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清北复交」精英同台竞技,这个广科大三女生究竟有多拼?
近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这场精彩的盛会,是我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推开进博会这扇“金色大门”,你会发现一个梳着高马尾、穿着得体的小姑娘正流利地向参展商介绍产品。从她优雅从容的气质中、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自信的魅力,你真的难以相信,这竟是一位大三的学生。
她叫朱映霖,来自广东科技学院19级翻译本科一班,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
抓住0.01几率
成为波兰馆展厅译员
于朱映霖而言,成为第四届上海进博会的一名译员,是一次心动的抉择。
回忆拉到2020年11月,正值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央视频”推出了一档“流动的海派咖啡馆”直播活动,用独特视角给网友们展示进博会和浦东。当时朱映霖非常喜欢的三位音乐剧演员作为节目嘉宾,参与了这档烟火味十足的节目。
随着巴士的缓缓移动,朱映霖对进博会的印象也在逐渐更新。她发现进博会不仅仅是各国寻求商务合作的平台,它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展示,也是中国的魅力输出。
正是这短短50分钟,让朱映霖既感受到了国家的自豪感,也感受到了来自偶像的榜样力量。徐均朔、龚子棋、方书剑三人作为音乐剧演员同时也是上海的高校学生,以文艺工作者的身份,用自己的专业、擅长的方式,加入到进博会的系列宣传活动中。“我虽然是个学生,但我也可以通过翻译的身份,去为这样一个国家层面的重要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像他们一样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去参与其中。”朱映霖思忖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年8月初的一个清晨,当她像往常一样打开进博会官网时,一个关于第十四届进博会的翻译招聘跳入眼帘。几乎是毫不犹豫,朱映霖一气呵成地写简历、投简历,激动地等候着音信。
等待的过程,总是有点难熬。她的简历需要经过层层筛选、重重把关,进博会的工作人员要筛一遍,外国参展商也要选一遍,可以说留下的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和朱映霖站在同一场馆里的翻译员,来自复旦交大的高材生不在少数,更有参加过多届进博会的「口译大牛」。但当这份激动人心的offer落到她头上时,朱映霖还是吓了一大跳。她意识到,把心动和梦想变为现实的机会来了。
“只有多做准备,才能少一点意外”
与业界口译“大牛”和复旦交大的精英学子们同台,只有多做准备,才能少一点意外。
于是,朱映霖开启了「疯狂」模式:搜索经验贴,仔细记录展会翻译的注意事项;求助专业老师在目前没有拿到资料的情况下,应该要怎么提升自己;请教口译经验丰富的朋友;翻阅学校的课本里涉及展会的文章......凡是能想到的,她都尽力一试。
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是有难度的,再加上留给朱映霖的时间并不多。2021年11月3号下午,离开展不足36小时,她才得知自己负责的展位名字,“在网上搜索的资料全是波兰语,看不懂,就用Google转译英语,虽然现在这些翻译软件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和原文的意思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看完一遍中文,再看完一遍英文,还是很困惑,这个产品用中文到底怎么译才能让别人更加了解?”朱映霖思考着。“比如说一包燕麦片上英文翻译为‘flake’,这个词语有雪花的意思,虽然可以直接译为麦片,但是来展的客户很多都是中国人,不能用英语跟他们解释”,朱映霖坦言,“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用最接近原意的中文来跟他们介绍产品”。
朱映霖明白,想要翻译得贴切,就要对产品有准确的了解。为此,她主动联系客户,搜罗更多的产品信息。在这之后,朱映霖将整本产品册子「翻透」,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它涉及到哪些成分、功效,它所做出来的玉米粉跟市面上的有什么不同,包括藜麦、荞麦、鹰嘴豆等等这些和产品相关的原料成分,“因为有些客人他可能比你还了解这些谷物的作用,想要更深入跟他们沟通,自己就必须了解更多的知识。”
(左右滑动查看展会图片)
从11月5日到10日进博会举办期间,因为疫情的原因,朱映霖的口语输出并不算太多,不过这段时间却让她收获良多。一方面她看到了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推动包容普惠、坚持互利共赢的魄力和决心,也看到了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上海城市服务保障的安全有序、快捷便利和温馨周到。
另一方面,她在展会中接触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她做了很多好的榜样,让她受益匪浅。正如她自己所说,“每一次的展会翻译都是一次学习的经历,译员既是语言的输出者,也是知识的输入者。”
(朱映霖与展会同事们合影)
心动背后的「苦行僧」
如果说朱映霖得知进博会招聘消息是偶然,那拿下这个offer拼的就是实力。她是19级翻译专业的第一名,是课堂上的“有心人”,平日里积极和老师互动,认真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时老师会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以往工作的经验和趣事,朱映霖也会把老师的经验内化于心,透过老师讲述的故事来加深对整个行业的了解。
她也是课后的“拓展者”。除了巩固专业课知识外,朱映霖还注重学习一些课程以外的翻译相关知识。比如,她在备考翻译证的同时会主动翻阅不同的相关翻译书籍,在备考雅思的过程中又会去了解区别于专业课程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另外还会阅读一些文件的双语版,以及外刊、英文原版书等。在经历了进博会翻译工作后,她重新发掘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又立刻扎进新渠道里吸取养分......“日常接触到一些事物也会想要马上知道它对应的翻译,大概就是一种应有的敏感度吧。”朱映霖笑着说。
翻译的学习有苦也有乐。“当自己在做翻译练习的过程中,琢磨出一些新颖的表达时,满满的成就感;当看到相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翻译版本,在分析它们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奥妙也是快乐;当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时,有些句子的逻辑翻来覆去都不通顺是痛苦;当做口译练习的时候练习纸上写满了‘鬼画符’,笔记都写了但是自己都没办法看懂并且复述的时候是痛苦;还有中译英时,没有办法用更高级的词汇和语法来更到位地表达时也是痛苦。”
(左右滑动查看朱映霖学习笔记)
不过,痛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快乐,因为它让朱映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不足意味着还有进步的空间。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除了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朱映霖也会在各种大赛当中锻炼自己,她参加过两年“韩素英国际翻译大赛”,“虽然都是陪跑,但是每一次都能让自己比之前更好。”。
2020年6月,朱映霖参加了“腾讯TranSmart第三届全国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大赛”,在370余所高校共计4200余人中,她和200名选手一同晋级决赛,“虽然无缘最后获奖的60强,但也收获满满!”。那是朱映霖第一次真正接触且实操计算机辅助翻译,很多同学可能到了大三开设相关课程时才真正了解和操作计算机辅助翻译。但在大三专业课上,授课老师让同学下载相关插件时,她心里想“嘿,老朋友了”。
除了个人的努力,学院也给朱映霖的成长提供了不少帮助。“外国语学院会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机会以及大赛的咨询,比如‘外研社杯’的各项竞赛。只要你想参加比赛,学院的老师都会乐意去给你提供各方面的指导!”朱映霖告诉我们。
据朱映霖介绍,目前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口语精英班,精英班里会有辩论赛的练习和培训,此外每年学校都会提供公费的名额,全方位鼓励和支持同学们发挥专长,“学校还在实验楼打造了新环境,里面有进行翻译练习的专业设备以及同传隔间。”
写在最后
采访期间,朱映霖同学多次提到自己很幸运,在广科的日子里,她遇见很多给予她温暖和力量的人,比如外国语学院陈严春副院长、邓君君副院长、徐坤教授、钟珑菲老师还有辅导员张娟老师以及她的各位任课老师,正是师长们的鼓励和支持让她将自己的大学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
朱映霖还提到了几个珍贵的片段。作为19级翻译一班的班长,她记得大一的时候有同学写想在冬天吃热板栗、汤圆等等,她一直记得这些小小的新年愿望。在第二年,她用自己的奖学金帮他们实现了,想用这些小小的举动来感谢同学们对她工作的支持。班长和班级成员的双向奔赴,是她大学生活里最珍惜的记忆之一。
(朱映霖和班级同学一起做志愿服务)
再比如,是和校团委艺术团同学们之间的相处。有一次朱映霖在工作时淋雨了,部门的男生拦着不让她出去,让她留在一个能遮雨的帐篷里,还将自己的备用衣服给她擦头发。她说,部门里的男生都很「man」,如果工作到很晚,一定会让女生先回去,自己负责收尾。
(朱映霖和部门同学)
最珍惜的记忆之三,是舍友对她的体谅。从前忙的时候,她通常都是晚上11点多才回到宿舍,舍友们体谅她的辛苦,会提前帮她把洗澡的热水打好,第二天一早舍友们又帮她买早餐......点点滴滴,朱映霖都默默积攒在心里。
「因为自己的生命曾经被照亮过,像一束光一样,所以也希望自己同样能够照亮他人。」她说。
●学子风采|优秀!他获得“2020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
●师者风范 | 蒋红霞,两届东莞市人大代表的她,求是唯实行至远,兢兢业业诠奉献
文字 | 新闻中心 成转平
采访整理 | 新闻中心 成转平 李晓颖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新闻中心 邱湘宜 郑宇立
责任编辑 | 张秋贤“点赞”+“在看”,为优秀的朱映霖同学打call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