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5%的网络谣言都是这些内容!四招教你如何避开“舌尖上的谣言”

2017-04-18 中国好网民
导  读

“小龙虾实为小虫虾”“无核葡萄抹了避孕药”“吃大盘鸡能感染禽流感”……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使谣言不胫而走。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023h7xd2l&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时长1分23秒

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


4月1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举行通气会,邀请农业部、国家卫计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网信办、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和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平台从业人员,就如何“多方联动,有效治理食品谣言”展开座谈。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的处罚、追责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使谣言无处遁形。


谣言花样翻新,混淆受众视听


据颜江瑛分析,食品安全谣言大致有4个特征:


有意编造,别有用心。造谣者罔顾事实,凭空捏造所谓真相,甚至自导自演,炮制图片视频等“证据”,以谋取不正当利益。如今年2月,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视频中有人称几个福建晋江企业产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并表示紫菜嚼不烂,劝诫网友“别吃了”,引发一轮“塑料紫菜”风波。


偷换概念,混淆视听。造谣者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本原和全貌,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愚弄公众认知。此类谣言因为与事实真相“鱼龙混杂”,较难甄别,也不易取证,辟谣难度较大。



旧闻翻炒,刻意抹黑。造谣者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背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掐头去尾改头换面;改变日期新瓶装旧酒;将日期模糊或者删除乔装改扮,以此达到相互转发,误导百姓消费的目的。


戏谑嘲讽,负面传播。造谣者对影视片段进行配音配文,制成戏谑嘲讽的图片视频,利用互联网以年轻群体为主、低龄受众猎奇心理重的特点,形成裂变式传播,后续效应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消除。


如何识别“舌尖上的谣言”?


针对层出不穷的食品类”谣言“,普通网民如何辨别?


遇到以下几种信息要多加辨别:


一是极力渲染食品恶劣的生产环境和原料肮脏的。

一些肉制品的“谣言”,例如《近期的猪肉还是不要吃了(转)》,常常通过描述令人作呕的加工环境、带病的牲畜源、寄生虫、添加剂等加工环节乱象来引发公众的恐惧情绪。还有《无籽葡萄抹了避孕药!》和黄瓜卖相好是因为加了避孕药等,更有甚至伪造相关视频材料,增加谣言可信度。


二是强调不当的食用习惯必将引发严重疾病的。

水果蔬菜类的“谣言”,最常使用的造谣方法就是“食物相克”及夸大不当食用方式引发的严重疾病。如《千万不能吃的蔬菜水果部位,吃错可能致命!》一文列举了10种常见蔬果不能食用的部位,其中就包括土豆皮和韭菜叶等日常食用的蔬果部位。《海鲜+维C=毒药?》、《同时吃螃蟹加柿子会中毒》、《咽下口香糖会粘住肠子》、《味精吃多了会变傻》和《身上有伤口不能吃酱油》等也是此类谣言。


三是严重夸大某些食品的保健养生效果的。

这些谣言迎合人们急于寻求健康良方的心理,把普通食物包装成具有强大保健功效的食品。如《妇女生孩子在坐月子时落下的所有病根都能根治的偏方》及《每天仅一勺!一个月打通血栓!还你干净通畅的血管!后悔知道得太晚了!》、《吃猪蹄猪皮可以美容!》、《酵素可以清脂、排毒、减肥……》、《左旋肉碱是减肥神话》等。


四是在标题打上“死亡”、“疾病”等致命关键词进行恐惧传播的。

这些食品安全类的“谣言”往往标题语不惊人死不休:如《镇安凉皮出大事了》、《这是世界上最脏的鱼!千万不要再吃!》、《天啊!最常吃的水果竟然比砒霜还要毒!》、《太可怕了,晚餐决不敢贪吃了!》、《千万不能吃的蔬菜水果部位,吃错可能致命!》食品相关的“谣言”常常会与疾病相关,标题多带有“可怕”“恐怖”“致命”等唤起恐惧的词语,来激发读者的死亡恐惧情绪。


五是造谣那些已被证实为健康的食品会引发疾病的。

这些食品安全类“谣言”的主角往往是我们每天都会食用的健康食品,比如牛奶、肉类,因为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往往很容易误导网民。比如:《牛奶致癌》、《西瓜子的生产靠人工吐籽》、《“粉丝、紫菜是塑料做的”》、《吃鸡鸭会感染禽流感》、《喝咖啡对身体不好,会导致癌症》、《鱼腥草会导致肾病肾癌》和《吃蕨菜蕨根粉会致癌》等,这些谣言往往说的有理有据,传播非常迅速,为网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如果遇到以上几种食品安全信息,小编建议您:


1认真辨别网络信息的出处和可靠性。看其是否属于正规科研机构、是否属于权威专家、是否属于政府部门披露的。
2保持理性的态度,积极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常理认知。有些消息只要稍微多加考虑下就基本可以判断是谣言。
3合理利用搜索引擎,通过靠谱的官方渠道辨别。关注权威机构的辟谣信息发布,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4在没有确定信息可信的情况下,不盲目转发。不做谣言的“无意识传播者”。


“中国好网民”将持续在第一时间推出相关辟谣信息,增强网民的科学素养,提升公众辨别谣言的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

本期编辑:刘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