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和肆虐,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推出“疫情国际蔓延,全球经济风暴?”主题系列直播讲座。3月11日,人大重阳研究员刘英开讲第三场“转危为机,疫情对经济冲击十论”,以下为直播视频及实录。
请点击图片观看视频回放
我认为目前美国已经出现了金融危机的迹象,而外部输入风险对中国是否会带来巨大冲击,导致我们也发生金融风险?还是说中国资本市场会成为避险的港湾?
截至2020年3月9日中国以外确诊新冠病例超过100人的国家和地区。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
最近两周美股连续下挫,美股和期货再现熔断,这是历史上少见的。从2月24日到3月9日的“黑色星期一”,道指下跌4110点,跌幅达到14.7%。油价自由落体式暴跌,COMEX黄金期货不断上涨几乎刷新十年新高,美债收益率连续下挫。除了30年期的美债,美债收益率全都收在1%以内。这是典型的金融危机时期才出现的迹象和征兆。
2007年至2020年3月10日美股走势图 数据来源:美国证券交易所从1900年至今120年里,以道指跌幅来做排名,发现道指双周跌幅超过14%的并不多见,且大跌过后往往会出现经济下滑。此次美股大跌、油价暴跌、避险黄金大幅上扬,包括美债收益率的下降,VIX指数暴涨,这种现象只在金融危机当中才会出现,所以我认为这次不是美股的“明斯基时刻”,而是金融危机的出现。
这次危机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油价下跌。无论是WTI还是Brent原油都是暴跌。年初美伊冲突导致油价上杨,之后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俄罗斯减产协议谈崩,引发近两周油价大幅走低。这从经济角度看是必然的,在新冠疫情到来之际,经济抑制导致需求锐减。石油需求断崖式下降,供给不减反增,供需基本面出现严重断层而供过于求,导致油价大幅下跌。而价格下来了,产量再下来,对于主要靠油气收入支持财政的沙特和俄罗斯等国,无异会成为这些国家无法承受之重。因此油价暴跌时基本不可能达成减产,而俄罗斯将在4月份恢复原来减下去的100多万桶产能,所以我认为油价还会进一步继续走低。而在金融风险上股债汇或出现三杀。
从2016年8月11日至2020年3月10日国际油价变化。数据来源:NYMEX、ICE
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既有经济稳健增长的能力,也有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更有金融业空前对外开放改的利好,月初中外疫情走势分化,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而海外正进入高发期,中国正在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增长,而海外则进入封城和停产停工,经济正下滑。我国的资本市场有能力成为避险港。第一个,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复工复产发展经济。尽管春节长假消费投资因疫情受到抑制,但是短期冲击不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我们经济增长的动能和动力还在那里。2003年非典时我国经济总量仅12.7万亿元,2019年GDP超过99万亿元,今年必然突破100万亿,我国经济总量或说底盘大了,人均也是非典时的七倍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以后,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应当对经济增长有信心。
中国新冠疫情迅速有效控制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
第二个,金融方面中国资本市场有改革红利和成长红利,更有资金支撑。一是实体经济增长带来动力,数字基建在内的新基建蓬勃上马,各类创新商用模式出现,企业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推出,外商投资法今年也开始施行。二是金融机构大量涌入,金融业放开股比限制,美国三大评级都进来了,美国三大卡公司也进来,有独资,也有与我们合资的。三是我国资本市场成长前景广阔。中国在全球的信贷市场、股市、债市、保险市场都是数一数二,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和历史机遇,中国金融业敞开胸怀对全球开放,外资会加速进入中国。而通过这么多年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杠杆率有所下降,杠杆水平比2015年低80%。上证综指不到12倍,比美股低很多。中国个人储蓄率高,企业债务率在稳妥结构性去杠杆。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债务可控,新土地法会增加更多土地资源。今年财政紧平衡,各地方政府要控制好该地方风险,一定要控制住债务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风险,金融风险也要防控。第三个,最根本的资本市场制度红利,中国正在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发展到了而立之年,各项制度完善完备,确实到了稳健增长的新时代,资本市场有底气、有抗风险能力。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是从市场化、法治化给资本市场夯实了制度基础、补齐短板。资本市场是发展直接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一个主战场。我国2018年直接融资占比不到20%,间接融资占比81.5%。在欧美股市跌声一片哀鸿遍野时,我国资本市场彰显出增长潜力,资本市场改革的动力和红利快速释放,有利于资本市场做好做大做强,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
从民生看,疫情叠加季节性因素推高CPI。今年1月份CPI上涨5.4%,季节因素叠加疫情,加上美联储降息放水,通胀会不会失控?确实令人担心。对此要从货币供应量、经济实力、CPI构成等全面来看。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强调“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美联储降息但我们央行并没有跟进,仍然采用常态化货币政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货币层面来说,CPI不太会起来。
从CPI构成看,1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分别上涨了20.6%和1.6%,但拿掉猪肉和能源,核心CPI仅上涨1.5%,通胀总体可控。这显示物价走高的主要还是肉菜结构问题,而食品主要是猪肉和鲜菜上涨,其中猪肉上涨116%,鲜菜上涨17%,其他肉类上涨10-20%不等。伴随季节和疫情因素解除,春天蔬菜供应充足,猪肉问题国务院专门开了多次会议已经落实到户了,猪肉供给很快跟上,CPI总体可控。
2000年-2020年2月中国CPI和PPI走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图上看,CPI确实受季节和疫情影响有所攀升,但PPI是在0附近徘徊。PPI对CPI有一个先导功能,半年左右传导到CPI,有助于抑制CPI上涨,因此说通货膨胀总体可控。
中国经济今年不会大幅下滑,短期冲击有,但全年会保持稳增长。当然一季度会受疫情影响的冲击而出现明显回落,但是全年中国经济增速不会滑出合理区间。
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短期冲击。2月份PMI下滑到历史低位,其中制造业PMI指数下滑至35.7%,非制造业PMI下滑到29.6%。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新冠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后,不少国家限制来自中国的人员,并加强对来自中国的产品的检验检疫。加上停产停工,投资和出口均踩了刹车,拉低了疫情期间的经济增速。但我认为全年中国经济会保持在合理区间。
2008-2020年2月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需求的三驾马车,2019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分别贡献了58%、31%和11%。消费是主力,我们拉经济要靠消费。换句话说外需重要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内需。疫情控制好转后,大家还会出去消费、购物。尽管受经济预期影响,海外奢侈品可能会有缩减,但生活必需品和耐用品还有服务业消费都会出现反弹。各种刺激消费举措会增加有效需求和高质量供给,促消费稳增长。
2019年消费、投资和出口对GDP的贡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新冠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要做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对比2003年非典,二季度进出口增速下降30%,GDP收窄两个百分点,从11.1%降到9.1%,但全年进出口增长30%以上,GDP增长10%。当时我们入世不久,经济处在上行期,还有人口红利等,综合来看疫情对经济影响并不大。而此次疫情对经济和进出口的影响则要超过非典时期。
2.2 巴西寨卡病毒对本国进出口和经济的冲击与影响
寨卡病毒导致2015-2016年巴西进出口最高时下降30%,最严重的季度GDP下滑5.5%,几乎把整个国家拖到了金融危机的边缘。后来他们找到了病毒来源,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子传染的,他们就为所有出口的产品都开了灭蚊证明附在上面,这样巴西进出口慢慢恢复了,经济也逐渐恢复了,金融状况也逐渐才得到了好转。
注:其中2015-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对巴西进出口的影响2.3 美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2009年从墨西哥传到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美国发酵死了不少人,对美国的进出口造成沉重的冲击。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美国经济正深处金融危机的低谷,又加上了病毒,所以它的经济下降幅度大而恢复延后。
2008—2019年美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
一是消费。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接近60%,消费火则经济火,需要放大招加大力度促进消费增长,我们对一些地区的限购需要放松,加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包括对拉动经济增长较多较快的汽车和房子,这两个产业可以拉动上下游50多个产业。比如北京是不是可以放开累计排队2年以上无车家庭可以买辆新能源车,累计排队5年以上的限购无车家庭可以买辆车。其他还包括发放消费券作为杠杆来拉动消费的增长。二是投资。今年要加大投资三驾马车力度,一是加大制造业投资,特别是智能制造的投资;二是加大新老基建这些乘数高的投资,各地要科学深入调研,通过统筹规划,陆续出台,不能一哄而起,需要稳妥突进,科学调研,统筹规划,不能盲目开工。不能只管投不管后续,要注意防止2008年4万亿产生后遗症,当时我们也是为了救市而迅速推出了救市举措,三是稳妥加大房地产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稳妥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方面最近几年有所下滑,为此国家针对民间投资出台了不少政策,激励民间投资增长。加大投资方面,除了传统基建投资方面,新基建也有巨大潜力。三是净出口。建议稳外贸稳外资,加强国际合作,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挥好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与国内的点对点互联互通合作,加强中国及没有疫情的海外仓发货,加强跨境电商发展。加强现代物流业发展。强化巩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而在美欧股市下跌中,全球化企业也要盯住战略性、全球性、技术性的公司,该出手时就出手并购重组。
制造业投资经过这次新冠疫情之后,会有大量的智能制造的投入。从供给侧角度看,我们要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施策。观察非典时期对产业的影响,可以分为影响最严重、影响一般和逆势上扬的产业。第一类,批发零售、IT软件业、房地产业是逆市上扬的,现在网上销售、电商零售在疫情隔离加持下也必定异军突起。第二类,影响最严重的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业、金融业和农业。金融业方面,金融和实体是共生共融的。实体经济不太好了,金融也受到影响,所以在这次新冠疫情里面,特别要加强金融信贷对企业支持,也要控制风险。特别要强调的是农林牧副渔等基础性产业,这些农业生产性行业本身增长就不高,出现1.1%的降幅就很重了。所以在这次新冠疫情对这些产业刺激支持的角度来看,农林牧副渔也是重中之重。加上今年有国家闹蝗虫,疫情也会影响粮食等农产品出口,我们需要确保粮食稳产。绝不能疫情叠加灾情。第三类产业是介于逆势上扬和影响最严重之间的产业,需要分类施策。
非典时期对我国各大产业影响的深度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我分为逆势增长的产业、影响最深的产业、一般影响的产业三大类
国家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很大,以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下行的影响。有70多个城市出台了房地产投资政策,房地产要在坚定“房住不炒”原则上有序发展。绝不能为了促增长,再累积房地产库存,助涨资产泡沫,对人口净流入的,城镇化率较低的要发展,对库存很多房地产泡沫严重的要控制,所以房地产产业发展要分类施策、一城一策。从消费到出口到投资,中国经济都有内生动力。一季度GDP肯定影响很大,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逐渐回暖。
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不会是大面积的企业破产,而是企业转危为机。今年对于没有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会比较难过,对于一些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的企业比较难过。而在服务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做的好的企业也就是有准备的企业,机会就会更多,否则危机就会比较多。如果说非典时期催生了我国的电子商务产业。那么此次新冠疫情将催生我国数字经济的大发展。
我相信在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都并没有闲着,更多企业管理者开始聚焦到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上来了,因为这对企业来说就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在疫情期间相信很多企业一定不会浪费疫情期,一定会在做培训,一定会聚焦主业,没有线下销售,一定想方设法通过线上来实现。丘吉尔在二战的炉边夜话讲到,“我们不能浪费任何一场危机”,对企业更是如此,舒舒服服赚钱从来不会考虑转型,而这次新冠疫情就是一次危机,我相信很多企业都有危机管理,哪些生长百年、基业长青的企业同样会面临各种危机和困难,无论是经济危机的周期,产业转型破产的危机,还是疫情的危机,对企业其实都是危也是机,在危机面前大家一律平等,看谁能够扛过去,谁能转危为机,谁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并充分利用谁才能获胜。这次疫情培养了大家网上办公、网上学习、网上买菜的好习惯,我认为加上5G基础设施建设,将带给企业重大市场机遇,正是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节点越多,潜在存在的连接数越多。我们的网络节点无疑最多,无论是上网的网民还是节点用户数。所以,互联网上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大家的起点一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数字经济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其发展正是千载难逢的巨大机遇。 新冠疫情不仅倒逼智能制造,而且也会推动金融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推动数字金融和金融监管科技发展。企业数字化生产,精益生产,柔性生产,智能制造都会做到的。企业通过线上生产、管理,可以实现零库存,但这对地方政府也是考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板要补起来。市场菜篮子应急系统也要完善起来,我们每个城市是不是要有自己的菜篮子?有自己最快速的输送通道?建立一些区域中心?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尽管中国经济是大海,不是小池塘。但是现在经济日益全球化,股灾一旦引发全球金融风暴,恐怕没有国家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两年多来,美国在全球挑起贸易战,它捞到好处了么,从此次金融危机看来非但没有,还破坏了本有的经济金融秩序。为了维护全球共同利益,中国与美国要联防联控,共同应对新冠疫情,构建医疗卫生防疫共同体,积极参与到全球救市行动中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首先,防控新冠疫情下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力度恢复发展好中国经济。为防止外部风险冲击,中国要加强逆周期宏观政策协调力度。尽管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全部对外开放,外部金融风险不太会排山倒海地冲进来,但是政策空间充裕、政策工具丰富的央行也需提前预备适时降准降息,确保国内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上,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通过财政资金支持战疫,减税降费,减免缓社保等各种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还可以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国债和专项债等。货币上央行已提前降准降息,释放近2万亿流动性,拿出了近1.2万亿低息政策性贷款,加大信贷力度,使用结构性、普惠性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投资上全国各省市已经推出数十万亿的大规模新基建、数字基建的投资计划,消费上正在等待疫情解除后报复性反弹。其次,我国要做好防控海外疫情倒灌和海外金融经济危机冲击的准备。新冠疫情已经从本月开始发生了海内外的分化,也就是中国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而疫情在海外快速发展。我们要防止国内控制住疫情以后,海外疫情再倒灌回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复工复产,恢复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准备好严密防控来自欧美,因没有控制住疫情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新冠疫情在我国被迅速有效地控制住了,但是欧美短期很难控制住,新冠传播力强、政府能力有限、民众不戴口罩,那疫情在欧美等爆发发展严重了,恐怕就要封城甚至关闭边境,这就会对其造成类似经济停摆断供等现象,而这对以消费为主拉动增长的欧美经济将造成毁灭性打击。尤其是美国的新冠数据,实际上是没有全面检测,包括很多坐飞机来回的人都没有检测,因此高度怀疑是因没检测而数据小,所以疫情数据实际上可能比报出来的大,从股市也能看出一二。而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尽管新冠疫情是导火索,但美股背后的支撑因素并不稳固,包括长时间以来靠的是低利率廉价资金的支撑,以及上市公司借钱回购推升股市上涨模式,这种上涨不可持续,美股连续十多年的长牛行情,估计要结束了。而页岩气在国际油价暴跌以后面临市场价格低于成本的窘境,还有美国持续增长到3.3万亿的BBB级债券,伴随股市下跌,其评级下调为垃圾债之后,美股流动性危机就会演变为债务危机,美股连续下挫对居民财富造成挤出效应,将造成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恶化,更多企业破产倒闭进一步带来失业率高企,本来手上没钱的居民面临失业更加惶恐消费近一步下滑,形成恶性循环,经济危机就在眼前了。最后,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加强国际合作联防联控,共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在率先控制住疫情后,要与世界各国特别是G20成员国(占世界经济的90%)一起加强国际合作,联防联控,共同应对疫情,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协调调节力度,应对和挽救经济下行压力。包括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加强合作与协调。加强双多边合作,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要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打造合作平台。但无论是与美国的双边合作还是国际多边合作,必须要汲取2008年中国给美国华尔街救市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疫情导致各国不能互联互通的情况下,中国要率先提出要求,要求各国降低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要求美国取消所增加的关税,将实体名单中所有公司和人员解禁,双方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完成签署中美贸易协定,与中国按照平等公平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时间关系先与大家分享以上这些论调,感谢大家!
问:美股大跌您怎么看,美股后市如何?
答:美国股市不太清楚他会跌多少为止,至少目前还没有见底。经济学诺奖得主希勒说美股高估了40%,巴菲特也连呼没见过这熔断的场面。美股是震荡上扬还是下行要看股市背后的美国经济。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国对疫情的控制到底是怎样的?之所以说美国出现了危机,至少短期它是一个金融危机的表现,金融危机表现的背后,它是“感冒”、“发烧“还是得了“新冠病毒”,这就要分析它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新冠疫情是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对新冠疫情控制的能力能有多强,这决定了它对经济、金融的冲击是多大的。如果美国能像中国一样迅速控制住新冠疫情,美国经济和股市也会比较快的反弹。但是美国经济80%左右都靠消费拉动,新冠疫情最直接打击的就是他的消费,消费下滑经济肯定会快速下行,它不会像中国这样有内需和投资力度。如果美国能迅速把新冠疫情控制住了,我认为对经济的冲击是有限度的,如果它的经济能够保持稳健增长,股市就有希望。反之,如果美国政府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延控制不住导致新冠疫情迅速蔓,我们看现在美国差不多有40个州发现了新冠疫情,如果传播到全国,像有专家说的如果真的80%都会传染上新冠,这就很恐怖了。如果美国各大州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新冠疫情,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对经济将是毁灭性打击,对股市依然如此。所以,我认为股市还没有跌到底,前提是他要把新冠疫情控制住。所以,目前的关键和主要因素是新冠疫情,把疫情控制住,经济和股市都能控制好,如果新冠疫情控制不好,经济和股市连带都会出现问题。尽管新冠疫情是一个外部变量,经济本身是内生变量,但是在这个情况下,新冠疫情能否控制得住,可能就起一个决定性的作用。拯救股市和经济,不仅需要货币政策,还需要财政政策,更要结构性改革组合拳,加强国际合作,联防联控,协调应对。
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财政部首批PPP专家,多次参加部委和地方政府专家咨询会。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证券日报》《中国金融》《理论学刊》《国际经济合作》等知名报刊发表文章三百篇。出版《金砖国家:新全球化的发动机》(中英俄葡文版)《“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研究》等书,参与撰写《亚投行》《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改革大趋势》(2018好书)《大金融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等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码关注我们
人大重阳
微信号 : 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