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业在巴西用人的一些思考(三):关于人员搭建的一些浅见1
笔者在巴西创业八年半,从事咨询类工作。之前曾经在南美最大的啤酒和饮料公司AmBev实习,并在巴西毕马威(KPMG)的税务部门工作四年。八年多的创业和咨询工作让我累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借此机会与各位关注IEST的朋友们简单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愚见,欢迎各位朋友拍砖指正。
虽然因为疫情关系,最近一年前来巴西的中国企业数量大幅下滑,但我相信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密切,拥有两亿人口,全球GDP总量第10的巴西必然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重要战场。
笔者并非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只是借着经验和教训分享一下心得。
前两篇文章收到了许多朋友的点赞和支持,借此机会向各位表示感谢!
在前两篇中,笔者提到建立符合当地价值观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接下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在巴西管理人员的一些思考。
关于巴西的华人高管
前几天,软银国际CEO,软银集团COO,Marcelo Claure在一个播客节目中说道:“如果你能够在巴西获得胜利,你将能在世界任何地方获胜。这里的事情是如此复杂,使得创业者们总是要对最坏的打算做好准备。”
巴西的创业者想要成功都如此艰难,对于从中国到巴西的企业而言,难度显然是更大的。
中国企业在巴西的高管,大多数是从国内外派到巴西,也有部分是在巴西本地招聘的,这些华人高管在巴西需要应对的挑战无疑是巨大且艰难的。
笔者在十多年的工作中曾与上百家中资企业打过交道,通过这些经历,笔者认为对于中国企业在巴西的高管,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1. 有国际化思维
中国企业走出去,拥有国际化思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笔者2007年大学刚毕业时,在巴西的中国企业还非常少。在巴西获得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之后,许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巴西市场,目前在巴西的中国企业应该有200-300家左右。
从2005年到2020年这15年里,笔者亲眼见证了中国企业的变迁。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内,来到巴西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经验非常少,很多的企业进入巴西后完全按照中国国内的思维模式开展业务。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来,有些企业已经在国际化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但不少企业仍然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摸索。
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华人高管在巴西需要的国际化思维,有四个重点:
1) 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
欧洲和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采用三权分立制度,虽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制度有一些差别,但整体比较接近。巴西同样采用这样的制度,在这样的一个制度中,总统的政策不一定都是有效的,国会制定的法律不一定都是合法的,最高法院的判罚有时也不是绝对的。
笔者之前曾经与一位在中国居住了许多年的前巴西官员聊天,他跟我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很复杂,其实中国人比起西方来说要简单很多,他们在商业方面的思维方式往往都比较单线条,所以当中国企业家到了国外,往往被西方复杂的制度弄得晕头转向:总统说的竟然不算?企业竟然可以告赢政府?跟某个官员说好的事情,竟然因为舆论和竞选压力又黄了?工会怎么又要罢工要求涨工资了?
只有了解政治制度,才能对经济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制定,国家未来的走势等问题上有更多的认知,在做决策时才能更有理有据。
2) 了解从西方角度出发的历史:
笔者是85后,初中毕业后来到巴西。在来到巴西就读高中的时候,发现对于世界历史的解读,巴西教科书和国内教科书的侧重点完全不同。根据笔者与中国企业朋友的沟通,大多数并不很了解世界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更不要说拉美和巴西历史了。
很少人在来到巴西前知道,巴西在1964年到1985年期间经历了20年的右派军政府独裁统治,而现在的总统博索纳洛正是被很多人视为“军政府独裁统治”的潜力股而获得一部分极端人士的支持,但也因此而被媒体集体针对。
由于20年的右派军政府独裁统治,巴西人对于“独裁”、“左派”、“军政府”等词是有一种特殊情感的:一方面军政府时期巴西曾经经历了连续4年年复合增长率11%的“巴西经济奇迹”但同时又有许多左派人士被迫害(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就曾经参与了游击队对抗军政府,还因此被捕入狱受到严刑拷问)。
知道更多西方和巴西的历史,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了解巴西市场以及政治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企业更清楚巴西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企业”,了解“左派”和“共产主义”在巴西人心中的意义。了解所在国的政治正确“思潮”,知道“中国企业”所戴的“历史形象”光环,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调整并改进企业形象和市场地位。
3) 了解西方宗教和其影响:
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几个宗教对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但在中国的教科书和工作中很少会接触到这方面的因素。
笔者在巴西学的世界历史课上,整个世界历史,从罗马帝国一直到启蒙运动之间的1700年时间内,宗教一直都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即使在现代,宗教对于一个国家和在这个国家的企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巴西是天主教国家,天主教徒占人口50%以上(1994年时为总人口的75%),最近十年来基督教成长迅速,在2016年已经有将近5000多万基督徒,占总人口30%左右。宗教对于巴西的政治和日常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关联。
对于宗教一无所知,往往无法理解很多在这个国家所发生的事情。比如,如果你有一个客户是犹太人,那也许你考虑约他吃饭尽量不要放在周五晚上,因为那个时候是犹太人的安息日(周五日落后到周六日落前)。再比如,我们公司曾经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但他拒绝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加班,因为他是基督教安息日会的信徒,他们也和犹太人一样守安息日,如果一定要上班,他可能会选择辞职。
中国国内的宗教氛围比较淡,企业的高管可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而在巴西这样一个宗教氛围比较浓厚的国家,了解宗教既是一种尊重(这在巴西这个宗教和文化多元的国家中必不可少),也可以让企业高管更了解国情和市场。
4) 不照搬过往成功模式:
照搬中国模式,照搬非洲模式,这都是中国企业在巴西犯过的错误。不少人认为,巴西同样也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和非洲差不多,殊不知虽然同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巴西和其它拉美国家都属于曾经的欧洲殖民国,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国家,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是欧洲移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拉美一直是欧洲和美国的后花园。拉美地区60年代到80年代的集体军政府独裁就是受到冷战思维影响,在欧美的支持下进行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军方背景的博索纳洛一直希望和美国走得更近的原因之一。
大到经济政治制度,小到电视电影动画,欧美对于拉美的影响无处不在。制度和思维模式上的巨大差异让中国模式和非洲模式很难在巴西这块土地上获得成功。
笔者的同事曾经和北京一家互联网信息公司沟通,对方说我们在非洲打开市场的时候,就是找当地官员/豪绅,跟他说我们的系统可以帮助你赢得大选当上总统。这可能在非洲可行,但是在巴西大概率是无法实施的。
中国和非洲与拉美的差异都非常巨大,即使是拉美国家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不顾当地的情况,照搬过往的成功模式,很容易遭遇滑铁卢。几乎所有我接触过的坚持“中国化”的高管,在巴西都遇到了巨大的问题。
由于篇幅和时间问题,今天先把第一部分放到公众号上,另外几点内容将会在之后陆续更新:
尊重巴西本地文化
重视合规风控
让总部更多了解巴西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们的支持,也诚邀有兴趣的朋友们给我们投稿,聊聊关于中国企业在巴西用人的一些心得。
作者:田宾
如果您也对中国企业在巴西用人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欢迎投稿给我们或在评论区上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欢迎在评论区参与互动 ❖
点击下方分享、在看、点赞,让更多人了解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