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薪200万的女人,为什么还会被家暴?

2017-11-20 斑马 油炸绿番茄

最近网上有个新闻讨论得很火:一名年薪200万的公司女高管,老公是练散打的,结婚十多年来,只要老公心情不好、夫妻俩闹矛盾了或者因家庭问题意见不合,都会用拳头解决问题。

 

碍于面子,这位女高管之前一直选择了哑忍,不报警,也不去医院,伤得重了就在床上躺几天,用自愈的方式疗伤。

 

我把这件事,拆分成了三个关键词:年薪200万,散打和家暴。

 

先说“散打”。正好前几天还有个妻子,被身为散打教练的老公活活打死了。所以有人得出结论,练散打的千万不能要。散打招谁惹谁了?邹市明这么能打,夫妻感情不是照样好的不得了?


微博上有个人说,自己朋友是个散打教练,在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时气憋得没处撒,就去车站门口抓小偷,简直不要太可爱。倒是那些在外面手无缚鸡之力的男人,回到家一样把愤怒发泄在女人身上。

 

所以只能这样说:如果本身有暴力倾向偏偏还会散打,那简直无异于带刀的凶徒,能离多远就离多远,跟他们在一起,被打死的几率更高。

 

再说说“年薪200万”。家暴的新闻其实并不新鲜,之所以引发强烈争议,我想还是因为“年薪200万”,在中国年薪200万的女性并不多,套上这几个字,后边缀什么新闻都不愁关注。

 

于是下边的评论就这么一路跑偏了:年薪200万还能被家暴?这么没脑子怎么做得高管?如果是我年薪200万,才不会结婚……

 

人们在评价他人时,难免会陷入“全世界我最聪明”的上帝视角——嘲讽一个年薪200万的女性能补平双方的落差,进而产生一定的优越感。但是我还是想说,年薪200万的女人被家暴的几率,并不比年薪200的小多少。

 

女人经济独立和婚姻美满幸福之间不是正相关,年薪200万的女人看上去选择的机会更多,离开了明明能过好得多的生活,但实际上,她们仍然不愿做这样的选择。

 

被家暴只有两种,零次和无数次。单纯手滑选到渣男的女人,大部分都能及时止损,哪怕年薪200也好过在一个锦衣玉食的家里被打死,这是笔明面上的账,是否划得来谁都能算清楚。

 

但是偏偏很多女人陷入家暴深渊,不是运气不好遇人不淑那么简单,而是童年经历、自身人格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以及社会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个结果最终内化于心,变成了对婚姻和爱情的认知。

 

让一个女人真正无法远离的,不是家暴,是已经根深蒂固的认知。

 

家暴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个人病理模式论,社会习得论,家庭结构论,文化认可暴力论等。文化认可暴力论常见于偏远落后地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他们从内心深处认为男尊女卑,男人打女人天经地义,家暴是常态,处于家暴中的女人甚至意识不到问题所在。

 

但是更多的家暴行为,还是受童年经历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施虐者和受虐者,本质是同一类人,他们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曾经生活在缺爱的家庭,被冷漠或者暴力对待,通过习得的行为,学会暴力或忍受暴力。施虐方依赖暴力解决问题,受虐方在心理上依赖施虐方。

 

其实看到这条新闻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女人就是意大利最有争议的传奇女记者法拉奇。



这个女人真的是又美又酷,不畏强权,有着“把真相告诉权利”的勇气。她的提问犀利机智,充满挑战,让全世界的大人物都为之颤栗,很多女生当年走上记者这条路都是受了她的影响。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所畏惧的新闻界女神,爱情里比谁都窝囊。她爱上了一个乖张、暴戾,连散步都要在口袋里揣个炸弹的矮个子男人。



阿莱科斯是民(危)族(险)英(分)雄(子),天才与疯子的结合,他个性偏执,孤独脆弱,激情澎湃却又缺乏耐心,计划常常以失败而告终。但就是这种不切实际的激情,对法拉奇有一种迷之吸引力。

 

两个人的关系就像堂吉诃德和桑丘,她甘愿对他俯首称臣,跟着他做梦,撒谎,和他想象中的敌人搏斗,忍受他病态的偏执。他从不珍惜她的付出,肆无忌惮地透支着她的精力,挥霍着她的金钱,当着朋友的面用最尖酸刻薄的话侮辱嘲讽她,甚至一脚踹死了她腹中的孩子。

 

她说,爱的锁链是自由最沉重的羁绊。这种不对等的付出与牺牲,却让她痴狂与迷恋,误以为是爱情的常态。她病态地享受着对他圣母式的包容,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甚至在他遭遇不幸去世后,悲伤欲绝。孤独地走完了下半生。

 

一位女权主义者,却心甘情愿沦为爱人的附庸,一个终身致力于反专制反集权反暴政的人,却始终活在一个人的暴政之下,听上去很嘲讽吧?但如果你了解法拉奇的童年,就会发现她对阿莱科斯的爱是如此顺理成章。

 

法拉奇生在一个家教异常严格的家庭,父亲对政治就有着狂热的热爱,是积极的反法西斯者。法拉奇在《愤怒与骄傲》一书中回忆说,二战时盟军轰炸佛罗伦萨,14岁的她蜷缩在一个煤箱里,因为恐惧而放声大哭,父亲非常生气,狠狠地掴了她一耳光:“女孩子是不哭的。”此后她从未再哭过。

 

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可,她只能让自己变得无所畏惧。越坚强,越软弱。坚强只是外壳,她用咄咄逼人的采访姿态掩盖自己的自卑感,补偿自己的无力感,蜷缩在身体最隐秘的地方的,是一颗小小的,卑微的,从未得到过滋养的心。

 

直到同样偏执、激情、狂热,和父亲惊人相似的阿莱科斯,他让她恐惧也让她迷恋,最重要的是,他同样自卑。为了掩饰自卑,他狂妄自大,拼命通过试图控制环境和爱人,来满足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控制感。

 

这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撞击,他身上的种种标签都吸引着她,即便在外人看来这些都是缺点。她爱上他,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而不是遇人不淑这样的偶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功女人难逃渣男这道坎,法拉奇如此,肖红如此,张爱玲亦如此,她们都有个曾经残酷的童年。


优秀也好,体面也罢,甚至是强势,都只是她们留给外人的假象,如果看过【小团圆】,你就会知道九莉(张爱玲)是多么的自卑和无助,她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里,压根就不认为自己配得上更好的爱情。

 

她们对这个世界很难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可是又太需要有那么一个同类接纳自己的孤独与创伤,所以才会对那个并不值得爱的男人建立起病态依赖。在法拉奇的认知里,只有阿莱科斯才懂她。

 

面对这类女性,空谈远离家暴远离渣男是没有用的,她们有时就是宁可被打死,也要死死抓住爱情这棵精神稻草。


她们想要摆脱这段扭曲的爱情关系,需要先治愈童年的自己,克服童年没有克服的自卑感,重建对自己的信心。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建立起对人生真正的掌控。否则即便离开了施虐者,人生也不会更好,阿莱科斯走了,法拉奇只有悲痛,肖红离开了肖军,人生一样是悲剧。

 

可是,当自卑的种子已经在身体里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砍掉又谈何容易呢?对待长期遭遇家暴的女性,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同理心。不是评判,而是无条件的接纳。


指责总是很容易,你也许看不起那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女人,认为可怜的她们都有可恨之处,可是当我们在那样的生长环境下长大,自问未必可以做到更好。当你站在上帝视角嘲讽她们的无能与活该,高谈阔论女性的独立重要性时,无异将她们推向了更深的自卑中。

 

与其纠结年薪200万为什么还会被家暴,不如告诉她们,你是如此优秀,你值得更好的爱情,更美的人生。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请帮助孩子克服童年的自卑感,别让他们把自卑带到成年。多一点认可和鼓励,少一点否定和打击。多一点爱,ta的未来会少受很多伤害。就像爱默生说的:

 

童年是永恒的救世主,反复地回到堕落者的身边,祈求把他拉回天堂。

【阅读推荐】

80后,死都不能死的年纪


向左滑动☝图片 送你一枚小确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