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朗普成功振兴美国制造业?谎言!这些数据说明了一切
本文大概4000字,读完共需5分钟
作者罗思义系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9月3日新浪财经。原标题是《与中德相比,美国制造业扩张政策并未获得成功》。
准确分析美国制造业趋势对中国非常重要,不仅因为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意义,而且因为部分中国媒体对此有误读。分析这一问题需要重点关注的事实是,就制造业生产发展和人均GDP增速而言,德国,而非美国,是21世纪最成功的G7国家。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德两国都具有人口增长缓慢的特点。
首先论述准确分析美国制造业趋势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
制造业的特点是高生产率,因此分析美国制造业趋势对了解美国生产率增长的总体动态非常重要。
特朗普政府已经宣布,他们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振兴美国制造业。因此,要知道特朗普政府振兴美国制造业的政策是否获得成功,了解美国经济和政治动态就至关重要。
如下文所示,虽然美国振兴制造业的企图遭受失败,但德国振兴制造业的政策获得了成功,这有助于解释为何21世纪德国的人均GDP增速快于美国的原因。
近一段时间,“美国制造业扩张提速”的错误说法,频频出现在部分中国媒体。一位中国媒体编辑曾就此要求笔者撰写一篇题为“论美国制造业扩张提速对中国的影响”的文章,并问笔者对此有何看法。笔者回复道:“没有影响,因为美国制造业并未扩张。”该编辑惊讶地说:“但据美国一份报告称,美国制造业将会大幅扩张。”他的此番言论与波士顿咨询公司2011年发布的一份题为《重返美国制造:为何制造业会重归美国》报告有关。据该报告称,由于制造业回流,美国制造业将会大幅扩张。
就笔者看来,部分中国媒体持续报道的“美国制造业回流和美国制造业扩张提速”的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曾引发媒体争议的《重返美国制造:为何制造业会重归美国》报告发布已有七年之久,结果不言而喻: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11年,但美国制造业生产仍未恢复至危机前的峰值水平。
下文将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分析美国制造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其影响。
“美国制造业扩张提速”谎言的由来
“美国制造业扩张提速”谎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美国制造复兴:为何制造业会重返美国?》。该报告称:“拥有日益灵活的劳动力和富有适应力的企业的美国正日益成为这个大陆上一个吸引人的制造消费品的地方。”其他西方评论员——《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维维克·瓦达(Vivek Wadha)对此没有事实支撑的观点表示赞同:“美国注定要重新获得制造业的领导权。”更有趣的是,英国《每日电讯报》自豪地宣布:“美国向中国出口了数百万双筷子!!!”
《美国制造复兴:为何制造业会重返美国?》报告称:
我们预计,企业将开始在美国释放更多产能来供应北美市场。这种转变的早期证据正日益增加。
NCR已经把部分ATM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到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市市的一家工厂,预计2014年该工厂将雇佣870名员工。
由于中国制造和运输成本上升,科尔曼公司(Coleman Company)正在将其16夸脱轮式塑料冷却器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堪萨斯州威奇塔市。
福特汽车公司与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达成了一项优惠协议,允许福特汽车公司以每小时14美元的价格雇用新员工,之后该公司将把2000个工作岗位带回美国。
Sleek Audio已将高端耳机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佛罗里达州马纳蒂县的工厂。
Peerless Industries将整合伊利诺伊州所有视听安装系统的制造,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伊利诺伊州,以便实现成本效益、缩短交货期,以及对制造过程实行本地控制。
Outdoor Great room Company将其火山坑和和一些户外避难所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美国,理由是消除要提前个月订购中国承包商产品引发的不便。
这种论证方法是以个例而非系统性数据为依据,所有中国媒体本应对此持怀疑态度。正如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在题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神话:美国制造业的真实状态》的报告中正确地指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说法是基于谎言和传闻。”(ITIF)主席罗伯特·阿特金森(Robert D.Atkinson)则称:“相反,对美国制造业的任何评估都应基于对官方数据的严谨分析和审查。”
笔者对这种错误的论证方法的看法是:
遗憾的是,个例证明不了什么。不管是筷子,还是其他产品,举个别企业扩张的例子并不能构成证据——即使美国工业正在急剧衰退,个别企业出现扩张现象也有可能存在。
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作者西尔金(Sirkin)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已经扩张24个月也证明不了什么。众所周知,选择特定的起始日期,而不是考虑整体趋势,容易得出扭曲结论。如果以大萧条最严重时期的1933年作为衡量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起点,那么1939年美国经济扩张了50%。仅从这一点来看,就可能得出结论,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繁荣时期。但事实上,这一时期是美国经济史上最糟糕的十年。以经济周期的最低点作为衡量标准,忽视1929-1933年美国GDP大幅下降现象,导致统计失真。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做经济分析时应说明经济周期是处于哪个阶段,比较和考虑整个经济过程……
“美国制造业复兴”的说法只能在有统计证据支持,而不是产出甚至没有恢复至以前的峰值水平时有效。
《美国制造复兴:为何制造业会重返美国?》报告出炉7年后的结果显而易见: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并未出现大幅扩张,甚至仍未恢复至以前的峰值水平。
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仍低于11年前的峰值水平
为反映美国制造业实际趋势,图1为大家呈现过去30年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变化比较。显而易见,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达到峰值,是在约11年前的2007年12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仍比这一峰值低5%。换句话说,过去11年,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并未扩张,甚至没有恢复至其以前的水平。图2则更为详细地展示了自2007年12月峰值以来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变化比较。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并未大幅扩张,而只是进入缓慢的周期性复苏阶段,长期来看甚至没有恢复至以前的峰值水平。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与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趋势如出一辙。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达到峰值是在1979年6月,为1960万。如图3所示,自那时以来降至1280万。
详细回顾来看,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甚至在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达到峰值的2007年12月之前就开始下降——2007年1月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1400万,此后便开始下降,到现在也未恢复至以前的水平。2018年7月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1280万,比2007年1月的水平少了120万。
因此,不管是从制造业生产指数,还是就业人数来衡量,美国制造业都未出现扩张。国际金融危机过去11年后,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和就业人数,甚至都没有恢复至危机前的峰值水平。
与美国相比,德国制造业显著扩张
美国制造业甚至未能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而中德制造业则形成鲜明对比。为体现这一点,本节所引用的德国制造业最新数据,是引用2018年6月的数据。如图4所示,该月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低于其国际金融危机前峰值水平5.3%,德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则高于其国际金融危机前峰值水平5.4%。换言之,与11年前的峰值水平相比,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并未扩张,德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却显著扩张。
2000-2017年G7经济体与中国GDP与人均GDP增速比较
美国和德国制造业生产指数趋势形成鲜明对比,与美国和德国的人均GDP趋势有关。后一个问题尤其有关于中国,因为众所周知,由于独生子女政策遗留问题,中国面临人口缓慢增长的问题。虽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可能改善这种情况,但不大可能显著扭转这一趋势。中国的人口现状及所带来的其他后果,必然意味着中国经济表现的关键是人均GDP增长,而非仅仅GDP增长。
在这一点上,人们没有充分注意到的是,美国GDP增速在发达经济体处于领先地位,是基于其人口快速增长,这是由于美国国内出生率和相对宽松的移民法造成的。正如表1所示,从2000年至2017年,美国人口增长15.4%,高于除加拿大外的其他G7国家。相比之下,同期中国人口仅增长9.7%。21世纪G7国家中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德国,人口增长率仅为1.5%。
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出,21世纪G7经济体中GDP增幅(40.2%)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但这是因为加拿大人口增幅(19.6%)也最大。在G7经济体中,美国GDP增幅(36.1)居第二位,但这再次归因于美国人口增幅(15.4%)居第二位。
就人均GDP增速而言,德国居第一位:2000-2017年,德国人均GDP增长22.0%,美国为17.9%。简而言之,美国GDP增速领先德国,纯粹是因为美国人口增速快于德国。就人均生产增长而言,对中国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德国表现优于美国。正如上文分析所示,这与德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优于美国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人均GDP年均仅增长1.0%,非常接近于停滞水平,这清楚地解释了美国政治日益动荡的原因。相比之下,同期中国人均GDP增长8.7%。
德国人均GDP增长表现优越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21世纪德国人均GDP增速与竞争力显著优于美国,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体现在德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这是衡量德国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一个指标。正如图5所示,截至2017年,德国国际收支顺差为世界最大,达到297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则达到4660亿美元——虽然国际收支顺差分别为1650亿美元和1950亿美元的中国和日本均为顺差国,但其国际收支顺差均不及德国。
结 论
要关注当前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就应了解美国制造业现实而非神话。特别是:
美国制造业并没有因为回流现象大幅扩张,甚至没有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的产出和就业峰值水平。美国制造业产出和就业人数都低于11年前的水平。
虽然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未能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峰值水平,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制造业生产指数显著扩张。
21世纪德国制造业生产指数表现优于美国,与德国人均GDP增速高于美国有关。
德国人均GDP表现优于美国,导致德国经济竞争力优于美国,这反映在德国经常账户盈余上升上。
因为中国与德国都具有人口增长缓慢的特点,因此相比于人口增长快速的美国,中国与德国依赖于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德国人均GDP增速快于美国的原因,对于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德国人均GDP增长表现与竞争力优于美国,不可避免地对地缘政治产生影响,中国应对此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要看清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有必要彻底摒弃“美国制造业扩张提速”的谎言。美国制造业产出仍低于11年前水平,完全驳斥了这一错误论调。
推荐阅读
【独家】在美国的三场高规格中美贸易智库对话,折射重要信息(附超豪名单)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