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客家印象·大芬美术馆典藏客家题材美术精品展
客家印象
大芬美术馆典藏客家题材美术精品展
展览时间
2023年5月23日——10月8日
展览地点
深圳市大芬美术馆一楼常设展厅
主办单位
深圳市大芬美术馆
展览前言
深圳客家是清初形成的新客家地区的代表,是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的一个典型。深圳市龙岗区不仅是深圳最大的客家聚居区,也是深圳客家文化最典型的区域。大芬美术馆立足深圳市龙岗区,对本土客家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厚的情感关切与当代使命。
自建馆以来,大芬美术馆逐步形成了以客家美术题材为学术研究方向之一,专注梳理深圳本土客家文化脉络。近年来,大芬美术馆更是举办了“客家风情油画作品展”、“岁月如歌——第二届客家风情油画展”、“山海相融·全国名家绘客家美术作品展”和“客家·印象——大芬美术馆典藏客家题材美术精品展”等多个客家题材美术作品展并邀请众多全国美术名家来到深圳对客家文化进行了解和艺术创作,其中“客家·印象”入选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伴随着相关的研究和展览的推进,大芬美术馆对客家题材绘画作品已形成了定向性的收藏。
在以往探索客家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大芬美术馆将梳理研究馆藏的客家题材美术作品,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出,以精炼的文化解读和丰富的绘画表现方式来呈现深圳客家文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客家文化和深圳本土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在对历史的认知和思考上,我们才能更好的让龙岗区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置于历史的文脉里,扎实并有深度的进入一个发展的新纪元。为龙岗区的文化建设,为深圳的文化建设,做出更有力的贡献。
第一版块:聚族于斯·客家样貌
客家民系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现目前为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闽、粤、赣地区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外来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定的生存之地,只好走进山地丘陵,大量开荒垦地。山多地少,为了少占耕地,客家人依山建屋。又为了防山野猛兽、盗贼侵扰,客家人便营建围龙屋、走马楼等聚居式建筑,也渐渐形成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
围屋是广东客家民居中数量最多,规模宏伟,集传统礼制、伦理观念、哲学思想、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居建筑。客家围屋大多坐北朝南,屋后靠山,屋前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
客家围屋被称为“夯土的史书”,现今,在深圳现存300多座客家围屋,其中深圳市龙岗区的鹤湖新居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在深圳的大鹏所城、甘坑小镇、大万世居等地依然可以见到老客家建筑遗迹。
徐里 /《聚族于斯》/ 60cm×80cm / 布面油画 / 2017
作品解析
鹤湖新居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该作品为画家来到鹤湖新居了解客家文化并进行现场写生创作。画家以客家门楼为创作主体,门楼上写着聚族于斯,意为群居在此。这体现客家的“聚居文化”。
梁宇 /《深圳东站》/ 60cm×80cm / 布面油画 / 2017
作品解析
深圳东站为深圳的东进门户,现在有大量的外来人口通过深圳东站来到深圳创业和生活。此地原为当地客家人的集散地,现在变为了深圳对外交往的窗口。火车站、信号灯等创作题材也一直是画家梁宇的最具特色的创作母题。
范勃 /《横岗写意》/ 72cm×54.5cm / 布面油画 / 2008
陈向兵 /《横岗茂盛世居》/ 8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16
钟曦 /《土楼遗迹》/ 160cm×140cm / 布面油画 / 2016
作品解析
围屋是源于半坡文化时期的村落布局,是汉晋时期中原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形式。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是客家先民举家南迁后,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而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建筑形式已被摩天大厦取代。正如画家所表现的画面,用一种虚朦表现手法,体现了老屋在时间的行进中慢慢虚化,画面上方的亮光像是在述说着它曾经的辉煌或者是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开启着它新的使命......
贺丹 /《客家小院》/ 60cm×80cm / 布面油画 / 2017
张立平 /《枇杷树》/ 80cm×60cm / 布面油画 / 2017
邓家杰 /《历史的痕迹·老深圳》/ 146cm×186cm
/ 布面油画 / 2015
李振飞 /《写意新居》/ 50cm×65cm / 布面油画 / 2012
张元 /《追忆历史》/ 80cm×60cm / 布面油画 / 2017
孙立新 /《念·旧时光》/ 60cm×80cm / 布面油画 / 2020
第二版块:脉脉相传·客家风尚
客家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尽管在迁徙途中已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但儒家思想文化已深植于最深处。“崇祖先,重教育”,就是客家人文化的体现。
客家人在居住的村落里,大都建有祖公堂即祠堂,作为陈放祖宗公牌和祭祀祖宗的地方,并且一定设在上堂屋。客家祠堂设有木雕神龛,里面按祖先的辈分自上而下陈列祖公牌位。逢年过节,客家人到宗庙或祠堂祭祖,仪式十分隆重,整个祭拜过程都显示了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在围屋的后围中间多建有龙厅或高于堂屋和碉楼的望楼,在全围楼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实际上是大家族的议事厅和学校,让本姓宗族子弟在这里接受儒家的思想文化教育。
每逢重大节庆的日子,客家人都喜欢舞麒麟以示庆贺,祈求平安大吉,国泰民安。舞麒麟前有三项准备工作:采青、点睛和拜祖,这三项仪式过后才可进行舞麒麟活动。
客家这支民系在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就此诞生。客家菜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客家招牌菜是:客家盐焗鸡、客家酿豆腐和客家焖猪肉。
客家凉帽也是客家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元素”之一,客家地区的妇女劳作时都会戴的一种用篾片和麦秆编成的凉帽。凉帽四周还垂挂着折叠均匀的布。织一顶凉帽需33道工序,十分繁复、精细。客家凉帽于2011年被评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圳龙岗区的甘坑是深圳凉帽最大原产地。甘坑客家凉帽自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余年。
陈宏新 /《百年期待》/ 180cm×200cm / 布面油画 / 2006
作品解析
陈宏新的《百年期待》巨幅油画给我们的第一眼就印象深刻。画中是一位满脸沧桑的客家老阿婆,头戴凉帽,身穿蓝布衫,眼神坚定的凝视前方,身后是斑驳的客家老屋,脚下是干裂的土地。看到这幅画,不由地让我们想起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前本地流传的一首客家山歌:“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室九空逃香港,村里只剩老和少。”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深圳的真实写照,写出了当时深圳的贫穷落后,青壮年纷纷“逃港”去谋生活,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的历史场景。眼前这位仿佛就是当年留守村中的阿婆,她在迫切期待山村的改变,渴盼久旱逢甘霖的新生活。
李铁香 /《龙腾盛世》/ 10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16
赵伟东 /《祭祖》/ 180cm×140cm / 布面油画 / 2010
作品解析
赵伟东的《祭祖》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油画作品。客家人素有的“祖先崇拜”浓厚思想和典型的习俗。每个客家民居,必有“祖公厅”即祠堂,设有木雕神龛,是专门祭祀祖先的地方。画面中,一位男性长者神情严肃,凝视着祖公牌位,一位女性长者跪地祈祷,后面一众子孙排列有序参与祭祀,表现出对先辈的崇敬与虔诚。祭祖文化源于儒家文化,可以从侧面反映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去向各地,儒家文化仍根植在血液里。
史飞 /《客家农具》/ 100cm×120cm / 布面油画 / 2017
孙继宗 /《龙岗舞狮》/ 150cm×120cm / 布面油画 / 2012
作品解析
客家舞麒麟早在清朝初期就在岭南东部惠州一带出现,随着客家人的不断搬迁,客家舞麒麟已遍布岭南沿海各地。客家人视麒麟为瑞兽,可以化解煞气,带来好运,所以在庆祝重大节日、婚嫁、迎宾、大厦落成等喜庆场合都会舞麒麟。客家舞麒麟至今仍然保留与客家务农相关的祭祀文化,舞麒麟不仅是一种表演,也具备宗教意义。随着都市的发展,舞麒麟早已不再局限只是在村落,现已发展到都市社区的每个角落,更有不少机构文化协会与政府合作推广及传承。
郑工 /《甘坑》/ 60cm×50cm / 布面油画 / 2022
黄平善 /《忆旧NO.02》/160cm×115cm / 布面油画 / 2016
董从民 /《客家屋舍》/ 100cm×80cm / 布面油画 / 2020
殷雄 /《客家老妇人》/ 72cm×55cm / 布面油画 / 2008
蔡小文 /《耕系列之2》 / 12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16
王同行 /《客来香味浓》/ 100cm×120cm / 布面油画 / 2019
作品解析
画家总体用昏暗的色调来表现画面 只留了一扇小窗投进来的光线和灶台口燃烧柴火的光来烘托画面的主体 使画面形成一种古典的韵味 也把传统客家建筑内景氛围体现得恰到好处 这种传统的灶台烧制的食品能给人一种“土”味是满满的回忆 而是现代炉灶制品所不能梦见的。
张闯 /《客家龙舞》/ 100cm×80cm / 布面油画 / 2016
王琨 /《青春》/ 80cm×60cm / 布面油画 / 2017
孙黎 /《初见》/ 60cm×80cm / 布面油画 / 2020
黎楚池 /《客家博物馆一角》/ 12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12
郭庆文 /《暖暖村烟暮》/ 60cm×72cm / 版画 / 2014
李安日 /《家乡的味道》/ 115cm×160cm / 布面油画 / 2016
栗壮志 /《客家徙途》/ 180cm×160cm / 布面油画 / 2017
曾景生 /《客家人·荔枝季节》/ 100cm×70cm
/ 布面油画 / 2018
管朴学 /《茂盛世居》/ 80cm×60cm / 布面油画 / 2020
杨化喜 /《秋语》/ 100cm×80cm / 布面油画 / 2012
第三版块:海纳百川·滨海客家
深圳客家是清初形成的新客家地区的代表,是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的一个典型。深圳市龙岗区不仅是深圳最大的客家聚居区,也是深圳客家文化最典型的区域。
客家文化有着对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有着突出的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出相对内向的山居文化特点。深圳客家的生存条件既靠山又面海,在长期生活中与当地原住民交融,形成了渔农结合的生活方式,经济上亦农亦商,文化上具有开放、重商、包容、进取的思想观念。就这样,深圳客家在原有的山居文化基础上融合了重商务实和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的特质,逐渐形成滨海特色的深圳客家文化特色。
随着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新移民,在短短的四十年的发展中一跃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当我们审读历史,并充分探究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核时,就会发现深圳的发展离不开滨海客家文化的支撑和贡献。也正是滨海客家文化的积淀,为深圳附上了开拓创新、广纳贤士、开放包容的城市底色,造就“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大包容大气象。
郭绍纲 /《南澳风光之二》/ 110.5cm×130cm
/ 布面油画 / 2008
张华清 /《龙岗葵涌美》/ 65cm×80cm / 布面油画 / 2008
陈和西 /《荒山新城》 / 72cm×60cm / 布面油画 / 2008
林永康 /《龙岗清风》/ 80cm×60cm / 布面油画 / 2017
周卫 /《远眺布吉新城》/ 55cm×72cm / 布面油画 / 2012
雷波 /《平湖远眺》/ 60cm×72cm / 布面油画 / 2008
杨福徐 /《远眺七娘山》/ 110.5cm×130cm / 布面油画 / 2021
作品解析
作者用俯瞰的视角来进行构图 很好的拓宽了视野 不但把七娘山尽收眼底还把大鹏湾的海域也囊括到了画面上 把原先的山地客家文化到深圳的滨海客家文化这种文脉联系起来 符合了深圳客家文化“山海相融”的意境。
玉锡珏 /《龙城广场的黎明》/ 8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12
丁一林 /《港湾夕照之三》/ 60cm×72cm / 布面油画 / 2008
文祯非 /《源》/ 8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17
包林 /《金海湾》/ 80×60cm / 布面油画 / 2022
梁剑 /《先锋都市》/ 120cm×150cm / 布面油画 / 2008
作品解析
该作品描述了在改革开放后,深圳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新移民,新旧移民在这么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中,共同努力开拓创新,使深圳在短短的四十年的发展中一跃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原来的客家农田现已是高楼耸立。
大芬美术馆
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
唯一官方公众号
- E N D -
欢迎转发至您的朋友圈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