动,积极推进“一号省院检察建议”落地;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市邮管局及快递企业联系,并以“给快递小哥一封信”的形式进行宣传;利用“6.26禁毒日”契机,联合市禁毒办、市邮管局共同拍摄防止寄递毒品的宣传片。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致力于在我市打造全民防毒的氛围,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落实“三号省院检察建议”,防范化解网贷案件风险。今年3月,杭州市检察院专程走访杭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杭州市网贷风险处置打击工作组专班”,就网贷案件的打处情况、追赃挽损、法律适用等问题开展座谈交流。2020年4月,在前期走访调研基础上,杭州市院认真研究并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检察院落实“三号省院检察建议”工作实施方案》,并印发基层院贯彻执行。
据悉,此次论坛由国家检察官学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研究指导组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国家检察官学院江苏分院承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潘毅琴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书记王卫东主持会议。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言。
论坛以“做优刑事检察——网络犯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围绕网络犯罪治理前沿问题、惩治网络犯罪基础理论与实践、网络犯罪的实体认定规则、惩治网络犯罪的程序机制保障等议题展开研讨。来自法学界的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及公检法律等实务界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编辑 | 何驭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