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王文:中国正在重塑美国社会的对华看法
本文大概1400字,读完共需2分钟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本文刊于9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些天,美国社会掀起了一阵中美人文交流的热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带领规格极高的中国代表团访美,开展首轮中美社会与人文对话,先后在纽约、华盛顿等地举行多场公开活动,引起了大学、智库、科技与青年创业等多个社会界别的高度关注。很明显,中国正在主动影响甚至重塑美国社会的对华看法,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相关活动备受关注。以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办,笔者所在智库与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为例,开幕式定在10点半,不到7点就有听众排队。会场近300个位置座无虚席,连未进场的听讲者队伍都排出了数百米之远。直到下午1点半,仍有百余人在排队,希望进场听中美顶级专家的讨论。
在开幕式上,美国顶级智库与社会组织的代表几乎悉数到场。美国前国务卿、94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前一天晚上已经安排宴请过刘延东副总理一行,但第二天仍来参会。他步履蹒跚地走向讲坛,思路清晰地讲述自己亲历的40多年中美社会变化,强大的智者气场让全场听众动容。刘延东副总理循循善诱、风趣幽默的压轴主旨演讲,更是打动了在场听众,半个多小时的演讲十多次被掌声与欢笑打断,现场关于大学、女性与留学生等三个问题的回答也是相当精彩。全场对这位中国职别最高的女性领导人的魅力无不为之折服。
一位在场的美国著名智库学者对笔者说,中国多年对美的"魅力攻势"越来越见效,"自信"、"发展"、"大国"、"现代化"、"强大的基础设施"等已经逐渐地成为中国形象在美国的代名词。如果还有人用"落后"、"长辫"、"长袍马褂"来形容当下中国,恐怕会被讥笑为"无知"了。
的确,自2009年中美人文对话机制启动以来,中国在社会、教育、文化、科技、智库等领域对美主动展开人文交流,正在深度地改变与扭转美国社会对华的固有认识,人文交流也成为中美关系长期发展架构中与外交安全、经济贸易并齐的三大支柱之一。此次中美社会与人文对话,虽是2017年4月中美两国元首在海湖庄园会后确定四大对话机制以来的首次,但却有近十年的两国人文交流深厚基础。而过去十年,恰恰是美国艰难走出金融危机、中国高速平稳发展,引起两国实力消长交错的关键期,也是中美社会交往飞速发展、进而夯实两国关系的提升期。
相比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美每年仅1.4万人的往来,现在,两国双向交流人员已进入"500万时代",每天就有约1.4万人往返两国,每17分钟一趟航班。中国在美留学生达到63万人,保持着在美国国际生源的第一大来源国地位;而美国在华留学人数达到2.4万人,是前三大来华留学生来源国之一。这些年,中美两国还缔结了47对友好省州和215对友好城市,参与人文交流活动的两国民众超过了3000万人。这些数字是中美关系进展造福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文交流在塑造两国关系方面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当然,未来的中美关系仍不平坦。超越大国争霸历史惯性的"修昔底德陷阱"仍是中美发展面临的时代重任,如何处理好朝核、南海、人权、经贸等敏感议题仍在考验着两国的政治互信与大国智慧。但笔者相信,中国在对美社会与人文交流方面立足长远,主动塑造,定能为两国关系的稳步推进贡献不可或缺的正能量,也将会在重塑世界大国交往进程中发挥基石作用。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旨在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人大重阳聘请了来自 10 多个国家的 96 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 30 多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合作。
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被中国官方认定为 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三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