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进口报告2】中国购买力大布局:“一带一路”与全球市场转型

人大重阳 人大重阳 2022-10-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5000字,读完共需7分钟

编者按:11月3日“进口贸易与世界发展”研讨会暨系列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顺利举行。会议发布了由人大重阳进口贸易研究组撰写的《中国购买力大崛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进口侧结构性升级》、《中国购买力大布局:“一带一路”与全球市场转型》、《中国购买力大塑造:中国进口侧改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三份重磅研究报告。本文为第二份报告的精华版,第三份报告即将推出,敬请关注。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向世界进程持续深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世界走向中国趋势日益显著。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处在同时联系发达国家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枢纽地位。通过贸易、直接投资等载体,中国正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提供平等参与世界经济价值环流的平台,从而能够打破以往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中心-外围"格局。


本报告聚焦中国购买力的全球布局,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分析了"一带一路"与全球市场转型之间的关系,梳理了中国进口角色变化以及中国市场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下是本报告的重点内容:


1.进口侧基本格局:在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提出在进口总量、产品比重、服贸逆差、区域占比、运输方式五方面存在着进口侧失衡问题。


2.进口侧角色变化:阐明了在全球贸易变革背景下中国从"接入"到"组网"的世界经济角色变化,进口格局在贸易广度上的延伸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影响日益重要。


3.中国进口对世界的贡献:从中国需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一带一路"对世界贸易格局的重塑以及电子商务对世界贸易标准的塑造三方面,解释中国市场何以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


4.政策建议:从确保国内购买力稳定、合理设置进口关税、积极参与贸易伙伴国发展和推动贸易便利化建设等角度,提出促进中国进口贸易及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前言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变化,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也为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搭建了舞台。进入21世纪,全球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2000-2012年,亚洲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1/3,由28.89%上升至39.06%。亚洲的出口和进口额在全球的比重已经超过欧洲和美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地区和最大的进口市场。


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角色变化。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规则的完善将影响到世界贸易规则的发展。现阶段,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中亚以及南亚等主要国家均建立起密切的贸易联系,并且努力采取促进贸易自由化的举措。今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会成为其他地区贸易发展的示范,从而影响世界贸易规则的变化。



一、中国买什么?向谁买?


(一)中国进口的结构与变化趋势


1.中国进口贸易的规模是多少?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联系强化,直接影响到中国进口贸易规模的变化。2013-2017年,中国进口商品年平均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其中,201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总额为4.15万亿美元;2017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总额为4.1万亿元。同一时期,2013-2014年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由19500亿美元升至19592亿美元,随后进口规模持续2年下降,2016年进口商品额降至15874亿元。2017年,中国进口商品额反弹回升,进口总额达到18410亿美元(见图1)。


图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贸易规模变化


2.中国进口贸易产品的结构是什么?


进口商品结构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资源禀赋、国际分工的地位、本国产业发展的水平、国内消费的需求以及贸易政策的导向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在国际贸易中,进口贸易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其中货物贸易包括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从总体结构看,中国进口货物贸易占据重要地位,进口规模占比超过79%。2013-2017年,中国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总体规模变化呈现下降趋势,结构占比由85%降至79%,表现出较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特点(见图2)。


图2: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的规模变化


而同一时期,中国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服务贸易往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持续推进,服务贸易进口规模持续增长。自2013年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中国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出口的重要市场。(见图3)。


图3: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


3.中国与哪些国家开展了进口贸易?


从进口来源地分布来看,中国的贸易伙伴国家不断扩大,目前已达到231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全球。


图4: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贸易情况(部分)



2013

2014

2015

2016

中国同新加坡进口总额

3006452

3082873

2758076

2601425

中国同泰国进口总额

3852265

3833193

3716875

3853234

中国同越南进口总额

1689189

1990640

2983175

3717160

中国同马来西亚进口总额

6015279

5565224

5327733

4926964

中国同印度尼西亚进口总额

3142426

2448525

1988619

2141404

中国同菲律宾进口总额

1818181

2098413

1896565

1739589



(二)中国进口侧的五大失衡现象


一、进口总量规模下降。与2013年相比较,2017年中国进口商品的总量减少了1090亿美元,年均降幅约为5.6%。同一时期,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商品总量也减少了462.6亿美元,年均降幅约为6.5%。


二、进口商品以机械运输设备、矿物燃料为主。2017年,矿物燃料及机械运输设备的进口额占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0.3%。


三、服务贸易逆差规模大。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逆差2430.4亿元,比2016年扩大了784.9亿元。


四、进口地区集中在亚洲与大洋洲。2013-2017年,中国进口商品总额中有超过半数的商品来自亚洲。


图5: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源分布


五、进口运输集中以水运为主。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中,水路运输进口额达到3841.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7.7%。而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潜力还亟待挖掘和释放。


(三)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变化


1.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具有重要影响


从规模排名看,中国持续保持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2013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14.2%,增幅创6年新高,再次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2017年,中国在全球货物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10.2%和12.8%,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2.中国倡导贸易规则推动了世界贸易规则体系的完善


当前,全球贸易自由化多边化进程受到严重干扰。2008年,美国基本放弃了WTO。受国际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较以往更为严峻。中国成为了全球贸易救济措施最大受害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中国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在此境况下,中国正逐步实现从贸易规则的学习者、实践者向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转变。


二、世界贸易格局转型与中国购买力崛起


(一)世界贸易格局转型


世界贸易格局转型的特点:一、全球经济发展扭转下跌态势,贸易增速回升但遭受负面冲击;二、新兴市场国家间贸易联系增强,成为世界贸易格局的亮点;三、少数发达国家重提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世界贸易格局摩擦增多。


图6:2013-2017年主要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实施情况


(二)世界经贸地理空间变革


世界经贸地理空间变革的特点:一、传统贸易中心继续转移,亚洲的进出口额在全球的比重已经超过欧洲和美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地区和最大的进口市场;二、贸易数字化趋势正逐渐削弱世界经贸传统地理空间的制约,贸易全球化成为持续发展趋势;三、"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亚欧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中心。


图7:全球数据流分布示意图


(三)中国从"接入"到"组网"的角色变化


中国从"接入"到"组网"的角色变化的表现:一、以自贸协定谈判方式构建多边贸易体系;二、以"海陆空管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贸易渠道体系;三、以跨境电商模式打造新型跨境贸易体系;四、以境外经贸区为主体建设搭建贸易合作平台。


图8: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签署情况(部分)


已签署协议自贸区

中国与马尔代夫

中国与格鲁吉亚

中国与澳大利亚

中国与韩国

中国与瑞士

中国与冰岛

谈判中自贸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中国-海合会

中日韩

中国-斯里兰卡

中国-以色列

中国-挪威

研究中自贸区

中国-哥伦比亚

中国-斐济

中国-尼泊尔

中国-巴新



三、以"市场广度"解释中国进口角色变化


(一)从"国家竞争优势"到"国际合作优势"


在继承发展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提出,一国的贸易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国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以及机遇和政府作用。由于当代的国际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吸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成为一个经济体内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国的价值观、文化、经济结构和历史都成为竞争优势产生的来源。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变化,体现出国家、产业、市场等多领域的竞争优势,从而能够在当前的世界贸易格局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推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正处于重塑过程中,由于区域内和区域间贸易范围的逐步扩大,亚非国家和中东地区数十亿的新中产阶级崛起,科技与数字化的发展创新等因素,世界贸易总体在朝着便利化自由化发展。同时现阶段也正遭受贸易保护主义等消极因素的影响。


(三)贸易广度延伸与中国进口的角色变化


随着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商品规模的扩大,全球贸易广度正不断延伸。中国贸易角色也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世界贸易格局而同时发生变化。一方面,中国通过与多国共同努力,已经建立了多个自由贸易区,提高了国家间贸易便利化水平。另一方面,中国贸易发挥出"服务器"功能,将各国的商品和服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经济正在从要素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提升,国家竞争比较优势更容易产生出巨大的、积极的正向影响。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商品和服务,通过中国市场生产再加工后,重新进入世界贸易市场,从而帮助相关国家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四、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


中国购买力未来趋势展望:


一、由于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韧性增长、国内社会消费需求强劲、进口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大,中国需求将会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一带一路"将重塑世界贸易格局。中国凭借联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纽带作用,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入世界经济价值环流中,塑造出世界经济价值的双环流体系,从而打破了以往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中心-外围"单一体系。


三、通过为世界贸易提供新的商品标准、新的贸易规则和新的贸易方式,中国将塑造世界贸易新标准。


五、优化中国购买力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挖掘已有的和潜在的消费需求,保持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内购买力持续稳定。一是重视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升级需求,二是重视新兴消费内容的需求。


二、合理设置进口关税,继续扩大进口规模。进口关税的设置具有"双刃剑"作用。在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方向不变情况,进口关税的设置也应发挥反击贸易战的重要政策工具,合理有效地加以使用。当前,美国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争端,并且将贸易制裁范围扩大全球。在贸易保护主义态势抬头情况下,进口关税也应根据实际需求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以提高进口关税水平反击不利的贸易攻击。


三、中国应坚持开放,扩大进口,发挥世界经济价值双环流体系的枢纽作用。通过进口商品和服务,拉动所在国家的生产规模。积极参与贸易伙伴国家发展,带动产业,产品实现升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中国与合作国家应及时总结现有经贸合作区建设的经验和模式,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方向,在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开展建设。


四、贸易自由化是全球贸易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应加快扩大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范围,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携手共同完善《贸易便利化协定》,塑造更加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


结论


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稳定器"作用,可以从"市场广度"的拓展得到解释。中国经济的增长改变了世界传统贸易格局,"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亚欧成为世界贸易重要中心。在世界经济价值双环流体系中,中国处于枢纽点地位,凭借同时联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纽带作用,通过贸易、直接投资等载体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入世界经济价值环流中。


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重塑世界贸易格局。中国正成为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中亚以及南亚等主要国家均建立起密切的贸易联系,并且努力采取促进贸易自由化的举措。今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会成为其他地区贸易发展的示范,促进全球普惠贸易的增长,推动新时代的全球化贸易发展。


《中国购买力大布局:“一带一路”与全球市场转型》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

王  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主要执笔人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

陈晓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

齐福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关照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课题组成员

张婷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雒景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生

全文下载请点击:

http://www.rdcy.org/Index/news_cont/id/51742.html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