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死因排行,新冠肺炎排第几?
科学猫头鹰按:
包括北京市在内,近期全国众多地区发出正式通知,限制或关闭了辖区医院的各类普通门诊,以给新冠病毒疫情控制让路。
这让作为科学传播工作者的我们不得不产生一种担心:采取如此激烈的措施,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不是会过于惨烈,乃至于将远远超过其收益?
我们无意淡化新冠病毒疫情所造成的极端悲剧和为家庭带来的伤害,死亡总是不幸的,就像任何其他原因的死亡一样。但在处理相关危机时,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洞察力。全世界每年都有超过5000万人死亡,类似新冠病毒感染的下呼吸道感染造成每年大约300万人死亡。而下呼吸道感染死亡在全球只占死因的第四位,在发达国家排到第六位。缺血性心脏病、中风、慢阻肺加起来的死亡要几倍于下呼吸道感染死亡。而排在前四位死亡原因,有更多这四类患者是需要紧急救护措施的。简单按照人口基数计算,中国每年死于这四类疾病的足有几百万。
诚然,生命重于泰山,但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生命并不比其他患者更重。因为给新冠病毒疫情让路,包括这四类疾病在内的诸多急重症患者,将有多少会因抢救不及时而失去生命?
来源 | 世界卫生组织(WHO)
在2016年全球5690万例死亡中,半数以上(54%)由10个原因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是世界最大的杀手,2016年共造成1520万例死亡。这两种疾病在过去15年中一直是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
2016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夺走了300万人的生命,而肺癌(连同气管和支气管癌)造成170万人死亡。糖尿病在2016年导致了160万人死亡,而2000年时不到100万人。痴呆症导致的死亡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增加了一倍以上,在死亡原因中的排名由2000年的第14名上升为2016年的第五名。
下呼吸道感染仍然是最致命的传染病,2016年在全世界造成300万人死亡。2000年至2016年期间,腹泻病死亡人数减少了近100万,但在2016年仍然导致140万人死亡。同期,结核病死亡人数也同样有所减少,但仍是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死亡人数为130万人。艾滋病毒/艾滋病不再是世界十大死因之一,2016年死亡人数为100万人,而2000年为150万人。
2016年,道路交通伤害造成140万人死亡,其中约四分之三(74%)为男性成年和未成年人。
按国家收入区组的主要死亡原因
2016年,低收入国家的一半以上死亡是由所谓“第一类”疾病造成的,其中包括传染病、孕产原因,妊娠和分娩期间出现的病症以及营养缺陷症。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的死亡人数不到7%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下呼吸道感染是所有收入组别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非传染性疾病导致全球死亡的71%,从低收入国家的37%到高收入国家的88%不等。高收入国家的10个主要死亡原因中除1个外,其余都是非传染性疾病。然而,就绝对死亡人数而言,全球78%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2016年,伤害夺走了490万人的生命。其中四分之一以上(29%)由道路交通伤害导致。低收入国家的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最高,每10万人29.4例死亡(全球比率为每10万人18.8例)。低收入、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10个主要死亡原因中也有道路交通伤害。
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人们死亡的原因?
每年衡量死亡人数和死亡原因是评估一个国家卫生系统有效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此外,还要了解疾病和伤害影响人们的方式。
死因统计有助于卫生当局确定其公共卫生行动的重点。例如,一个国家如果在几年内心脏病和糖尿病死亡人数迅速上升,则极有必要开展有力的规划,鼓励采取可帮助预防这些疾病的生活方式。同样,如果一个国家认识到许多儿童正在死于肺炎,但却只有一小部分预算可用于提供有效治疗,那么该国可以增加这一领域的支出。
高收入国家具备收集死因信息的系统。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没有这样的系统,必须从不完整的数据估算具体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在产生高质量死因数据方面作出改进对于在这些国家增进健康和减少可预防的死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