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六大互联网顽疾 哪一个最让你深恶痛绝?

2017-06-16 中国好网民
导  读

信息泄露、变味广告、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垃圾信息、自媒体炒作,正逐渐成为困扰互联网用户的六种顽疾。

1、信息泄露深陷“无底洞”

中多行秒刷,第一行为标题

因个人隐私泄露而导致的精准诈骗频频发生,正成为互联网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颗“毒瘤”。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比较严重,84%的网民曾经遭受过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广告推销等。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照片信息、垃圾信息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915亿元。


专家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

1、在社交平台上谨慎“晒出”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行为信息;

2、在网站或APP注册的时候要仔细阅读保密协议,根据其对个人数据使用程度来决定是否注册。




2、变味广告营销“过了头”

越来越多的网友质疑,数据共享是否已经影响到了个人信息保护?精准营销怎么就有了网络“牛皮癣”广告的意思? 


除了看似“走心”却让人不适的互联网广告,《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显示,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

专家观点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詹骞:

守住互联网广告底线的关键,一是要甄别什么样的个人信息不能让渡、需要被保护;二是服务的精准度与用户体验度的关系如何平衡。




3、网络谣言上演“狼来了”

曾几何时,公开透明、无所不包的互联网被视作“谣言终结者”,只需指尖一点,就可轻松求证真伪。可现在,谣言数量不降反增。据《2016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六成以上成年网民经常看到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没有改变谣言的本质,只是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让传播更快、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

专家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

 1、要完善规则,如政府制定政策法则,平台制订行规协议;          

 2、要利用专业资源,打击有组织犯罪或形成产业链的谣言信息。



4、网络暴力乱施“杀威棒”

在“有图有真相”“围观改变中国”的口号下,“发到网上曝光你”这句话一度颇有震慑力。曝光肇事逃逸的司机或抽名烟戴名表的政府官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安全和正义。


但是,当“曝光”失控,当网友以蛮不讲理的态度和恶毒下流的言论指责中伤当事人,甚至用人肉搜索等手段曝光当事人隐私,骚扰其现实生活,监督就异化成了网络暴力。

专家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

1、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2、网站应落实网络实名制,媒体也应坚持新闻伦理。


5、垃圾信息刷屏“全天候”

“不转不是中国人!”“癌症克星!速转!”“几亿人不知道的秘密,转疯了!”点开朋友圈或者微博,类似这样的内容充斥着眼球,有网友直言:“这样的内容就是通过夸张的表达,甚至道德绑架的方式来诱导人们转发,实际上如同垃圾一般毫无价值和意义。”而利用网友的爱心炮制虚假信息的内容,募捐类、献血类、孩子走失类内容,更是不断挑战着社会的伦理底线。 

专家观点

1、维护互联网的清静有序,是每个网民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网友在见到此类内容时,应积极举报;

2、目前,大多数社交平台都设有一键举报功能,不仅能提高发现此类信息的效率,也能约束垃圾信息生产者。


6、自媒炒作暗藏“流水线”

对自媒体的信任因种种肆意炒作行为屡被透支,读者的价值判断也将在“迷魂阵”中饱受困扰和冲击。


有数据显示,约29%的网友在调查中表示更倾向于信任自媒体。而在争议性事件中,接近60%的网友坦承其认知态度受到自媒体的较大影响。然而,一些自媒体为博取关注却刻意在争议性事件中对矛盾焦点进行“二次渲染”,甚至煽动读者情绪引发争论。


专家观点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詹骞:

要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的阅读选择,要学会兼听各方观点。读者如果有充分的机会接触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就不容易完全偏向一极或倍感困惑。反之,如果窄化甚至封闭自己的信息空间,则有可能有所蒙蔽甚至贸然接受过激观点。


大家都在看:

高考满分作文流出当日点击三百万?又一出大乌龙

【提醒】高考结束了,骗子已上路,这几样东西千万不要晒到朋友圈!

《北京地区网民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出炉!你合格了吗?


来源:网络传播杂志

本期编辑:刘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