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十九大后首次中俄经济对话:中国未来不会成为霸权国家
本文大概2800字,读完共需3分钟
本文刊于11月21日环球网、凤凰网等。
【环球网综合报道】11月20-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主办的“第三届中俄经济对话”在北京成功召开,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兹耶夫(Sergey Glaziev)、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等中俄两国政界、学界资深专家学者出席对话并举行为期两天的闭门研讨。本轮对话由人大重阳和俄罗斯联邦总统经济顾问团队联合发起。此前,双方已于2017年1月和3月分别在北京和莫斯科成功举办了两轮“中俄经济智库对话”。
此次会议是十九大后首次召开的中俄高官与智库层面的二轨对话。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中俄双边关系一直保持着积极健康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两国睦邻友好,战略互信不断提升,已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过去5年来,习近平主席曾6次访俄,同普京总统举行了20余次会晤,创下两国元首会晤纪录。但另一方面,受国际经济形势和两国经济结构影响,2016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仅为695亿美元,总体规模不大,但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中俄经贸务实合作,加快两国官方与智库合作机制二轨建设,人大重阳主动开展智库外交,与俄罗斯总统顾问团队定期举行经济对话,就当前全球治理与国际经济形势、中俄合作新进展与经济金融合作、大国关系、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拓展双边合作建言献策。
在为期两天的闭门研讨之外,此次中俄经济对话还特别策划了“第三届中俄经济对话:专家与媒体见面会”,邀请中俄权威代表与多家中外媒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在媒体见面会上提到,这次对话是中俄第三届智库层面的经济对话,也是十九大后开展的第一次中俄经济对话,是落实推进和传播十九大精神的一次重要智库交流活动。
过去数年,世界经济重心加速东移,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很多中国“第一化”现象:中国经济增长率世界第一、商品与服务贸易出口额世界第一、互联网使用人数全球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40%,也是全球第一。十九大的召开是中国的转折点,也是新的起点。
后十九大时代,中国将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与此同时,外界应当对中国的发展有更加合理的预期。首先,中国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但未来不会成为国际霸权,中国不会成为“第二个美国”;其次,中国崛起是文明国家的民族复兴,但仍然面临内部挑战;第三,中国将迎来价值观念的长期争论,西方式民主在中国并不适用。两大友邻通过智库对话,双方都共同认识到,在新时期,中俄两国都对未来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包括贸易、金融、经济改革,肩负大国责任。在智库层面,中俄将就合作重点进行深入探讨并各自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向两国的决策者谏言,切实推进务实合作。
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兹耶夫首先向以王文院长为代表的人大重阳团队组织安排此次精彩的中俄对话表示诚挚的感谢。他强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世界的稳定至关重要,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不确定性增强,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均在发生深刻变革。面对共同的挑战,中俄两国在很多领域仍然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有待挖掘,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俄罗斯正在非常认真地考虑如何将“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战略对接,以实现区域经济整合与共赢。双方要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不仅要有战略规划,更要将规划付诸实践,切实让两国人民有获得感。双方要进一步挖掘两国各自发展战略的优势和潜力,加强彼此合作,推动彼此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务实发展合作。
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对下一步中俄经济合作应关注以下几点:一是中俄经济合作与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由重量转向重质的逻辑相似,更加重视提升在大金融、高科技、大飞机等领域的合作层次;二是中俄两国陆地边界绵长,中国致力于振兴东北,发展新疆等边疆地区,与俄罗斯近年来重视远东地区发展的诉求相似,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契机;三是中俄领导人在十九大后即刻会面,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上有很多具体路线图,希望各界更多关注和促进两国实质性合作。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汉学家塔夫罗夫斯基·尤里(Tavrovsky Yury)认为,中国的十九大对俄罗斯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将沿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同时也意味着俄罗斯将有一个繁荣、富强、和平的邻国。过去俄罗斯并不善于制定长期战略规划,现在很多俄罗斯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成立了专家智库团队,向媒体、公众和政府介绍中国模式值得借鉴的优点,以期通过学习中国模式来实现俄罗斯的伟大复兴梦想,实现“中国梦”与“俄罗斯梦”的完美结合。当前,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反全球化的浪潮,而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坚定维护者,这也展现了中国更加自信的一面。
本次闭门会议期间,前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大使姚培生、中国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周强武、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西亚非洲所所长张建平、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仁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刘志勤与周戎,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前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罗思义(John Ross)、人大重阳院务委员兼学术合作部主任杨清清、人大重阳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程诚等多位中方专家,与十余位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团队专家围绕“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会否在未来10年产生?”、“中国外交与国际经贸合作”、“十九大后的中俄经济合作机遇”和“‘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未来”等四个议题展开热烈且富有成效的讨论。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自成立之初就在G20框架下加强与俄罗斯政府与智库的沟通交流,近年来在金砖、APEC、“一带一路”等多边机制体制下不断夯实中俄人文交流的合作联系。今年5月和7月人大重阳与俄罗斯顶级智库——瓦尔代俱乐部在北京和莫斯科分别发布了《重塑欧亚空间:来自中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共同观点》中、俄、英多语种联合报告,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促进两国深化经济贸易合作建言献策。今年10月,作为唯一受邀与会的中方智库机构,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参加了由俄总统普京出席的瓦尔代俱乐部年会,并就“消除贫困,世界应向中国学习富国之道”做主题演讲,借俄智库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国“减贫”经验。未来,人大重阳将继续加强与俄罗斯政府高层和高端智库合作,推动双方在G20、金砖、区域合作以及“一带一路”等领域的课题研究,打通中俄智库与决策机构的通道,为中俄两国在全球议题设置、全球治理、金融体系变革等方面加强合作架桥铺路。
推荐阅读:
【独家·研究报告】美国对接“一带一路“:经典案例和行动指南(附全文)
长按右边二维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官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旨在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人大重阳聘请了来自 10 多个国家的 96 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 30 多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合作。
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被中国官方认定为 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三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