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检察全力助推三个“一号工程”打好经济翻身仗典型案事例

杭州检察 2024-03-18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浙江“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亦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全力拼经济的首年。在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上,部署实施创新、改革、开放三大领域三个“一号工程”: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吹响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集结号。


开局即决战,起跑就冲刺。杭州市两级检察机关第一时间迅速行动,以“2435”战略体系和打造“十大高地”目标为牵引,依法能动履职,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安商惠企平台,着力孕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沃土”,构建参与社会治理的“杭检范本”,为全力助推三个“一号工程”打好经济翻身仗提供最优检察保障。


01

聚焦专业市场 “检察+行政”协同共治——上城区院助力打造后疫情时代数智消费新引擎

02

构筑51家高新企业知产司法保护联盟 守护龙头企业“创新之火”——滨江区院以办理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为基点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03

提信心增动能 检察履职步履不停——富阳区院创新打造“富春检企驿站”

04

严惩企业内部贪腐犯罪 助力企业强化产权保护——余杭区院助企牢筑贪腐犯罪“防火墙”

05

长三角跨域企业合规新突破 助力本土企业健康大步“走出去”——临平区院携手江苏检察机关开展跨省企业合规


1

聚焦专业市场 “检察+行政”协同共治

——上城区院助力打造

后疫情时代数智消费新引擎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一号发展工程 专业市场 协同共治 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工作背景】


今年以来,上城区围绕省委“新春第一会”部署要求,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和打赢经济翻身仗,明确“促消费”“扩内需”等重点工作,推进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上城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上城区院”)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紧紧围绕该区“加快时尚消费、数智消费聚势蓄能”目标,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签《关于共同服务保障专业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和落实十项举措,依法能动履行“四大检察”职责,积极探索“检察+行政”共治模式,为擦亮“中国服装第一街”品牌、打造“数智时尚消费第一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工作情况】


聚焦数智时尚消费者和经营者关注的法治问题,建立“检察+行政”共治机制,靶向施策、协同治理,促进数智消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贡献力量。合力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行动。在区检察院和市场监管局分别设立联络员,对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制假售假问题等强化行刑衔接、凝聚公益保护合力。落实日常沟通、线索移送、数据共享、联席会议、普法宣传、涉案企业走访、约谈等举措,今年1月以来已开展知识产权、食药环等领域专项监督行动。聚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危害专业市场、数智消费健康发展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与区市场监管局、工商联、税务局沟通,对涉税、非法经营等轻微刑事案件,在认罪、悔罪、退赃退赔的前提下,探索适用企业合规制度。对涉及数智消费的民事裁判、执行以及仲裁、司法调解等监督申请,专人办理、全面审查、及时跟踪。全力完善重点园区检察联络站。加强与区金融办、钱塘智慧城的联系,听取法治需求。2023年以来,已对钱塘智慧城和基金小镇检察联络站迭代升级,丰富工作内涵,为园区内数智经济平台企业、总部楼宇提供掌上咨询、检察微课堂、监督申请专人代办等法治服务。


【典型意义】


一是刑行协同共治,赋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后疫情时代消费市场正在复苏,上城区院把护航数智消费健康发展作为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切入点。迅速采取工作举措,加大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侵害知识产权、损害公共利益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023年以来已办理各类案件43件。近期,走访区市场监管、税务、金融、工商联等部门,健全协作机制,凝聚治理合力,提升行政监管质效。依托“检察+行政”协同共治,有效净化数智消费环境,促进消费体验提档升级,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潜能活力涌现。


二是打击保护并重,助力专业市场稳健运行。专业市场、数智平台商户、经营者刚刚步出疫情阴霾,提振信心尤为重要。上城区院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部署要求,依法能动履职,通过少捕慎诉慎押、企业合规等手段促进安商稳企。对专业市场“杭派服装”等原创品牌和地理标志、本土老字号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家网络销售假冒“西湖龙井”商标商品的涉案企业积极整改,自愿认罪认罚,目前已通过合规考察,经营状况良好,并对受害单位赔偿损失100余万元。对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边界不清晰、市场主体多的领域,探索合规指导清单,帮助市场主体规范有序经营、优质稳健发展。


三是抓前端治未病,营造“优无止境”法治环境。上城区院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数智经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合规风险等意识薄弱问题,聚焦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创新数字检察监督模型,挖掘类案线索和共性症结。与此同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开展专项治理、送法进企等方式,推动源头防控、溯源治理,为“冲刺抢市场 快赢修复战”塑造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撰稿人:上城区院 张雯、柯苇)


2023年2月,上城区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江波均走访辖区重点企业,就法律风险防控等问题进行交流座谈。


2022年至今,上城区院检察官陪同第三方监督评估专家,对河北省安国市某涉知识产权犯罪企业开展监督考察,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2

构筑51家高新企业知产司法保护联盟

守护龙头企业“创新之火”

——滨江区院以办理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

为基点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号改革工程”


【关键词】


科创龙头企业 商业秘密 核心技术保护 检企一体化框架协作 经济腾飞


【工作背景】


牵住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对后疫情时代经济活力的恢复、市场信心的提振、创新创业的升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省委在“新春第一会”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明确打造法治保障最有力的营商环境最优省目标。滨江作为高新区,知识产权保护更是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牛鼻子”。滨江区院立足区位实际,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打击力度,着力推进对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构建知识产权一体化司法保护机制,最大限度维护高新科技企业的利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工作情况】


滨江区院在办理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时,发现该公司系A公司(金融科技创新的龙头企业、A股上市公司)原高管方某某、沈某某在离职后设立,并经营与A公司同类业务。经营期间,方某某、沈某某以高薪、股权诱惑等方式招揽A公司数十名业务技术人员,并将A公司自主研发的某投资交易系统独创算法、数据库设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器源代码私自带出公司,搭建在该公司服务器上供测试使用。经查,该投资交易系统技术源代码系A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被A公司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系统许可使用费高达217万余元。


滨江区院紧紧围绕涉案系统服务器源代码是否系商业秘密、企业损失如何确定等关键核心问题,引导公安机关补充证据,最终认定该公司的行为符合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构成要件,并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对该公司及沈某某、方某某等四名责任人员依法提起公诉。2022年11月28日,滨江区人民法院对涉案企业和相关人员均作出有罪判决,判处公司罚金80万元,沈某某、李某某等人分别获刑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至一年不等。


紧扣杭州“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滨江 “全省首批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滨江区院从该案办理出发,2023年以来,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全链条集成服务,守护高新企业的“竞争法宝”,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软环境”。一方面,牵头召集成立由辖区内恒生、网易、海康威视等51家本地龙头高新企业参加的滨江区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举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题沙龙和检察官进企业系列讲座,引导企业强化知识产权自我防护,帮助企业从源头上锁牢核心技术“保险箱”。另一方面,与杭州市知识产权中心签订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框架合作协议,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明确了囊括检察主导下的侵权防范措施、证据采集和保存、行刑衔接等职能的9方面具体措施。今年以来,知产办公室已解答企业疑问50余次,对某上市公司诉求的被侵犯商业秘密情况多次开展证据收集指导。2023年2月,该院又与A公司达成一体化保护框架合作,并在该公司内挂牌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检察联络点,落实全方位、立体式服务。


【典型意义】


一是以案促防,为企业送上护航创新“定心丸”。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更是企业致胜的“宝典”,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高新企业的迫切需求。面对侵犯商业秘密类案件秘点认定难、数额确定难、模式定性难等瓶颈问题,滨江区院牢牢把握定罪关键,先后起诉了2起涉核心技术的龙头高新企业被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依法严惩侵权犯罪,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利益。以鲜活判例为高新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真正放下“后顾之忧”、释放自主创新激情、奋力冲刺经济发展,送去了司法保障这颗“定心丸”。 


二是集成守护,构筑安商兴企“知产保护联盟”。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更是企业发展、经济腾飞的“沃土”。为使沃土更丰,因应辖区内高新龙头企业云集的区位特点,滨江区院牵头组建了由恒生、网易、海康等头部创新企业联合组成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截至2023年2月启明医疗申请加入,联盟成员已达51家,搭建了司法、学术、企业等各界的沟通平台,组织沙龙会谈7次,开展主题讲座10余场,最大程度集聚区域知识产权自主保护的整体合力,将知产保护触角延伸至创新最前沿。同时,以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知识产权检察联络点等基层站点为触角,将检察力量下沉企业生产一线,提供精准司法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争端快速解决。通过上述集成高效的检察服务,为高新企业充分发挥科创竞争优势,向“新”进军、抢占“关键”技术、迅速“领跑”、漂亮打出经济翻身仗,营造优质知产保护法治“软环境”。


三是数智守护,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能升级。顺应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东风,滨江区院强化知产保护大数据应用。依托浙江知识产权存证平台,开辟检察区块链区域,汇集原创设计数据、数据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数据等基础信息。建立数据模型,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自动比对、筛选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惩治侵犯商业秘密、虚假专利申请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让守法者处处通途、违法者寸步难行;对《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审查指引》进行更新迭代,充实疑难复杂商业秘密案件案例库,明确民刑交叉领域商业秘密侵权边界,为类案办理和检察助企打造滨江标准。


(撰稿人:滨江区院 陈慧芳、潘菲、谢轶)


2023年2月13日,滨江区院检察官走访滨江区某高新企业,参观数字模型,立足检察职能为企答疑解惑。


2023年新春伊始,滨江区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集体学习讨论涉企商业秘密案件的侵权行为认定、证据采集和保存等疑难复杂问题。



3

提信心增动能 检察履职步履不停

——富阳区院创新打造“富春检企驿站”


【关键词】


实体经济 一号改革工程 富春检企驿站 因地制宜 提振信心 数字赋能


【工作背景】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制造业起步,以民营经济、实体经济见长,是全市“打好经济翻身仗”的主阵地之一。富阳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富阳区院”)在深度走访、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区域内产业经济特点,2023年开年就将创新设立的“富春检企驿站”实体架设至开发区的重要板块——场口新区内,以检察履职助力培育宜居宜业宜游的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切实以强劲开局推动全年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工作情况】


聚焦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治问题,立足检察监督职能综合施策,丰富“富春检企驿站”的机制框架、品牌内涵,为地区经济的“稳”和“进”贡献力量。搭建“一个基地”。聚力“抢先机、拼经济”,结合场口新区打造杭州西南高端智造产业集聚区总目标,搭建富检涉企办案基地,于2023年2月开始常驻培养涉企刑事案件专业办案队伍;畅通“富春检企码”投诉渠道,确保企业多路径、无梗阻表达诉求,因案施策助企纾困发展。拓展“双向保护”。依法得当运用检察权,创新涉企案件办理“三同步”原则,既严厉惩治各类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侵害企业权益的刑事犯罪,又正确对待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为今年经济“开门红”提供有力保障。探索“三种模式”。根据本地涉企犯罪特点,探索涉税、涉安全生产、涉污染环境等犯罪类型的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模式;新开发特种行业管理数字化监督模型,探索数字赋能安全生产等涉企重点领域“数字监督”模式;全面梳理案件,春节后开工首日即发布《常见涉企犯罪预防白皮书》,探索涉企犯罪预防的“富阳模式”。


【典型意义】


一是因地制宜,充分激活“富春检企驿站”优势。富阳区院紧贴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拼经济、拼发展”主战场,发挥“富春检企驿站”桥梁纽带作用,抢先“破题”,以涉税、涉安全生产、涉污染环境等几种犯罪类型为切入点,于近期联合区工商联、公安机关、税务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各方力量,就案件办理、企业合规探索、安全生产管理等重点问题协作配合达成共识。通过建立行刑衔接、信息互通、风险预警等日常运行机制,推进涉企案件办理多向发力、提档升级。


二是问需于企,有力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当前,民营经济刚刚走出疫情阴霾,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不足。富阳区院依托联合区工商联设立的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这一“前哨”,畅通涉企法治诉求受理渠道,依法能动履职,对涉企法律诉求提速办理。“一企一策”助解难题,为企业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咨询、权利救济服务,有力提振企业、企业家长期稳定经营的信心。


三是数字赋能,织牢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网。紧扣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富阳区院针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薄弱问题,以燃气管道、电力设备等为重点,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具有富阳标识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数字监督模型,常态化挖掘并移交监督线索。同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助力相关部门和企业优化长效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实现从“治罪”走向“治理”,为打好“经济翻身仗”贡献检察力量。


(撰稿人:富阳区院 黄稼嫦、刘晖娟)


2023年2月17日,富阳区院和区工商联、应急管理局就安全生产领域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指南进行会商。


2023年2月,富阳区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正海走访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


4

严惩企业内部贪腐犯罪

助力企业强化产权保护

——余杭区院助企牢筑贪腐犯罪“防火墙”


【关键词】


贪腐治理 企业内控 检察建议 产权保护 法治化营商环境


【工作背景】


余杭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余杭区院”)聚焦更高质量经济发展,以“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的姿态,针对辖区内高新型、涉外型、成长型企业数量较多,部分企业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企业内部治理存在漏洞等情况,加大力度惩治各类侵犯企业财产、损害企业利益的犯罪,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利益犯罪专项工作,协助企业建立健全防范机制。积极主动作为,推动全省三个“一号工程”和全市“两场硬仗”在余杭落细落实、见行见效,进一步优化区域法治营商环境。


【工作情况】


2022年6月,余杭区院在办理某科技公司(系从事新材料研发、制造高新企业)部门经理郑某某职务侵占案时,发现2016年至2021年间,郑某某利用公司在对外贸易和内部管理上的漏洞,通过虚报模具费用、修改电脑数据虚增订单进账、提高销售订单金额提成等方式,在六年时间里多次侵占该科技公司财产,本外币共计价值70余万元。


在办案过程中,余杭区院对发案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发现该案时间跨度长、涉及业务多、企业制度有漏洞。该院意识到,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高新企业和外贸企业,如其管理漏洞未及时封堵,存在再度引发内部贪腐等刑事犯罪风险,企业产权保护制度亟需完善。2022年11月15日,余杭区院对该案提起公诉的同时,就涉案企业在客户联络机制、财务管理制度、廉洁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等提出了“靶向”治理方案。2023年2月,余杭区院向该公司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建立完善客户联络双轨制;定期对财务账目进行核实盘点,确保账实一致;成立公司内控合规部门进行流程监督等。同年2月15日,该公司对余杭区院提出的检察建议作出书面回复,完全采纳相关内容,表示将通过对检察建议的全面落实,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打好后疫情时代的产、研、贸翻身仗。


为帮助更多辖区内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余杭区院能动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作用,全方位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和产权保护。系统梳理近年来民营企业人员贪腐犯罪案件,深挖犯罪根源,研判企业贪腐犯罪刑事风险点,撰写专题分析报告。2023年以来,余杭区院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进一步密切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交流;依托数字检察,开发“亲清检企、e路同行”小程序,畅通检企联络渠道,激发企业创新动能,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典型意义】


一是严惩民企贪腐犯罪,倾力呵护企业产权。余杭区院不简单就案办案,着力做好办案的“后半篇文章”。通过深入调查研判、实地走访座谈,敏锐地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长期漏洞和严重问题,因案制宜精准制发检察建议,开出促企堵漏建制的“检察良方”,真正做到“办理一案、助企一家”。由此,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培塑现代企业制度,助力民营企业在优质法治化环境中跑出发展“加速度”。


二是数字赋能温情服务,精准为企法治体检。秉持“法治化”“善意化”为企纾困,谦抑能动并行,严管厚爱并举。为保护更多企业在后疫情时代获得检察机关全方位 “法治体检”和“健康诊疗”,余杭区院开发企业法律服务小程序,内设“亲清检企”“沟通咨询”“检察监督”等模块,通过数字赋能畅通检企常态化沟通渠道,架起检企“连心桥”,零距离倾听企业“心声”,高效能解企急难愁盼。


三是系统治理多向联动,助推经济稳进提质。坚持“一企一策”“一案一治”,促进涉企案件办理提质增效,优化检察产品供给侧。以惩治企业内部贪腐为切口,做好法治守护者、检察参谋者、治理推进者。构筑全方位服务企业矩阵。联合公安机关和行政监管部门就惩治涉企犯罪起草专项协作机制,协力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以更实司法举措净化企业内部环境,切实提升高新产业、民营企业、外向经济的检察保障能级。


(撰稿人:余杭区院 吴文迪、金慧垒)


2023年1月10日,余杭区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鲍键深入某精密制造企业生产一线走访调研,听取企业发展经营和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见建议。


2023年2月6日,余杭区院干警走访某高新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调研企业产权保护现状。


5

长三角跨域企业合规新突破

助力本土企业健康大步“走出去”

——临平区院携手江苏检察机关

开展跨省企业合规  


【关键词】


地瓜经济 一号开放工程 长三角检察协作 跨域合规 本土企业


【工作背景】


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三个“一号工程”,其中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名列其中。临平是杭州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的桥头堡,创新平台和产业链龙头企业集聚,一大批企业“扬帆城外”,形成了具有临平特色的产业集群。


临平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临平区院”)积极推进涉企案件合规工作,在办案中发现,少数企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出去”进程中,因管理人员法治意识不强而涉案。当前,由于跨省市合规在权责分配、沟通协作等问题上尚待完善,部分符合合规条件的企业错失机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经济良性运行。对此,临平区院积极探索异地企业合规联动机制,充分释放合规改革制度红利,践行“地瓜经济”理论,协助企业外向健康发展,为塑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增效。


【工作情况】


临平区院在积极开展涉案企业合规的同时,利用新区融沪桥头堡区位优势,根据《长三角区域检察协作工作办法》广泛参与长三角司法协作,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本土涉案企业开展企业合规,探索出一系列跨域企业合规检察履职新举措。


2022年,临平区某公司负责人在江苏涉案。临平区院与江苏检察机关沟通了解涉案情况,拟定以主管部门业务监督+专业律师法律监督的方式选任第三方考察机构人员,于同年9月对涉案公司开展企业合规。


2023年1月,临平区院高效推动涉案企业整改,促企业于节前8天顺利完成合规考察度过“年关”。经远程合规听证,江苏检察机关对企业负责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2023年2月,临平区院检察官对涉案企业进行回访,实地了解企业目前经营情况,发放该院制发的《民营企业廉洁从业守则》。针对行业属性,靶向式精准普法,助力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防范未然。


在此案基础上,临平区院积极推进机制构建,探索起草《跨区域涉案企业合规检察协作工作办法》。近期,临平区院根据《关于助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合力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与区工商联共商以跨域合规保障企业“走出去”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机制。


【典型意义】


一是跨域联动合规,助推本土企业健康“走出去”。本土企业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是“开放图强”浙江精神的重要内容,亦是杭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企业注册地、经营地、犯罪地分离,是企业合规工作纵深发展遇到的棘手问题。此次长三角区域内跨省合规联动,是检察机关突破地域限制,以“异地合规受托方”角色参与的有益尝试,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浙商企业“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通过跨域合规联动协作,助力本土企业健康有序运行,提升外向发展韧性和竞争力。有力践行“地瓜经济”,实现“助全国”和“强浙江”的有机统一。


二是拓新合规领域,优化行业营商环境。此次跨省合规涉及的是与建筑工程企业相关的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在企业合规适用领域尚属“新罪名”。为确保合规过程审慎、精准、专业,临平区院和江苏检察机关成立跨区域合规工作专班,走访中了解到涉案企业并未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购买的证书及公文、每年稳定解决500余名农民工就业等情况,综合评估具备启动合规条件。在临平区范围内合理选择第三方监督人,推动合规考察全流程公正、规范、高效。案后定期回访促企业长效合规,相关工作获企业高度肯定。加强与区工商联协作,“以点带面”助推临平区建筑行业正向发展。


三是高效检察履职,护航民企行稳致远。此次跨省企业合规,临平区院和异地检察机关实现了“远程签约”“远程会商”“远程听证”全链条线上完成。整个合规程序时间未因地域问题受到延误,同时避免了相关人员舟车劳顿,将宝贵的时间全部用于企业经营和整改,使企业在春节前8天通过合规考察验收。整改期间,涉案企业营收占全年总营收49.67%,贡献税收160万余元,回访后确认企业已回到依法经营良性发展轨道。


(撰稿人:临平区院 张爽、张佩峰)


2023年2月,临平区院检察官对杭州某涉案企业进行回访,向其发放该院制作的《民营企业廉洁从业守则》。



供稿 | 法律政策研究室

编辑 | 韩江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