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黄大慧:中日关系短期向好,中长期保持竞争性合作
本文大概1000字,读完共需1分钟
人大重阳网讯:2018年10月19日晚,人大重阳系列讲座“对话人大名教授”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副院长黄大慧教授发表了主题为“日本对华政策演变与中日关系未来走向”的演讲。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关照宇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胡海滨致辞,并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对黄大慧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
黄大慧教授认为,2010年是中日关系的关键转折点,是新中日关系的元年。当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日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国内的“中国威胁论”自此骤然升级。日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膨胀,中国军费不断增加,海上力量也在悄然增长。并大肆渲染“中国以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使日本的安全环境变得严峻,因此,应对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日本外交的最大课题。日本已经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对手。基于现实主义逻辑,日本对华采取了“制衡”的政策。
随后,黄大慧教授详细梳理了中日关系由恶化到转圜的过程。他提到,自2010年9月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以后,中日关系逐步恶化,中日矛盾由历史问题过渡到海洋领土争端问题。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恶化到顶点。从2014年起,中日关系开始转圜,两国政府通过谈判、协商管控中日关系。2018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日,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
黄大慧教授认为中日关系转圜有着深刻的国内外影响因素。从国内层面看,日本执政者内部要求改善中日关系,日本经济界与中国的合作意愿也较为强烈。从国际层面看,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此外,日本也渴望扩大海外市场,谋求“一带一路”和“印太战略”的合作,同时也是日本解决朝鲜人质问题和参与朝核问题的需要。
时值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前夕,黄大慧教授也对可能取得的成果以及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做出了预测。他提出,中日关系短期内将会继续向好,但就中长期而言,中日将保持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关系。在未来三四年内,中日双方都需要维持较和谐的周边关系。但是,由于中日两国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领土和台湾问题等负面因素依旧存在,再加上美国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应该对中日关系持盲目乐观态度,仍需要继续夯实中日经济关系,巩固中日关系基础,减轻外部环境变化对中日关系的冲击。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