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央视等媒体大量聚焦《上海合作组织十七年进展评估》报告(后附报告全文)

人大重阳 2019-09-1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6800字,读完共需7分钟

编者按:5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联合发布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上海合作组织十七年进展评估》智库研究报告。该报告聚焦上合组织17年发展成果,并对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繁荣发展,做出新的展望。参加本次发布会的媒体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经济日报、南华早报、大公报、中评社等多家。本文是5月22日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播出,由央视新闻客户端整理的图文。@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本期在文后与读者独家分享该报告的核心提示、精华缩编版以及报告全文下载链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13408y9uf9&width=500&height=375&auto=0
5月22日央视《朝闻天下》报道《上海合作组织十七年进展评估》研究报告发布 


作为2018年中国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将于6月上旬举行。昨天(21日),《上海合作组织十七年进展评估》智库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聚焦上合组织17年发展成果,并对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繁荣发展,做出新的展望。



在北京举行的“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的专家学者们联合发布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上海合作组织十七年进展评估》智库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经过17年的发展,上合组织从主要着眼于安全合作的地区性合作机制,逐渐成为世界上涵盖地域最广、拥有人口最多、涉及多个合作领域的跨区域国际组织。自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在安全、人文合作、经贸等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上合组织)第一个意义对于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平台。第二,它实际上是创造了不同国家、政治制度之间和谐平等的合作典范。第三,为未来如何在保障安全,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实现区域一体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范本。


6月即将举行的青岛峰会,是继2012年北京峰会后上合组织再次回到它的诞生地中国,也是上合组织实现首次扩员。面临新的地区和全球形势,学者专家们也期待,在青岛峰会中,上合组织国家将如何积极对接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开启上合组织发展的新起点、新征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周戎:未来,上合组织将会继续经营“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的这种战略合作,使得上合组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另外随着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加盟,上合组织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不光是北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有南线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个也是重大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如何在目前去全球化,保护主义浪潮的席卷下,进一步团结合作,推动下一轮的全球化,不只是经济的全球化,还有能源的全球化,信息的全球化,安全的全球化?我认为这是青岛峰会非常值得期待的看点。第二就是在中国的推动下,这次峰会还时值中国一个非常好的节点,就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那么中国可以向全世界、尤其向上合组织国家分享我们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验。



报告内容

《乘风破浪  行稳致远:

上海合作组织十七年进展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

 

主编:杨恕、王文

报告执笔人:曾向红、陈亚州、李  亮、王术森

编辑:胡海滨、杨清清、王敏、杨婷婷、杨云涛、任巍、刘亚洁


核心提示

1、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缘起于解决边界问题的国际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也是在21世纪成立的第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还是第一个提炼出“三股势力”的概念并将打击这些势力作为组织使命的国际组织,也是第一个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作为组织精神的国际组织。


2、经过17年的发展,上合组织从主要着眼于安全合作的地区性合作机制,逐渐成为世界上涵盖地域最广、拥有人口最多、涉及多个合作领域的跨区域国际组织,成绩瞩目。


3、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包括: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凸显;;展示了政治制度不同国家进行合作的典范意义;大国关系在组织框架内得到有效调适;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提高了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一定的机制保障。


4、上合组织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诸如:组织框架内经贸合作成效有待提高;安全合作需要拓展和完善;组织内的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扩员带来了新的问题;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调问题。


5、为了保障上海合作组织平稳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上合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区域定位,进一步加强上合组织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加大力度落实已签署的协议,完善上合组织的决策、调解和约束等工作机制,启动与继续实施满足成员国共同利益的重大项目,提高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制度认同。


6、上合组织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应坚持“一种精神”、重视“两架马车”、推进“三个对接”、开展“四个领域”的工作。唯有如此,上合组织才能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凸显的世界中游刃有余,有效地保障组织的开放性和成员国所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报告缩编版

(本报告共计4万多字,本文为报告缩编版5000字左右)

全文下载链接附文尾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缘起于解决边界问题的国际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也是在21世纪成立的第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还是第一个提炼出“三股势力”的概念并将打击这些势力作为组织使命的国际组织,也是第一个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作为组织精神的国际组织。目前,上合组织已是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面临最大的地区性地区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组织”)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本报告将对上合组织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保障其平稳发展的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上海合作组织取得的成就



(一)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凸显

上合组织的存在和运行,为中国周边外交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相比东北亚、南海和南亚等地区的局势多变,中亚地区虽然也存在一些影响地区稳定的因素,但整体上保持了稳定,这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有利环境,也为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受益于上合组织框架内成员国之间的良性互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下称“一带”)倡议提出后,作为上合组织核心区域的中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带”建设的核心区域。“一带”建设与上合组织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成员国“在构建命运共同体道路上迈出日益坚实的步伐,树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二)对我国西北以及中亚安全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维护西北边疆的安全与稳定是中国积极推动上合组织成立的重要原因。江泽民同志在上合组织成立大会上指出,上合组织“提供了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为维护我国西北以及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上合组织构建了多层次、宽领域以及富有成效的安全合作机制,保证了成员国之间安全合作的稳定性、务实性和长期性。第一,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第二,成立地区反恐机构。第三,举行反恐联合军事演习,提高了成员国反恐协作能力。总体而言,在上合组织的积极参与下,中国有力遏制了新疆暴恐活动频仍的势头,确保了西北地区的稳定大局。

(三)展示了政治制度不同国家进行合作的典范意义

上合组织成员国突破了不同政治制度对国际合作的束缚,通过有效协调彼此对外政策,实现了互利共赢,从而保障了组织的顺利运行,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文明背景的国家超越差异、全面合作的典范。这种典范意义在政治、经济、安全与人文交流等领域都有所体现。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形成了以相互信任、裁军与新安全观为内涵的新型睦邻安全模式,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模式,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文化互补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四)大国关系在组织框架内得到有效调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上合组织顺利成立的基础。上合组织成立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深化中俄合作以及上合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俄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中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尽管两国在利益需求、组织重心和前景设想等方面存在差异,甚至在一些领域存在竞争,但总体来看,合作是主流,竞争是次要的。正因为上合组织的存在,双方有了一个沟通关切、协调立场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还推动中俄关系的内涵与形式不断拓展与丰富。


印度加入后,上合组织同样可为调适中印关系提供新的平台。当前,中印两国战略不信任的状况有所增强;中印贸易逆差较大且印度制造业受到进口中国产品的压力;在安全领域,中印边界争端阻碍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等等。为应对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印度在外交层面上加强了与其他大国的联系。在此背景下,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为调适两国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平台。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可以采取一些务实的措施,如加快印度融入上合经贸与金融合作、整合与扩展安全合作与反恐网络等,上述措施或许可以使中印紧张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进而提高双方之间的合作水平。

(五)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提高了组织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上合组织对非成员国持开放与合作的态度。上合组织不是一个排他性的政治、军事集团,它一贯提倡与非成员国之外的国际行为体开展建设性的对话,只要这些行为体认可《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和“上海精神”等理念,上合组织愿意与之进行接触并建立联系。如上合组织已构建起了包括正式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三个层次的伙伴关系网络。第二,上合组织同样乐于同其他持有善意的国际组织建立联系。最后,上合组织还与东盟、独联体等国际组织也在积极开展合作,并协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经合组织、欧盟、世界海关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联系。总之,在对外开放和国家合作方面,上合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及对外开放原则,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六)为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一定的机制保障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大体而言,上合组织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抓手。在今后“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该依托上合组织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发挥现有国际协调机制与平台,促进区域多边合作。第二,加强中国与传统联系较少的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二、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


(一)组织框架内经贸合作成效有待提高

从长远看,经贸合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员国对待上合组织的态度,进而决定该组织的发展前景。为提高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的成效,需要通过上合框架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目前,尽管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合作的范围、规模和深度等都在不断拓展,然而,经济领域的合作仍然是上合组织的发展“短板”。

(二)安全合作需要拓展和完善

成员国参与上合组织安全合作更多出于对成本-收益权衡的考虑,较少基于对规则或规范的认同参与安全合作,这不利于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深入发展。另外,中亚地区安全形势严峻,要求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三)组织内的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就成员国在上述两个领域的合作模式来看,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主要包含双边和多边两种路径。处理好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的关系,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模式,是推动上合组织稳健发展、提高上合组织制度效率的重要保障。

(四)扩员带来了新的问题

2017年,上合组织实现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扩员。扩员对组织的发展而言,首先会带来如何有效融合新成员的问题。此外,扩员的挑战还在于新成员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竞争关系。第一,成员国之间的协作难度增大。第二,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难度增加。第三,上合组织的工作机制需要调整。

(五)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调问题

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的关系涉及两个方面。其一,上合组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其二,“一带一路”建设对上合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前者而言,上合组织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并作为成员国之间推进“五通”的重要平台。就后者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为上合组织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有助于促进区域经贸合作从双边到多边的转型,进而强化上合组织的经济功能。


三、保障上海合作组织平稳发展


(一)进一步明确上合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区域定位

目前,上合组织仍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功能定位和区域定位两个方面。因此,有必要根据上合组织在过去十七年的发展历程,规划好这两个方面的定位。第一,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战略协调,以明确上合组织的功能定位。第二,适当补充和修改宪章,以明确上合组织的区域定位。

(二)进一步加强上合组织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明确并加强上合组织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尤其是它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且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为此,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善并深化经济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第二,进一步加强上合组织开放性,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第三,妥善处理大国关系,实现持续发展。第四,提高组织凝聚力,尤其需要尽可能满足中小成员国的利益需求。

(三)加大力度落实已签署的协议

当前,上合组织部分协议仍停留在文件层面,并没有对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产生实质性推动作用,或者协议的落实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上合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签署协议多但落实少的状况,这不仅使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期望有所降低,挫伤了部分成员国参与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的积极性,也削弱了上合组织的行动效率,有损其作为一个高效、务实国际组织的形象。鉴于此,上合组织应该将自身的工作重心放在落实已经达成的协议上,而不是将大量精力放在制定或公布更多的远景规划上。

(四)完善上合组织的决策、调解和约束等工作机制

上合组织的决议表决程序有不完善之处,由于坚持成员国一致同意的决策原则,导致上合组织的许多重要决议因个别国家的反对而长期搁置。印、巴加入后,上合组织可能由于各方利益诉求的进一步分化,导致其决策和执行能力进一步下降。鉴于此,上合组织可以考虑调整或创设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机制:


完善上合组织决策机制。对“协商一致”原则的适用范围做出清晰界定,即明确上合组织在哪些问题上使用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哪些问题上不使用该原则。建立上合组织冲突调解机制。上合组织对成员国内部及彼此之间的冲突一向采取不讨论、不干预的做法。建立上合组织的退出与约束机制。上合组织还需要研究对违反“上海精神”、主动挑起矛盾或不履行调解结果的成员国采取相应的约束措施。

(五)启动与继续实施满足成员国共同利益的重大项目

实施重大项目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成员国利益的增长以及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促进组织凝聚力、保障组织合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方式。目前,上合组织稳步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但是在安全、互联互通以及贸易合作等多个领域,一些能够惠及成员国的重大项目推进速度较为缓慢,甚至有些项目还未启动。其中原因十分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在开展充分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成员国的利益和需求,提出有利于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和有效保障成员国安全的重大项目。

(六)提高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制度认同

虽然上合组织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部分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制度认同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已经成为上合组织进一步发展的潜在障碍。鉴于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制度认同主要受到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上合组织需要在这三个方面继续努力,以增进和提高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制度认同水平。首先,在地区层面,机制竞争与地区认同是影响上合组织制度认同的主要因素。其次,在国家层面,导致上合组织产生制度认同困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最后,加大民心相通工作,增进成员国民众对上合组织的了解与认同。


结语


当前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反全球化逆流涌动,地区动乱频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上合组织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应坚持“一种精神”、重视“两架马车”、推进“三个对接”、开展“四个领域”的工作。唯有如此,上合组织才能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凸显的世界中游刃有余,有效地保障组织的开放性和成员国所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可以期待,上合组织将继续在复杂多变、波谲云诡的世界中不断探索,持续进步。为它提供持续动力的是组织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是各成员国对上合组织所做的战略投入和制度认同。不管地区局势如何变动,中国将继续奉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一如既往地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而上合组织因其在中国周边外交和多边外交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中国将始终如一地支持其发展。未来,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上合组织也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进而实现自身的巩固、发展和超越。我们有理由相信,上合组织芳华正茂,前路光明。


点击下载报告完整版:

http://www.rdcy.org/upfile/file/20180522134744_397608_61838.pdf


推荐阅读

【独家】陈晨晨:特朗普是不靠谱的总统吗?(一)

【争辩】当今中国还需要韬光养晦吗?

【深度】习总讲“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是500年、400年、300年、200年、100年未有变局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