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服药需谨慎!常见的用药误区,你中了几个?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
许多人选择居家自行服药
但却不一定用对
如何正确用药?
如何避免常见的服药误区?
一文解读
读懂药品说明书
吃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是药品名称、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贮藏方法与有效期等重要信息。
【成分】如果同时在吃多种药物,建议看清成分。核对一下几种药品之间主要成分有没有一样的,如果有就不要一起吃了。
【适应症】如果是自主选药,看清适应症非常重要。仔细核对自己的症状和说明书描述的是不是一样。如果不能确定,最好求助专业人士。
【用法用量】注意用药的剂量,有时需要自己换算。
【不良反应】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有利于用药后对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与处理。
【禁忌症】凡属禁用的药品,一定要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的规定,禁止特定人群使用。
【注意事项】主要针对用药的安全和效果,如头孢类药物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还有针对服药的建议,如阿司匹林建议餐后服用。
【孕妇及哺乳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如果是这些人群用药,要小心谨慎,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贮藏方法】一些药物对保存环境有特殊要求,如白蛋白、胰岛素需冷藏保存等。因此,这些药物在贮存、运输与携带时必须引起注意。
常见的用药误区
错误1
“1日3次”“三餐前后”混淆
药品说明书或医生处方上说的“一日3次,饭前服用”,是指需要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
“一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确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
“饭前服用”则是指需要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药物以利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过一些零食,那此时的“饭前”并不属于“空腹”。
错误2
干吞药片
多数药物都是需要用水来送服的,但有时很多人为了省事,会直接干吞药片,其实这样做会有很多隐患。
药物起效慢:人体食管有三处生理性狭窄,当食物、药物经过时容易滞留,或需更长时间才能到达胃肠道。吃药片时喝水,能帮助药物更快地到达胃肠道,利于吸收起效。干吞药片时,药物到达胃肠所需的时间变长,起效变慢。
容易引起恶心、呕吐:有些药物具有特殊的味道,如果干吞,刺激性更明显,容易导致恶心,甚至把药物、食物呕吐出来。
伤食管:干吞药片时,药片容易粘在食管壁上。一些药物对食管黏膜具有刺激性(如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双膦酸盐),滞留在食管可造成胸骨后疼痛、烧灼等不适,严重时还会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和食管糜烂。
错误3
用饮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
错误4
感冒药过量服用
很多患者为了感冒好得快,会同时吃几种感冒药,这种做法不可取!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大多是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有每日最大安全用量,如果同服多种感冒药,容易造成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肝损伤。
中成药里也有西药成分,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同一成分的药品不能过量同服。
错误5
喝酒后吃头孢类药物
酒后不能服用头孢类抗生素。酒中含有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肝脏后首先会被乙醇脱氢酶代谢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代谢成乙酸,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代谢出体外。
而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不能迅速、完整地代谢成乙酸,造成乙醛蓄积在肝脏,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时还会导致肝衰竭,甚至是多器官衰竭。
来源/健康中国 杭州发布
编辑/周枫
一审/史申 董聪聪
二审/刘姿吟
终审/季斌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