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罗思义:读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不妨先从这几个词入手

人大重阳 2019-09-16
点击↑↑↑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2900字,读完共需3分钟

作者罗思义(John Ross)系英国伦敦前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27日中国网。


对于想要了解和把握中国当下和未来政策的读者,最新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和先期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入口,因为任何分析解读都不如政策制定者本人的阐述权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后两卷均由中国的外文出版社出版,厚达1,000余页。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在2017年9月之前的重要讲话和著作,全书近600页,共分17个专题,分别阐述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的重要思想。

 

这两本著作内容广博丰富、相互密切关联,所以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阅读,我在此仅探讨几个国际读者比较关心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领域的话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关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对全球事务做出了非常理性的分析。习近平在20171月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发表了相关主旨演讲(收录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其所倡导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其中甚至包括对华态度强硬人士。

 

白宫前任首席战略专家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是著名鹰派人物,他曾表示,“对习近平主席的达沃斯主旨演讲和特朗普总统的就职演说进行对比阅读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英国《金融时报》国际问题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近日也表示:“特朗普总统决定出席今年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前一年的论坛上备受瞩目,习主席在论坛上把中国塑造成自由贸易的旗手,强调`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这一观点深受听众欢迎。”

 

此外,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赫伯特·雷蒙德·麦克马斯特(H. R. McMaster)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加里·科恩(Gary Cohn)还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共同撰写文章,试图提出一个能够取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全球化进程

习近平对全球化的解读非常明确,他说:“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他还说:“本世纪初以来……推动11亿人口脱贫,19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35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等,还将在2030年实现零贫困。这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他也同时指出:“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也客观存在。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设法解决,但不能因噎废食。”

 

全球化的经济根源

习近平在外交政策上对全球化的坚定支持是有经济学理论作为直接支撑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就说过:“劳动生产力最大的进步……是分工的结果。”劳动分工的优势在于,生产者能够在生产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实现比单独工作更大的产出。习主席也曾用“一加一大于二”来形象地描述分工的优势。

 

经济现实证明,国际关系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双边乃至多边的共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消弭矛盾,而是通过国际分工,让各个国家拥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实现繁荣发展的目标。大家只有互相依靠,才能实现繁荣,而这个过程,就是共同建设国际社会,也就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有关中国外交政策的论述反复强调“共赢”的理念,这绝不只是讲讲漂亮话而已,而是对分工合作这一经济现实的客观反映。

 

习主席曾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人类都要生活在地球之上”。分工合作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会对人类共同命运产生深远影响。

 

从恐怖主义到气候变化,很多问题只有提到国际层面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习主席对于气候变化就有过相关阐述,他说:“(我们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

 

国际劳动分工也意味着各个国家相互依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就直接构成了经济领域的共同命运。

 

文明多样性

 劳动分工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劳动分工之所以能产生许许多多的好处,是因为参与分工的国家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如果彼此没有差别,分工的好处会大打折扣。当今世界的劳动分工必然是国际化的,仅凭一己之力实现发展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哪怕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也做不到。正如习主席所说:“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另一个有力支撑。文明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阻碍,所以不必担心。习主席曾在讲话中引用《三国志》名句“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阐述自己对文明差异的看法。

 

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文明只有特色和地域之别,文明的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不同文明之间应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动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中国外交政策一贯旗帜鲜明地支持文明多样性,中国从不强求一致,不会强求不同文化的一致性,自视优越,强加于人。习主席对此概括总结道:“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需要作出以下努力:

 

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联合国宪章贯穿主权平等原则。世界的前途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各国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主权原则不仅体现在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还应该体现在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体现在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应当受到尊重。”

 

总而言之,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深刻反映了国际劳动分工的互补优势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将推动各国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文明的多样性和维护国家平等原则。

 

其他方案

 

要想充分理解习近平的思想理论,可以把他的观点和国际上的其他重要观点进行对比。

 

在习近平出席达沃斯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之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赫伯特·雷蒙德·麦克马斯特(H. R. McMaster)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加里·科恩(Gary Cohn)在《华尔街日报》上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的行动和观点应该是获得过白宫认可的。

 

他们在文章中声称,“世界不是一个‘全球共同体’,而是各个国家、非政府行为体和企业参与并相互竞争以夺取利益的角斗场”,同时还强调“`美国优先’政策意味着美国将重拾世界领导权”。这个观点和习近平的理念截然不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展现的习近平思想理论是很先进的,甚至可以说,在西方各国领袖中,还没有人提出过与之对等的理论观点。习近平的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宏观的经济基础到具体的国与国之间关系无所不包,能够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长远指导,并契合相关各国的利益诉求。正如这一著作所展示的,中国的外交政策绝对不是孤立割裂的,大到宏观战略,小到具体方法,都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我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关于外交政策方面的专题非常值得一读。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这本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非常重要,而且相互联系密切,可帮助国际读者充分了解中国的政策。

长按右边二维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官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