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京报》,请收起你的偏见与傲慢

东尹 猫眼看天下 2022-11-27


3月14日晚,成都市武侯区发生一起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当晚21时许,一辆白色无牌凯迪拉克越野车在途经交警检查卡点时,拒不接受检查,并冲撞、碾压,造成现场一名交警及两名群众受伤,在撞毁道路中间隔离栏及路边指路杆后停下。事发后,现场交警一方面迅速通知120急救中心前来救治,一方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控制,该人拒不配合。交警在控制过程中该嫌疑人出现体征异常,经医务人员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当地警方平安武侯先后两次发声通报该案件情况。


一、热点的产生源自于新闻的“偏见”

      事件发生后,标榜着“一份以责任为灵魂的报纸”的《新京报》在抢先报道中刻意回避了关键的几个要素并使用误导性语句“网友爆料”、“将肇事司机打死”、“从XX处证实”,使得该起舆情迅速升温,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随后,网易、中国新闻周刊、Vista看天下、温州都市报、重庆晨报、闽南网、搜狐新闻等进行了跟进传播,舆情不断升温。

       熟悉中国互联网舆论形势的网友应该都很了解,《新京报》在媒体转型的浪潮中,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特点,抢到了互联网媒体的网红地位,以至于官方和各种社会评选场合给予了《新京报》表彰,其中还包括了“新浪微博”3月14日评选的“#微博315#权益大使”。(话说回头,刚刚拿了打假奖就炮制一则新闻,这是在打颁奖者的脸么?)

       “新京报”获得了各种褒奖和荣誉的同时,对于其在追求新闻报道的实效性中(俗称“抢新闻”),采取了多种手段(标题党、爆眼球、恶意引导等),却忽略了作为一家“有责任”的媒体所应该表现出的最基本的素质——实事求是。特别是在一些对于涉警、涉医、涉及政府公信力方面的报道中,以上手段的表现尤为突出。可惜,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网民们都在帮助记录着他们的一点一滴。

      另一方面,与《新京报》在报道国内事件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在报道西方国家的热点事件的时候的态度,角度让人尴尬,直起鸡皮疙瘩。

       通过百度百科搜索“新京报”,从“报社口号”中,我们读到以下文字:“有责任报道一切新闻,追求新闻的终极价值和普世价值;更要对报道的一切新闻负责,包括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如果说,逢中必呲和逢西必拥是所谓的终极价值和普世价值的话,那么这种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到底在向谁负责?在此次热点被《新京报》歪曲报道之后,网络上出现了“雷洋案第二”的复杂的声音,难道这就是《新京报》所期望的社会效果?

        此乃《新京报》之偏见


二、舆情发酵之后的“傲慢”

傲慢之一:轻描淡写

       在《新京报》的歪曲报道出来之后,再加上多个媒体的引用转发,带起了一波#成都交警打死人#的话题风,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都参与到对成都交警的质疑声中。与此同时,更多的是通过网传视频,成都官方通报等渠道,对掌握的信息自行分析的理智的网友们,纷纷通过具体理性分析以及法律法规的引用,在微博以及微信上对《新京报》的歪曲报道进行了纠正。

       《新京报》在被网友指出问题所在之后,并没有及时为自己的歪曲报道进行更正,也并没有直面回复网友提出的问题所在,仅仅删除原已经造成了舆论事件的微博内容,并转发了@平安武侯 的情况通报,企图草草了事。

       作为拥有2000多万微博粉丝的媒体网红,《新京报》的轻描淡写反而助推了舆情的进一步扩大,用著名微信公号《猫眼看天下》文中的话说,就是“星星之火点燃大堆干柴”。一直以来,对于媒体造谣、歪曲事实、恶意营销等手法,在许多次的新闻反转事件中,让众多被误导的网民醒悟过后,对之痛恨不已。可以说,这场舆论大火之所以瞬间点燃舆论场,并非偶然。从深层次去理解,这是媒体危机预判中可以预见的暗藏已久的矛盾,冰山效应在此舆论事件中,效力充分展示。

傲慢之二:能奈我何

      在对《新京报》歪曲报道指证的过程中,众多网民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都积极通过自媒体发声,短时间内就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响应,对《新京报》的报道进行了揭批。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众多平时关心警察群体的自媒体代表纷纷出手,在微信圈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传播效力。


然而,一天以后......成了这副模样......

      在微博平台上,网友创建的#请依法处理新京报#的话题,短时间内获取了广大网友关注、参与,两天时间内,就进入了微博话题榜。至于为何会从社会话题变成“笑话”话题,不在这做深究。到底是网民质疑《新京报》的行为是笑话呢?还是《新京报》此次引发舆论危机的做法是笑话?

然而,在微博平台,该话题遭到了同样的待遇,两天之后......

《新京报》作为京城媒体大咖,想必是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业务往来十分密切,眼在高出,对于普通网民曾经的质疑都忽略不计,从来也没放在眼里。然而在此次自己造成的被动局面,面对亿万网民的口诛笔伐,面对普通网民自发汇聚而成的舆论浪潮,《新京报》居然坐不住了,舆情处理时居然采取了走下三路的手段。

       虽然普通网民只能表达不满,确实奈何不了如此媒体大咖,媒体老司机,但此次《新京报》输的不仅仅是面子,而是输掉了骨子。

傲慢之三:死不认账

       在处理此次舆论危机的过程中,《新京报》采取了正面基本不理,侧面邀请帮手帮忙洗地的方式,意图实现舆论对冲。可惜,面对强大的网民群体,猪队友的助攻显得如此的无力和可笑。

被爆花钱找援兵

援兵一:新浪微博@龚也长,代@海淀路93号朱学东 发表对此事的意见和看法。在该篇洗地文中,《新京报》媒体大佬的姿态得到充分展现。

一、事件发生基本情况的描述,删除即为“认错”。即使是认错,也要问问被你攻击的交警,被你多次误导的网民,对谣言痛恨的群众吧?

二、删除之后,立刻联系GAB,由GAB责成程度尽快公布调查结果,同时GAB要求内部民警删除与《新京报》相关新媒体内容。很牛吧,一个媒体,给直接联系JC的总公司,让总公司直接下命令删除负面文章。可是,作为媒体大佬,《新京报》应该会考虑到,除了警方自媒体,在网络上更多的是活跃的各行业的网民们,这些吃瓜群众,是GAB指挥不了的。所以,即使删除了那些文章,反而让更多的舆情文章发布。这年头,舆论场上没有哪一家可以一手遮天。

三、警方自媒体混淆视听、抹黑媒体、夸大其辞,《新京报》从头到尾都没说过警察打死人,这些行为倒更像“江湖袍哥黑帮习性”。这位助攻的猪队友,一方面打死不承认新京报的错,另一方面还将警方自媒体黑成江湖袍哥。真不知道他是来救火的,还是来添柴的。O(∩_∩)O

援兵二:微信公号@新客栈

       该文的出发点很清晰,首先淡化《新京报》的错误,造谣变为瑕疵;其次认为是警方自媒体错误引导,大题小做;最后意图将该事件与意识形态划分开来。

       可惜作者仍然未真正了解此次舆情背后暗藏的矛盾,此次舆情只是导火索,引爆的是媒体长期以来突破新闻底线的做法来抹黑公信力的行为让网民非常不满的民意。



东尹杂评:如果把该事件作为一个单个的舆情事件来分析,《新京报》在自己捅出的篓子面前,采取的一系列危机公关的方法和步骤,让人大跌眼镜。如此媒体大咖,其编辑、记者理应是各个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的危机课程的座上宾。相信在给别人授课时,他们也都会提出政务信息公开,遇到舆情危机不要当鸵鸟,应对报告要及时,错了就要认,态度要诚恳,该切割就切割......可是《新京报》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应对策略为何会和他们日常抨击的对象如此相似呢?其实,这是心态转变与否的问题。

      《新京报》作为京城媒体扛把子的大佬,新媒体业务做的风风火火,粉丝几千万之众,体量大了,忘乎所以。如果媒体大佬仍然抱着当年纸媒时期无冕之王,指鹿为马,你奈我何的霸王作风,肯定会被网民唾弃,被时代淘汰。

       这些年依托互联网的发展,新闻资讯类版块一直以来都成为商业媒体重点业务,对于吸引关注,发布信息,引导话题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也是其做大做强的基本功。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业媒体开始在标题上做手脚,在内容上挖矛盾,以至于商业媒体成为生产谣言,助推谣言,扩散谣言,制造社会负面情绪的重灾区。

       深受谣言危害的群众,在醒悟过后都会对媒体的此种行为深恶痛绝,如今网民最常用的一句话“让真相多飞一会儿”,正是体现了网民民智的开启。但是在各大新闻平台的评论区,仍然有一些吃瓜群众会被评论区的水军抹黑和谩骂言论所误导,理智的声音无法表达,这也是广大网民为之愤怒的一点。

       从另一个角度看,媒体新闻造谣,不仅仅对事件本身的真相还原起不到帮助,还给舆论制造阴霾,让网络空间无法清朗,违背公序良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被制造的谣言还会被敌对势力、境外媒体抓取,成为攻击国家、制造混乱、制造国际事端的主要信息来源。

      

       引用@椒江叶sir 的转述——话说新京报的舆情,已连续多天,无论结局如何,新京报先输半局。身为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连续被爆长期出轨,面临舆情时,无计可思,屡出笨招,邀人洗地被拒,删帖卡话题,输的不是一般的惨!

       目前看来,此次事件舆情并没有结束,洗地文仍然时有出现,网民也会对猪队友的助攻进行分析回击之,从战术上讲,就是要拦断队友的传球,不让其轻易摆脱。在《新京报》绝不正面应对此次事件的态度下,消耗掉的只可能是《新京报》这些年积累的各层人脉资源,以及读者的信任。

       《新京报》,请收起你的偏见与傲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