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各大高校学子如何筑梦“一带一路”

2017-09-17 中国好网民


五年时间,

你可以干什么?

去考大学,做N+1张试卷;

去支教,跋山涉水,从未间断;

去调研,从一无所有到有厚厚一叠的资料;

去创业,从一无所有到梦想启程;

去参军,从青涩的小伙子变成一个男子汉;

......

五年很短,坚持很酷。





01


清华大学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今年7月19日至28日,清华大学赴中亚社会实践支队一行13人,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五城里,开展为期10天的海外调研。

郭睿在列车上发放双语问卷

“你知道中国吗?”在撒马尔罕的传统集市里,社科学院心理系博士生郭睿挨家挨户地询问当地商人。来此之前,她制作了一份双语问卷,研究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形象认知。问卷结果显示,提到中国和中国人,大部分人曾经感到遥远而陌生,尽管在地理位置上它们与中国隔着并不遥远的路程。但随着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中国元素开始在青年人中流行。在一份问卷上,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在填写对中国印象的一栏中,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下了“我爱中国”四个字;在塔什干孔子学院里,从外方院长到普通学生,都能用流利的中文交流。他们中的一位,在暑假结束后,即将前往北京邮电大学攻读工学学士学位。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地纳扎尔巴耶夫大学

“走在两国的街头巷尾,华为、海尔、中兴、中石油等标志经常可见,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馆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超市里从中国大量进口的糕点糖果等,这些都是我来之前没有想到的!”说起中国元素,此行的支队长、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万宁宁仍是历历在目。

中乌合作典范——鹏盛工业园区

在被乌总统卡里莫夫称赞为是“乌兹别克斯坦与外国投资合作典范”的鹏盛工业园,当地员工友善地用汉语“你好”与师生们打招呼。工业园为当地提供了1300余个就业岗位,并在厂区内建起了生态公园,供附近居民休闲娱乐。2015年,约150名当地员工被派往中国进行深造。这些人此前甚至都没有走出过自己的家乡。而现在,他们被视作“英雄”。


02


兰州大学


2005年,兰州大学就依托“感受西部-海峡两岸学子牵手丝绸之路行”活动,综合学校历史学、敦煌学、民族学、区域经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民俗学、教育学、新闻传播等多学科优势,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搭建了一个感受丝绸之路、传承华夏文明的实践课堂。

十余年间,兰州大学邀请了两岸四地千余名师生牵手丝绸之路,共同感受丝绸之路特色风情,深入了解西部的悠久历史和民俗文化,感受西部独特魅力,探寻中华文化历史精髓,增进了两岸青年学子的情感和友谊,增强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两岸四地学子以兰州为起点,携手并行,实地考察参观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和民族风情,武威雷台汉墓、张掖马蹄寺、嘉峪关长城、魏晋壁画墓、敦煌莫高窟……这些丝路沿线的文化瑰宝让青年学子叹为观止。一位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同学曾激动地说:“这次有机缘到大陆来,真正体会到了西部自然的壮阔、中华历史的幽古和大陆人情的浓厚!”除了感受文化的“同源性”之外,海峡两岸的学子通过十天的零距离接触,也真正体会到了同为炎黄子孙的血脉“同根性”。

活动还通过自主设计的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服务工作,共同为保护中华文化做出贡献。进行了以“文化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涉及教育、环境、妇女儿童、城市融入和社会公德等内容的多项公益活动。结合兰州大学学生社团与学生社会实践,实施了“肃北蒙古族儿童民间体育发展计划”、“肃南裕固族儿童民族语言教育计划”、“哈萨克族儿童社区与家庭民族文化教育计划”等多项文化多样性友好传承教育实践活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50u146qd&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兰州大学2015年丝路行活动总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500l9yc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兰州大学2016年丝路行活动总结

03


西安外国语大学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马利克·季洛夫别科夫(中文名字马立克)从小就在课本里听说过丝绸之路,知道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就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城市。


这个22岁的小伙子如今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位。他说,在古代,他家乡的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如今,我也沿着这条路来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马立克接触汉语是受到了作为东方学专家的父亲的影响。“我父亲25年前来中国学习过汉语,如今从事东方学研究。就是在他的鼓励之下,我选择来到中国留学。”


对于自己初来中国的尴尬经历,马立克记忆犹新,由于存在交流障碍又不识路,马立克曾经无奈地在北京首都机场枯坐了八个小时。如今,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已经能和中国人顺畅地交流。


“之所以选择西安,是因为我对秦始皇特别感兴趣,更因为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马立克说,“过去的丝绸之路商旅云集,如今的新丝绸之路同样贸易繁荣,文化交流密切。”


 “学成之后,我要留在中国,从事中乌贸易,用我自己的努力促进两国的经贸合作。”马立克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愿。

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马立克(左二)在辽宁师范大学结业典礼上 


04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一所位于古丝绸之路起点上的高校,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努力成为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有担当的行动者。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西北工业大学坚守大学本质,立足西部、面向世界,在从理念变成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的新起点上,在科学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多次提出“西工大方案”,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的教育新动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区域教育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1996年,学校在航天工程专业招收第一批留学生,2016年在校留学生达1100余人,其中一半以上学生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0年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过硬,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海外人才流入激增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他们,也成为连接中国和所在国家、地区教育科技合作的“丝路使者”。2014年3月31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比利时首相埃利奥·迪吕波共同见证下,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校长保罗·德诺普签署《西北工业大学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关于建立最重要合作伙伴关系协议》。


2016年10月12日,教育部、工信部相关领导,英国驻华大使,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代表齐聚西北工业大学,参加“全球伙伴周”活动,期间,部分高校代表共同签署了旨在推动高校国际教育合作的《西安宣言》,宣言的签署是中国高校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要举措,为中外高校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提供了新的方式。


2017年4月23日,在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由中国宇航学会和西北工业大学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在西安正式成立。这条“天际丝路”,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新的合作平台,共同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建设,推动航天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


05


西北师范大学


“丝绸之路代表的不仅仅是艰苦而漫长的路途,还象征着只有通过努力和探索才能有所收获,这跟生活是一个道理。”在华十年、熟谙中国艺术的俄罗斯姑娘叶夫根尼娅·科斯捷林娜这样对记者说。

西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叶夫根尼娅在绘画中。


作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首位外国硕士毕业生,叶夫根尼娅研究的是中国山水画和书法。19日,她向“丝路中俄”中国行的采访团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华:提笔、蘸墨、点叶、穿插……几分钟内,一棵栩栩如生的梧桐树跃然纸上。


“对中国艺术的热爱让我来到中国。”叶夫根尼娅说,“并且,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我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兴趣,这让我开始思考和创作。”


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叶夫根尼娅留在兰州进行艺术创作,近来着手准备在母校举办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画展。“但我对丝绸之路的了解还不太深入,我要多去看一看、画一画,体验西安、敦煌等丝路沿线城市的风土人情。”


叶夫根尼娅表示:“我在莫斯科师范大学学的是艺术教育专业,我特别希望能为中俄青少年艺术教育做点事情,把中国的文化艺术教授给俄罗斯孩子,同时将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传递给中国青少年。”



五年来,你都有什么变化?是证书拿了一打?还是从“运动白痴”变身“健身达人”?还是变胖了?学术科研、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服务基层、创新创业、参军报国、建功丝路等等方面,五年来你改变的,我们都想知道!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分享展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