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好中国】中国要敢于当世界的“老师”

2017-10-21 人大重阳
点击↑↑↑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2800字,读完共需3分钟

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本文刊于10月19日中国财富网。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四年来,这一倡议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和认同。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教授在接受中国财富网专访时强调,“一带一路”推进壮大了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同时也反向重新塑造了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人应该敢于在全球思想竞争中脱颖而出,讲述好“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故事。在其新著《看好中国: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中,王文教授写到:“全世界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取得的成就。”


中国是资深的“老学生” 青涩的“新老师”
记者:现在的中国,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西方国家学习的?


王文教授:中国值得世界学习的地方比我们想像得多。近几十年来,西方相对衰落,中国经验开始被不少国家包括西方在内的发达国家所欣赏和效仿。我走访过数十个国家,接触过数十位政要名流,发现他们正在重新发现中国优势,对一些成功的经验甚至直接被拷贝与复制。比如,20多个国家成功移植了中国的工业园区的建设;“要致富、先修路”的地区发展经验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中国城市治理尤其是城市治安,被很多发达国家城市所学习;国家治理经验,如深化改革,发展经济,“保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平衡”被西方学术界的一些有识之士重新认识等。近年来,除了中国的语言、服饰、餐饮文化越来越受世界广泛的推崇外,我们的发展模式正在被世界重新评估。


从这个意义上看,改革开放近40年的中国除了要继续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发展经验,中国也需要不断总结凝练,试着当世界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老师。


应该说,中国是个资深的老“学生”,却是一个很青涩的“老师”。当好“老师”需要一种讲述与表达能力。人家问你,中国发展经验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在某些方面成功?为什么要推出“一带一路”?出了一些社会弊端原因何在?未来发展如何?这些都需要表达清楚。我的新著《看好中国: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就是想提供一些文稿,供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时有需要的官员、学者、媒体朋友借鉴、参考和批评。


记者:到底有哪些层面值得向世界推广呢?


王文教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绩是分层化的,领先于世界的领域并不是全面性的。具体说来,可简单分为几个层级。


首先是器物层面比如一流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以互联网为重心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微信、跨境电商、支付宝、网上银行、共享单车等,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无现金社会的国家;高铁的发展也令人瞩目,目前已超过日本新干线、法国高铁。中国城市治安水平也是一流的。在这方面,中国人应有绝对的自信,要敢于将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向全世界去推销。


其次是制度层面。目前支撑器物层面的制度优势也不能小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既融合了西方自由市场、私有制的优势,也按照国情建立政府的宏观调控、公有制为主体的特征,长期保持着中高速增长;中国社会发展强调以民为本,高效地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等等。应该说,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上的优势正在形成中,当然也还需要不断改革与完善。


最后是思想层面,或说是文明层面。从普遍意义上看,中国社会的文明化、素养化方面的水平仍有待提升。


最令人担忧的其实是思想软实力。正如有学者提到“中国哲学与社会科学学者是辜负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发展取得的骄人成就,但相较于100万数量级的哲学与社会科学学者,思想能像“中国制造”的商品那样卖给全世界的,书籍能够在全球畅销的又有几位呢?恰恰相反,中国思想与学术是处在绝对逆差中,到任何一家好书店里都会惊奇地发现,翻译过来的书籍远远要多于、甚至几倍于中国学者自己的著作。


更有意思的是,创造世界级企业、打败全球所有同行业的中国企业家群体大多都很谦逊,至少我接触的都是这样。但一些中国学者却很狂妄、傲慢,容易看不起他人。我认为,中国学者要向中国企业家学习谦逊品质、学习誓于世界最强者比肩的气魄。当然,在这方面,作为智库学者,我更要自我批评,自我督促,需要更多的自我提升。



“一带一路”是个“好产品”中美合作空间还很大


记者:您在2016年底曾经提出,美国是“一带一路”的重点攻关对象,那么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在你看来,现在这一战略是否已经被美国政府和公众充分理解了?中美在此战略上最大的共赢点在哪里?



王文教授:美国在2017年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我将其归结为三个原因:



首先,“一带一路”是非常好的“中国制造”,是一款质量不错的“公共产品”。


质量好,自然也会得到世界的认可。有一点非常值得中国人骄傲,全世界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官方政府站出来批评、否认或反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国人当然是很识货的,他们思前想后了几年,终于越来越想通了。美国加州政府率先表态,愿意加入“一带一路”。特朗普也松口,对“一带一路”态度积极。    




其次,也与中美双方不断沟通有关,尤其是中方不断努力的结果。

政府、智库、企业、社会组织都付出了努力。以我院为例,自2016年4月18日人大重阳与美国顶级智库CSIS首次在华盛顿公开举办中美智库“一带一路”对话以来,我与同事们往返美国数次,在美国国务院、国会、华尔街等多地不遗余力地反复推销“一带一路”。类似这样的宣讲、推广的工作,中国有不少智库也在做。



所以,“一带一路”产品质量好,营销也不错,使得“一带一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美国在对待“一带一路”战略上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6月特朗普表示,美方愿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有关项目上进行合作。这些是可喜的现象。当然,我也认为,美国在科技、人才、金融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对象。



事实也证明,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今年9月人大重阳先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的国会山发布中美“一带一路”合作的研究报告,还与美国亚洲协会签署了未来推广“一带一路”的双边协议。相信未来中美优势互补,一定有助于为“一带一路”未来顺利开展添加助力。


记者:您认为中美贸易争端的主要症结在哪里?未来会如何发展?


王文教授有一些摩擦是非常正常的,不必过分渲染这种摩擦的舆论效应。


我认为,摩擦是中美双边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属于发展的问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中美将近6000亿美元的贸易额,即使其中1%发生摩擦,也有60亿美元。这接近于中国与一个中等国家的贸易总量。中美贸易基数非常强大,难免有磕磕碰碰,所以,不应该过分夸大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透过支流看主流。


未来,中美贸易之间的问题会随着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得到缓解,比如贸易失衡、高科技贸易等问题都会得以缓解。对此,我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但是即便那样,也不要幻想着中美交往相安无事。你想一想,连一家人、夫妻俩都有吵架的时候,哪怕这两个大国呢?


好书荐读

《看好中国——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中国发展已进入了“全球时代”。我们只有客观、细致地观察中国和世界的现状,才能更加准确地预测中国的未来。《看好中国: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以读者喜欢的方式讲中国故事,表达方式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论据的逻辑性非常地清晰,也非常地简明,以纵横的两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书中不仅从中国的发展历史来看,同时同全世界多个国家横向去比较。本书也是少数能够清楚描绘中国发展的精品。书中文字精彩、语言流畅、故事性强的特点更显得此书难能可贵,对中国官员、学者、企业家出国对外讲解中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全球读者了解中国也有极大的帮助。在过去的几年里,作者走访了50多个国家,在行走中研究世界,为世界宣讲中国,也为决策者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执行理事。曾任《环球时报》社论主要起草人。2011 年“中国新闻奖”获得者。2012 年底,参与创办新型智库人大重阳。2014年,王文被评为“中国十大智库人物”(中国网), 2015年获中国政府网“杰出作品奖”。王文的专著、合著、翻译、主编的著作包括《大国的幻象》、《十问中国梦》、《世界治理:一种观念史的研究》、《金融是杯下午茶》、《G20与全球治理》等20余本。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旨在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人大重阳聘请了来自 10 多个国家的 96 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 30 多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合作。

 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被中国官方认定为 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三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