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刘英:特朗普减税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2017-12-14 人大重阳
点击↑↑↑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3100字,读完共需4分钟

本文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3日“中新经纬”。


日前,美国税改法案获得参众两院通过,或将逐步走向实施。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先后有退出TPP、巴黎协定、教科文组织等举措,令人眼花缭乱却成果寥寥。而减税或将成为特朗普任内最大的政治成果,美国的减税究竟能有多大影响?


减税正面效应是促进消费、刺激投资


特朗普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祭出了三板斧:减税、投基建和贸易保护。在减税和贸易保护方面特朗普做到"仁至义尽"了,但基建因为缺钱仍"待字闺中"。根据税改法案,企业所得税或将从35%降至20%,个税由7档减并至4档。减税最直接的好处一是减个税能够促进消费增长,二是降低企业所得税能够刺激企业投资,从而带动就业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虽然为里根减税提供支撑的拉弗曲线从未被实证检验过,但特朗普仍希望这一理论能发挥作用,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来刺激投资,吸引在海外的美国资本和制造业回流,进而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如意算盘"是最终希望减税不仅不减支,还增加了税收收入。从正面来看,美国减税会增加其国内消费,扩大进口进而带动包括中国在内的出口,吸引企业到美国来投资基建等。但实际效果如何呢?


减税会带来怎样的负面效应?


减税是特朗普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开出的一剂"猛药",但"是药三分毒","大病初愈"的美国能否承受得了呢?减税最直接的负作用就是带来巨额的财政赤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美国政府或会面临更加入不敷出的财政悬崖问题。减税措施还没实施,特朗普自己就承认政府停摆已近在眼前。为防止政府因支出法案难产而关门,紧急通过了过渡性开支法案,以保证美国政府能正常运转到12月22日。目前美国背负的债务超过20万亿美元,减税法案通过或将继续累积债务增加财政赤字,这无异于在财政悬崖的基础上雪上加霜。据推算,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将因此推升至6.1%,超过国际警戒线两倍,20多万债务的财政悬崖有如堰塞湖,越积越大。

图1:美国政府高企的债务率和赤字率   数据来源:WIND

减税可能还会有"劫贫济富"等副作用。里根减税从1981年经济复苏税法案和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稳步推进,而特朗普减税则仓促出台。在反对减税的民主党看来减税是在"劫贫济富",取消遗产税等对富人减税的措施有违社会公正,会加剧美国业已严峻的贫富分化。减税的结果或许是要么减少公共服务削减社会福利,要么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又由普通大众来买单。总之,减税可能会因加息缩表的紧缩货币政策的冲抵,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力度大幅减小,持续时间也不会长,高企的赤字率、债务率考验着特朗普政府。而攀升的利率反过来又会抑制企业投资,更不利于基建投资。


税改可能会带来全球减税潮,将反作用于美国。美国减税最直接的外溢效应是带来全球竞争性减税潮。历史上看,当年里根总统减税的同时,撒切尔夫人也推动英国进行减税。随着特朗普减税计划的提出,英法德日等国也纷纷宣布将下调企业所得税,英国要在2018年削减印花税,到2020年将企业税下调至17%。法国2018年预算案计划减税108亿欧元。日本也计划将企业税减至25%。印度也在减并个税。如果全球竞争性减税潮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出现大家的税都降下来了,美国的资金和企业也没回流的情况。


减税效果或将大打折扣


特朗普减税期待通过减税促进经济增长、资金回流和增加就业,进而长期增加财政收入。但即使是理想情况,减税或许也至多只能促进经济增长0.3%。

政策实施一定要看施政的基础,从历史纵向来看,美国的历次减税所带来的都是巨额的财政赤字。特朗普想要依照拉弗曲线作为其减税的理论依据,"放水养鱼",但其所实施的减税与里根减税的经济基础和背景存在巨大差异,减税效果也或将天壤之别。


里根时期的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财政空间充分,大财主当然有本钱可以少收地租而过得很好。而当下的美国却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且是一个被经济危机困扰了十年的虚弱的经济体,财政捉襟见肘。里根推动自由贸易,而特朗普则实行贸易保护,以邻为壑。里根时代的美联储一直处于"轻资产"模式,资产负债表规模小,而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过后,美国为救市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也因此而膨胀了五倍之多,亟待密集加息缩表。

从现实横向来看,美国减税对促进经济就业有限。美国当前与减税的积极财政政策并行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正在为退出此前的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密集加息和缩表,快速攀升的利率反过来又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意愿,对投资造成挤出效应,使减税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减税还可能带来通胀等副作用,导致美联储增加加息次数,预期美国明年加息次数将增至4次。不仅如此,减税对于业已近乎充分的美国就业到底还能有多大提升也是一个大问号。

图2:美国各项税负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同时,减税可能并不会造成制造业回流,也不会导致资金回流美国。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不是几家美国企业回流所能撼动的。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全球分工细化,产业链全球布局。一个企业回归不成气候,而整个产业集群回流美国又谈何容易,更何况中国成熟的产业链体系也非一朝一日所能建成。吸引企业来投资的不只是税率,更是受产品市场、金融支持、投资环境、产业链等综合因素影响。

特朗普想要通过减税把美国企业的海外资金回流美国,然而可能并不会形成这样的虹吸效应。对于这些海外资金,过去的美国总统也不是没打过主意,小布什任总统期间就颁布过国内投资法案(HIA2004),一年时间内,海外资金汇回美国的收入85%可以免税,也就是将对汇回美国的美国企业海外收入的税率从35%降至5.25%,比目前特朗普减税计划的7.5%或14.5%的税率还优惠,但即便如此,当时实际汇回美国的资金也足30%,若按20%计算,目前美国企业在海外的2万多亿资金将至多回流也不超过5000亿美元。


中国对美国减税无需过度解读


即使减税法案实施之后的美国企业所得税,也并不比中国低多少。中国各地为吸引投资,对企业普遍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除了"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优惠税收政策之外,高科技企业的所得税只有15%。即使中国最高的25%的企业所得税也不比减税后的美国高几个点。加之日益增多的自贸区和正在筹建的自由港,中国完全有底气沉着应对美国减税

其实早在特朗普上台前,中国就已积极推动各种减税降费。全面推进的营改增带来了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创业创新,提升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中国企业深入参与国际专业化分工合作,给经济带来了长期乘数效应。全面推进营改增一年多来已累计减税超万亿,减税效应、外溢效应、长期效应显著。将第三产业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在促进研发投入的同时,拉长了产业链,加快了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及新的商业模式,使得服务业迅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众多的独角兽企业正在茁壮成长。

尽管如此,我们也需客观应对美国减税。


要加强各国税收协调。实际上并不是美国在引领全球减税,早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就倡导各国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与税收政策协调,与全球主要经济体进行宏观政策协调来避免各国税收政策的负面外溢效应。

要管控住各类风险。减税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整体可控,但对于其可能带来的美国企业及资金回流,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法规,加强监管防控资金跨境异常流动和管控风险。

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通过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央地财政关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要进一步减税降费,为企业民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从四方面着力推进减税降费,一是继续深化完善营改增;二是将间接税更多改为直接税;三是把消费税从企业环节改到零售环节,减低企业的压力;四是提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此外,继续深化费改税,真正做到税负只减不增,使财税改革的红利能渗透到经济各个领域和环节,促进经济增长。



长按右边二维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官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