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王义桅:“一带一路”的中国两难

王义桅 人大重阳 2019-11-1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4800字,读完共需6分钟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月5日“王义桅”微信公众号,原刊于《公共外交季刊》2018年第2期。


前不久,笔者参加外交部亚洲司组织的东盟东增区(菲律宾南部、文莱、东马北部、印尼北部经济增长区)考察宣讲团,任团长赴马尼拉、文莱、沙巴、吉隆坡、雅加达访问,与东南亚政界、学界、企业界和媒体交流“一带一路”如何对接东增区,深感“一带一路”的中国两难。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

 

“一带一路”实践中常见的悖论

“一带一路”阐释和实践中,常常遇到各种悖论,体现了中国的两难。

 

第一,时间与空间的悖论。“一带一路”与古丝路的关系要拿捏好,说没有关系,人家怎么支持?说有关系,是怎么样的关系?“一带一路”“源于古丝路又超越古丝路”,不是复兴古丝绸之路,因为古丝绸之路主要是文化、贸易交流之路,“一带一路”是新型全球化,激活丝路记忆和丝路精神,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空间上,《愿景与行动》将“一带一路”定位为“区域性合作架构”,后来中国提出“基于欧亚大陆不局限于欧亚大陆”,“经营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格局”,国内外学者中出现了“中国过度扩张”的声音或指责中国不透明,但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则含混不清。

 

第二,内涵与外延的悖论。中国强调“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理念,谁都有份儿,许多老外就问:这不就成为全球代名词,没有意义了吗?中国为投资、贸易统计方便,用了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说法,报道中常出现沿线国家、参与国家、相关国家概念,这种区分也是不得已,一些国家怕被分为三六九等。“一带一路”的“五通”,不同东南亚国家理解各有侧重,菲律宾杜特尔特总统提出“build build build infrastructure”(大建特建计划),倾向于把“一带一路”就理解为基建;文莱则把它看作助力本国实现经济多样化的希望。

 

第三,名与实的悖论。“一带一路”提出之前就不搞“五通”吗?沿线国家与参与国家如何区分?我们修的路算不算“一带一路”?一些国家知道“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大战略,就讹上了中国投资、承包项目,漫天要价。我们必须明白,自觉建设“一带一路”和盲目推进五通,是有本质区别的。“一带一路”是织网、布局、造势,既是国家大战略,又是国际大倡议。

 

第四,新与旧的悖论。希腊东南部的比雷艾夫斯港在“一带一路”提出前就有,怎么成了带路项目?东南亚国家也有类似疑问。“一带一路”尽管是新生儿,但只是倡议,激活已有、未来的合作项目,实现互联互通而已。

 

第五,破和立的悖论。在国际体系里,中国角色小荷才露尖尖角,如人民币国际化对冲美元霸权风险,但国际化本身受制于美元霸权。“一带一路”是因为原有体系不合理,但改革有风险。

 

第六,“中国硬件,西方软件”的悖论。“带路”国家经济基础几乎都是发展中国家的,上层建筑往往是发达国家那套。“一带一路”要克服“中国硬件,西方软件”悖论,须共建博物馆,一起修史谱教材,正本清源。

 

第七,双边与多边的悖论。建设“一带一路”三大原则共商共建共享,中文朗朗上口,义正辞严,然而翻译成外文就成为空洞的宣示。有人质疑多边还是双边?笔者用“build of all,build by all,build for all”来表达,效果很好。于是,又有人质疑互利双赢(Win-win),说中国赢两次(China win twice),一国一策会不会导致歧视性安排?笔者回应,双赢是为了共赢,先双边再多边,因为多边形总是从两点决定一条直线开始的。这是科学常识,且说服最有效率。

 

第八,权与利的悖论。马来西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座谈时建议,“一带一路”不能只关注当权者(power-holder),应关注利益攸关方(stakeholder),但与反对派接触,民粹当头,会被利用且效率低下,不确定性太大。

 

第九,透明度悖论。不少国家抱怨“一带一路”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还有讥讽中国国内都不透明,还主张国际透明。“一带一路”到底包括哪些国家?顶层设计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国一策会造成不透明的假象。这里有文化差异,正如中国大厅里都有屏风,含蓄而谦逊,不像西方文化那么张扬。

 

第十,标准悖论。按照国际标准做,“带路国家”达不到;不按照这个做,有些国家担心中国中心。顺便说一下,中国口头禅“欢迎加入‘一带一路’”,也给人印象“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应改为“欢迎共建‘一带一路’”。

 

第十一,政府与市场的悖论。“一带一路”建设强调企业为主体、市场原则、政府服务、国际标准,但实践起来要实事求是,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国企—私企协调发展,不同项目、不同地区不能一刀切,这就回应了国内外对国有企业比重过高,PPP模式轮不到私企的抱怨。

 

第十二,“规则导向全球化”与“发展导向全球化”的悖论。本质上是世俗文明与宗教文明的分歧,换言之,是实事求是与自以为是的差异。

 

第十三,效率与公平的悖论。要效率还是就业?雇佣中国工人效率高,24小时三班倒;不雇佣当地工人又导致抢饭碗说。关键在于培训,让当地工人尽快熟悉业务,实现当地化。

 

第十四,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悖论。笔者在马来西亚大学中国研究所介绍“一带一路”时,用了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的例子,马来西亚学者反感地说:“我们是亚洲四小虎,不是非洲!”可是当讨论马哈蒂尔新政府叫停的东海岸铁路项目时,他们又要非洲那样的优惠条件。

 

第十五,内与外的悖论。国内要赚钱,国外担心中国占便宜。所到之处,老外总是问:“一带一路”对我有什么好处?没有人说如何为“一带一路”做贡献的。而中国人担心“一带一路”学雷锋,投资打水漂,被人讹上。

 

第十六,韬光养晦与过度扩张的悖论。特朗普打压中国,新韬光养晦论抬头,责怪“一带一路”招惹美国打压,担心中国过度扩张。“一带一路”是织网、做局、造势,下一盘大棋,而棋子尚未落满,当然会产生此类担心。

 

第十七,中国模式悖论。中国特色还是普世价值?中国文化是取经文化,我们不输入也不输出发展模式,但是如果中国模式只在中国土壤上起作用,如何让其他国家跟着中国一起搞“一带一路”?我们鼓励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八,中国角色悖论。近年流行对华政策关键词“reciprocity”(对等),要中国承担发达国家义务,又不给中国发达国家权利(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就是典型例子)。老外抱怨:中国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还搞“一带一路”?中国角色太多不行,太少了也不行。插五星红旗,中国特色标语在非洲没有问题,但在东南亚就会唤醒半个世纪前输出革命的记忆。

 

第十九,华人华侨悖论。华人华侨是“一带一路”的联系桥梁纽带,但太积极了会引发干涉内政的担忧,助长中国渗透论。且华人华侨拿中国提升在本国地位,容易引发所在国反感、攻击。马来西亚大选时舆论就攻击马华公会悬挂习近平主席相片一事。

 

第二十,知行合一的悖论。“原则好,行为跟不上”,这是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项目的抱怨。中国人说看大局,长远,老外很难理解“辩证看,统筹办”的中国精髓。

 

以上悖论折射出西方话语霸权语境下的中国悖论: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damned if you do,damned if you don't),同时揭示出“带路国家”的二元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仍然西化。

 

西方对“一带一路”的态度

因为“带路国家”精英多受西式教育,对“一带一路”的不少关切与西方类似:包括地缘政治尤其是中美地缘冲突、环境与劳工标准、政府采购、社会责任、腐败、债务、透明度,等等,即对中国意图的质疑。

 

一方面,部分国外政界与学界将“一带一路”简单当作中国国内政策的延续,即为解决国内问题而配套的外交战略,如转移过剩产能,倾销国内商品等;另一方面,也将其看作中国试图改变现有地区和国际秩序、获得地区和全球主导权的国家战略,即中国试图改写国际规则,核心问题是规则导向还是发展导向?

 

“一带一路”强调“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服务、国际标准”,为什么西方人感觉是中国的政府工程呢?这是由“一带一路”初期阶段的沿线国家国情及基础设施建设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一带一路”之六大经济走廊沿线65国家中,有8个最不发达国家,16个非WTO成员国,24个人类发展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如何能一刀切实行欧洲倡导的高标准市场原则?那就如同让小孩与运动健将一同赛跑,脱离实际。因此要实事求是,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有机结合。中国主张,发展是解决所有难题的总钥匙;规则当然重要,但要不断成熟、循序渐进。中国改革探索出的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弥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短板,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桶金,通过养鸡生蛋而非杀鸡取卵,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培育新的市场。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工业走廊、经济走廊、经济发展带模式,先在沿海地区试点,继而在内陆港口城市和内陆地区试点推广,形成经济增长极、城市群,带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现在,“一带一路”要让非洲市场以点带线,以线带片,从基础设施(港区铁路贸五位一体)互联互通着手,帮助非洲获得内生式发展动力,形成经济发展带,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脱贫致富。如果完全依赖市场,好比把孩子直接扔到大海里,结果可想而知。中国通过建开发区,先让孩子在游泳池里学会游泳,再畅游大海。这就是“一带一路”的做法。

 

西方人担心“一带一路”重复他们过去所做的——殖民地。这种心理干扰着他们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与西医难认同中医一样,“一带一路”的中西(由于二元性,也就是中外)之争乃科学与艺术之争。针对西方世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可以回复如下。

 

第一,先验论与实践论。秉持先验论的西方人,尤其德国人,很难认同中国的实践理性:以点带线,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合作的大格局。

 

第二,线性论与辩证论。先摸着石头过河,到一定阶段才能顶层设计。

 

第三,统一论与阶段论。有些人拿中国国内问题质疑“一带一路”能否开放包容,忽视了发展阶段差异:带路国家比中国发展阶段低,中国当然可以讲开放包容。

 

第四,时机论与天命论。中国人笃信天命,不存在等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干。

 

第五,硬实力论与软实力论。软实力也是干出来的。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一带一路”既面临着难得的国际机遇,也面临着众多国际挑战,总体上归结为“一带一路”悖论;“一带一路”悖论也是中国悖论和带路国家二元悖论的折射。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政治搞西方那套,经济基础相对落后,是典型的二元结构,能否借鉴中国发展模式,结合自身国情,实现“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地生根?中国没有军事联盟体系,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能否给“一带一路”提供安全、金融公共产品?建立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金融体系任重道远,目前强调的先试点、再推广原则,“一国一策”做法,是否导致歧视性安排,如何统筹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集中体现中西误解之源。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不只面临西方话语霸权的挑战,而且面临西化世界的挑战。不同于美国崛起建立在欧洲肩膀上,中国崛起面临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体系挑战,这在“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话语权悖论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名与实悖论。国内称战略,国际称倡议,“一带一路”如何实现内外统筹?

 

第二,特色与普适悖论。中国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也强调不输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中国模式所吸引,如何既能借鉴又保持自己?

 

第三,破与立的悖论。中国发展模式强调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利用国际市场又创造和培育国内市场,为世界提供全新选择,严重冲击美西方主导的普世价值,挑战其国际体系主导权。西方国家出现抵制中国模式的合流,造成规则导向全球化与发展导向全球化的中西对抗,而“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国际融资又需要争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参与,如何把握破和立的关系?

 

第四,中国与世界的悖论。“一带一路”建设既弥补市场原则不足又强调市场原则,既强调标准走出去又强调遵循国际标准,如何平衡?

 

第五,二元悖论。“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政治搞西方那套,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存在典型的二元结构,能否借鉴中国经验,结合自身国情,实现“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地生根?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最终有赖于建设“一带一路”话语体系,超越种种悖论,任重道远。

 

“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也是伟大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只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先导,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个进程,久久为功,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达到“三声”境界:润物细无声,大音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

 

推荐阅读

【独家·深度】杨恕:“一带一路”五年,任何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专家谈】如何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这些建言值得一读

【深度】金灿荣:美国“干趴下”中国的几率是0%!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