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关系到底有多难?

斑马 油炸绿番茄 2023-04-13

最近刷到了很多讨论松弛感的帖子,起源是一位博主分享了他在飞机上的一则小见闻。



一家人出门旅游,小孩子证件过期,妈妈直接陪着孩子回去了,剩下已经坐上飞机的一家人,行李托运在妈妈名下,因为妈妈没登记,它们只能被全部拉下去退回。


换作大部分人可能都崩溃抓狂了,但这家人只是打了个电话叫人回来拿行李,开心谈论到了目的地该去哪买生活用品,全程充满了松弛感。


评论褒贬不一。


有人说什么松弛啊,不就是摆烂和不靠谱吗?心多大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什么事都经不住抬杠和较真,要真从这个角度说,那确实是。但问题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无休止的指责和抱怨有任何意义吗?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羡慕,这其中包括我。


我太能理解作者作为陌生人听到这件事时不自觉的代入,然后瞬间起反应,胃痛、紧张和恶心的感受。


如果我妈在身边,这种感觉一定会十倍级增加。我甚至在敲字的时候,光是想想这幅画面,已经在抖了。


当然,这样的事也不太可能出现在我妈身上。如果下午四点的飞机或火车,她会在不到一点的时候就不停催促我检查东西和出门。


我妈妈是一个坚忍、能干、节俭、聪明、要强的女性,为家付出了很多。


但同时她又有着极强的好胜心与控制欲,她不允许别人犯错,也不能接受自己出错——如果有错,那一定都是别人的,她的任何一点不满,都一定要找到即时宣泄的出口。



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害怕犯一点错。因为惧怕指责,我会下意识寻找一切理由为自己开脱。


她愤怒时会说“没有一个孩子跟你一样”,这句话早已伤害不到成年的我,却在童年的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自卑的种子。


她不干涉我的时候,我们可以相处的很好,但她只要一开口,我就会立刻进入警戒状态,身体的每一根汗毛都迅速启动防御机制,它们不停暗示我:她要控制你了。



我们常常为一些琐事吵得很凶,她本能地想支配我的一切,而我本能地不听她任何意见。


大圣穿衣动作慢,出门磨蹭一点,她嘴里会不经意间吐出一连串“快点,赶紧,你怎么这么慢,再不出门别出去了,再不出门我就把你的奥特曼卡全撕掉了啊……”这样疯狂的催促,带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我听到这一连串催促时,就会感到明显的恶心、心慌、呼吸困难。


我甚至会主动挑剔她的错误,她常常都觉得委屈。事后我总是带着三分内疚,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潜意识用苛刻去报复她的苛刻。


我从童年时就已经习惯性失眠,任何不确定的琐事都会折磨我,我的神经始终出于高度紧绷的状态,就连出去做SPA,肌肉都没办法完全放松。


所以我非常喜欢那些好脾气的人,这大概也是我跟老笨两个性格完全迥异的人可以感情十几年如一日的原因。跟好脾气的人在一起,我的脾气会跟着变好。


他是个非常平和的人,天大的事也不会失眠,沾了枕头就能睡着。我再急,他都能安慰我,帮我把情绪抚平。


这世界确实有人天生淡泊,但松弛感并不是只有天生才有,它更多时候其实是受环境的影响。


比如我跟老笨在一起出门旅行,他负责找路,常常走错路,我们走上大半天甚至走到深夜才能回到酒店。


那我们就一路走,一路说说笑笑,欣赏陌生城市的夜景,彼此都不会有任何负担。


当一个人时刻紧张,很怕犯任何错误时,他也不会允许别人犯错。


相反,当他能被别人包容时,也就很容易去包容别人。


松弛感全是优点吗?倒也不尽然,看你怎么去理解。


大圣是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中一路长大的,他的人生有很大的自主权,就连装修儿童房,我都会让他选自己喜欢的家具。


前几天我带他去做智商测试,负责测试的邓博士跟我讲,他最大的优点是情绪很稳定,当然这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好胜心不强,有时可能缺了一把劲儿。


比如游泳,我小时候落后,被教练骂,回家还要被爸妈骂,心里受不了,咬牙逼着自己一定要学会,别人练两圈,我要练五圈。


但是大圣无所谓,他上了四十多节私教课,自由泳只会打腿,蛙泳还没摘下浮漂。教练为了鼓励他,给他发了个五级证书(比较初级那种),他激动地回来跟我们展示,表情幸福得像孙悟空刚刚被封了弼马温。


下围棋,输多赢少,我们有时不忍心指出来:再不堵对方就赢了。他淡淡地说:那就让他赢去吧。


面对孩子的躺平状态,也许我应该担忧,但我竟然是开心和羡慕的,我喜欢看他眉眼发自内心的舒展。



他也有主动要求练习的时候,比如围棋考级那天,他一大早自己爬起来,非要去做题。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开悟时间,他也许就是要晚一点。但至少如果这一天来了,他是因为自驱力,因为发自内心发现了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出于恐惧,出于担心我们的责罚。


严苛的家庭养不出松弛的孩子,我认识个妈妈,对孩子的期待非常高,要求也高,每次见到她几乎都在大声训斥甚至打骂孩子。


这个孩子还不到八岁,眼神却充满阴郁,全然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单纯快乐。


如果不打不骂就不能成材,那我倒真宁愿大圣做个松弛的傻白甜。


格林童话里有篇很有趣的故事叫【幸运的汉斯】,汉斯勤勤恳恳给主人打了七年工,换来了一块巨大的金子,他嫌金块太沉,换了一匹马,又嫌马不听话,换了一头牛……总之越换越廉价,最后换了一块石头,还在洗脸时没拿好掉进了河里。



但是两手空空的汉斯却觉得幸运无比,因为他终于摆脱了这个沉重的负担,可以轻松上路了。


安徒生大概是借鉴了这个故事,写了一篇升级版的故事叫【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


老头子想进城卖马,一路上被人忽悠以物换物,经历跟汉斯差不多,最后换了两袋烂苹果。两个英国人赌一袋金币,老头回家肯定会挨上一个大耳刮子,但老头却自信的说,他一定会得到两个吻。


果然,老太婆看到烂苹果不但没愤怒,还花式夸起了自己老公。


小时候我根本无法理解这样的故事,世上怎么可能有如此愚蠢之人?


长大后我明白,这就是一个人和一段关系里的松弛感。


如果你不是一个容易得到快乐的人,那么即便一匹马换了一块金子,也依旧是没法开心的。因为你只会不断指责:早知如此,为什么不换两块?


两个英国人,像不像故事的开头,我们这堆看别人空手旅行就紧张焦虑的看客?因为我们永远在拿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吃亏与沾光去衡量考评一个人的行为。


就像【小王子】里那些只会用数字定义一切的成年人。



事实上,这跟快乐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为什么越成功有时快乐反而越少了?因为成功和快乐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有些相反的。


成功需要那么一份力争上游的紧绷,时刻有根弦,让自己像一台精密的仪表,毫厘不能出错。


而快乐的秘诀却恰恰是松弛,敢于跳脱世俗的评价体系。


松弛感,有时就是给自己和他人一点容错,接受彼此没那么优秀和完美。


松弛的家庭关系是我有病,你有药,我们能包容彼此的一切荒谬。



松弛家庭出来的孩子,一生都是可以用童年治愈的。


就像安徒生借两个英国人之口说的那句话:


“尽管总是走下坡路,但是却总是那么乐观。这件事比金子还值钱!”


真是疯狂他妈给疯狂开门了
分享、点赞、在看,我们永不失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