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文说】3分钟讲清中国为何要“去美国化”

2017-09-11 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

2500

读完共需

3

分钟

【编者按】《美国的焦虑:一位智库学者对美国的调研手记》一书去年春季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再版重印多次。2017年来,美国总统特朗普烦恼之事不断,美国的焦虑感与日俱增了。本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王文,此前接受媒体访谈时曾表示,中国人以往是仰视美国的,而如今,我们已经开始"去美国化"了,开始找到对自己的发展模式的自信。该观点在著名品书电视栏目、内蒙古卫视《开卷有益》中再次被提及。为此,今天除分享相关视频外,再附《美国的焦虑》一书中写于2013年关于"去美国化"内容的章节,以飨读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48ss1ozt&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下是摘自《美国的焦虑》第四章第一节。


为什么、怎么样“去美国化”?


内容提要:类似“去美国化”行为与其说是中国人自发的思想运动,不如说是中国社会对美国的自觉文化苏醒。就像是人到中年,会突然间顿悟到某些人生哲理。这些哲理换成20多岁的愣头青,无论怎么劝,都是无法领悟的。本质上讲,去美国化,其实是一种“回归中国化”,是一种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制度改革与治理变迁,再到价值观念彻底寻找自我的一种要求与进程。都35岁了,改革开放缔造的现代中国,应当要知道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了。


到机场前,我与远在韩国的一位好友微信,刚好他5点钟首尔出发回国,而我的航班也是同一时间起飞。我调侃道:“我往东去纽约,你往西回北京。咱们两架飞机在渤海上空招个手吧!”


登机后先呼呼大睡,醒来查看飞行图才知道,我的调侃是错误的。去美国的航班从北京一起飞,就径直往北,过内蒙,再飞越蒙古、俄罗斯、越过北冰洋、加拿大,然后才会到纽约。这个飞行路线的估测错误,对我这个曾去N次美国的前国际新闻人来讲,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尴尬。

这种对美国看似正确的错误,其实非常多。我们以为很了解美国,但我们的那些了解可能都是错的。比如,我们以为美国的社会福利很好,其实美国15%的人都没有医保,奥巴马要推动这个争执了长达50多年的医保改革,最终却得了一个“美国关门16天”的后果;


再比如,我们以为,美国是一人一票的民主国家。事实上,美国实行的是选举人制,得选票多,未必能当上总统,比如2000年戈尔。美国也未必民主,在那本被称为了解美国内部权力运作必读书、过去半世纪再版五次的《谁统治美国:权力、政治和社会变迁》一书,作者多姆霍夫在题为“为什么要麻烦您读这本书”的开篇导言中,第一段就说:“联邦政府是否忽视了普通人民群众的利益?某项调查中70%-75%的美国人会说‘是’”;


还比如,我们以为,美国军事很强大。实际情况是,二战后的美国平均3-5年打一场战争,几乎没有完胜过: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美国是只纸老虎”的判断并不是狂言;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中国人能想到,美国是女性不能产假带薪的国家吗?知道美国是牢狱服刑率最高的国家吗?知道美国还是被枪支所杀人口最多的国家吗?知道美国是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吗?知道美国是监听公民隐私最严重的国家吗?……


我过去与一些朋友讨论这些时,有人就会反驳:别把美国说那么坏,否则每年为何那么多人移民去美国呢?是的,当二战后全世界满目苍痍、冷战后东方世界几乎推倒重来之后,两岸是大洋、南北均弱国、偏安一隅的“美国梦”自然成为全球追求的乐土。但移民的惯性,通常会落后于实际的遭遇。还向往“美国梦”的人,不妨问一下2000年以后那些卖房卖车移民至美国的中国人,有多少现在悔得肠子都断了?


不过,类似的美国批判,在国内舆论已有不少。我更想表达的,对美国的不了解,甚至想像的美国与了解的美国大相径庭,却还把美国视为中国发展的彼岸,那肯定将是一场大灾难。从这个角度看,近段时间新华社发表了引起美国舆论强烈反弹的“去美国化”英文评论,是多么地及时!


2006年,人民日报著名记者丁刚就曾写过《脱美国化:中国现代化不可回避的话题》一文引起了不少关注。现在官方通讯社再提“去美国化”,想表达的是恐怕不是一种重复或者口号,而是一种实际行为的话语映射。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去美国化”动向是明显的。在外交上,习李国事访问多趟,就是没到美国,仅有一次,还是“顺访”;在商贸上,向美国追债的辞令也在增加,对东南亚、中亚、南亚的重视更频繁;在舆论上,像薛蛮子、李开复等来自美国的“青年导师”一个接一个倒下;在金融上,反对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力量相当大,最大的声音反而是在华盛顿的世界银行任职多年的林毅夫……


类似“去美国化”行为与其说是中国人自发的思想运动,不如说是中国社会对美国的自觉文化苏醒。就像是人到中年,会突然间顿悟到某些人生哲理。这些哲理换成20多岁的愣头青,无论怎么劝,都是无法领悟的。


顿悟什么呢?从对美的角度讲,至少有三点:


第一,美国不是我们想像中的美丽国度。在很多次授课中,我都讲,USA翻译成“美国”(beautifulcountry)简直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它代表着中国人对这个国度的善意,更是对这个国度的无限遐想。中国人从词源学的角度就被“美国”自我公共外交了,从小中国孩子就容易以为那个国家是“美的”。同样,我们很容易以为France是很讲法律的;Germany是很讲道德的;UK是非常英俊潇洒的,这些对西方的善意,换来只是拉丁语系中的“瓷器”。简单地讲,35岁中国人的顿悟应当是,不要以为叫“王美丽”就是大美女,也不要以为“陈二狗”就是大屌丝。“美国”不一定美,“瓷器”不一定脆!


第二,美国不是中国需要唯一效仿的对象。35年来,中国模仿美国现代化,得到了大车、大房,失去的却是明朗的天空;中国崇拜华尔街,得到的却是金融陷阱;中国赞赏美式选举,但中国基层选举的成效却并不大;中国推崇美式学术研究,但核心刊物文章越来越呈现新八股文的倾向。相反,某些发自本土的智慧反而能收到奇效。有太多的事实说明,照搬来的美国经验,往往不是好经验。不过,伟大的21世纪中国人,学会了“山寨创新”,从吏治中“选举+选拔”到智能手机的“超iPhone化”,还有QQ和微信,再有华为、三一的崛起。尽管问题仍然重重,但相信35岁的现代中国仍有厚积薄发的智慧。


第三,美国是美国,中国是中国。就像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美国再好,也只是美国;中国再烂,还是祖国。就像35岁的男人,只要不想离婚,无论心里想着多少遍“老婆还是别人的好”,该回家还得回家,该疼老婆的还得疼。是为成熟。


千万不要以为“去美国化”,是反美国(Anti-US)。如果能计量化的话,中国肯定是最亲美的那批国家之一。没有中国人组织过任何对美国的恐怖袭击;除了1999年,中国没有组织过任何一次抗议美国的游行示威;中国富人转移到美国去的财产最多;中国人毕业留美国的也最多……


所以,本质上讲,去美国化,其实是一种“回归中国化”,是一种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制度改革与治理变迁,再到价值观念彻底寻找自我的一种要求与进程。都35岁了,改革开放缔造的现代中国,应当要知道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了。


推荐阅读:

【预警】 一场全球政治金融危机或将来临


央视《新闻联播》等数十档栏目集中报道这家智库的金砖行动


【王文专访】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想要“金砖+”?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旨在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人大重阳聘请了来自 10 多个国家的 96 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 30 多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合作。

 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被中国官方认定为 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三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

53 28637 53 15289 0 0 3488 0 0:00:08 0:00:04 0:00:04 348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