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飔、赵越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运营部副主任兼信息中心执行主编、助理研究员,实习生许岩、黄云天、马琪雯对本文亦有贡献。
点击播放键听全文↓
7月20日,河南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最近三天,郑州市的降雨量已达到一年的降雨水平,并且强降雨所带来的洪涝灾害已经导致郑州市内12人死亡,造成近百亿元的经济损失。此次事件也让我们想起今年以来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千年一遇”极端天气。2021 年 2 月中旬,两次连续的冬季风暴造成美国南部多州地区大面积停电、死亡和车辆事故,造成约82人死亡。经济研究公司佩里曼集团预计,冬季风暴乌里最终可能在低端造成总计 1950 亿美元的损失,最高可达 2950 亿美元。
2月15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车辆在积雪的道路上行驶。图片来源:新华社2021年3月18日开始,澳大利亚降水量骤增,某些地区短时间降雨量接近1000毫米。引发巨大洪水,多处地区进入“重大自然灾害”状态,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陆续发出19道紧急命令,近2万人被迫疏散。2021年3月26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拍摄的被洪水侵袭的房屋,图片来源:新华社3月2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拍摄的水位暴涨的帕拉玛塔河,图片来源:新华社,外代2021年4 月 4 日,热带气旋塞罗哈 Seroja 产生的破坏性降雨和强风致使印度尼西亚和东帝汶造成洪水和山体滑坡。东帝汶首都帝力已有41人死亡,5300余亩农田受灾。印度尼西亚努沙登加拉,181人死亡,271人受伤,66000所房屋受损,11400人流离失所。房屋被泛滥的科摩罗河冲走。Photo: Dan Convoy/CRS2021年5月17日晚极强热带气旋陶特以每小时200公里风速登陆印度古吉拉特邦,造成大雨和山洪爆发,超过200000人流离失所,至少169人死亡,81人失踪。还对印度西海岸造成了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破坏。印度官方正在部署救援队伍以及船只和飞机。(AP/Representational)6月27日,太平洋东北部气温飙升,罕见的热浪肆虐,造成加拿大已数十人死亡,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的气温达到最高46.6℃。
令人窒息和危险的热浪席卷了加拿大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和美国的部分地区。 (Jennifer Gauthier/Reuters)
2021年6月份,北极地区的最高气温达到了惊人的38℃,北欧国家多地气温升高达到历史最高高温纪录,属于北极熊、企鹅等很多极地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都正在丧失。
西伯利亚的地表温度在夏季的第一天就超过了118华氏度。(Image credit: European Union, Copernicus Sentinel-3 imagery)2021年7月14日,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暴雨,并引发山洪,冲毁了当地的铁路和公路,造成至少157人死亡,上千人下落不明。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形容此次德国正在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是一场巨大的悲剧,预计重建资金将达到数十亿欧元。
2021年7月14日起,欧洲中西部地区强降雨引发的洪水给比利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已造成20人死亡,20人失踪,112个市镇受灾,数千民众被迫疏散。2020年7月20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部地区因高温干燥天气出现的山林火灾火场已达200多处,过火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
2021年7月1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镇外,大火肆虐,所有人被迫撤离。REUTERS/Jennifer Gauthier
通过上述的各项事例我们可以发现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为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牺牲了生态文明建设。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全球变暖的元凶,人类的工业化发展更是导致极端气候频发的原罪。如今各国已经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思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在未来频繁发生,我们须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人类的气候危机正全面爆发,我们须重视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如果说某地单一极端气候的发生是偶然事件,那么世界范围内多地自然灾害的爆发可谓是全球变暖所造成的必然事件。为控制全球变暖所造成的危害进一步蔓延,当前已有197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旨在将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工业革命前不超过2℃的水平,并且尽力不超过1.5℃。此前已有科学家发现,当气温升高1℃,空气中便会增加7%的水分,强降雨气候的发生概率将会大大增加。不仅如此,全球每年因极端气候所造成的人口死亡更是达到数十万人。当前全球气温已比工业革命前高出约1.2℃,遏制全球变暖已迫在眉睫。第二,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居民而言,生产与生活方式须做大调整。二氧化碳的过分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怎样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各国当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数据显示,我国的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80%,高排放的化石能源仍是当前生产行为中是主要的原材料,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是我国当前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在此过程中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与配合,这不仅要依靠能源供应端的改革,还需要居民在能源消费端发力。交通出行当前对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最为直接,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占全球总量的50%左右,但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量中的占比还不到2%,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在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居民还需进一步适应清洁能源在出行方式上所带来的变化。第三,为预防气候危机,城市的基本建设须大升级。此次河南暴雨事件中,在肯定救援官兵与社会援助反应迅速的同时也要正视所暴露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的基本建设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不足,尤其是地下设施,例如蓄水、渗水等。所以,各地政府在不断优化地面设施的同时也需关注地下设施的升级。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到:“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在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2000公里以上,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我国虽然在国际上享有“基建狂魔”的美誉,但城市地上地下建设的全面升级仍任重道远。第四,绿色金融相关工具须全力推进。为解决全球变暖与气候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9月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绿色金融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在今年备受瞩目,而银行与保险更是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数据统计,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百万亿元资金的投入,这需要绿色信贷的鼎力支持。截止2020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为11.59亿元,其规模为世界首位,但这仅占我国信贷总规模的8.84%。我国如若想顺利实现“双碳”目标,绿色信贷规模还需被进一步扩大。保险作为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居民带来经济补偿。在极端气候愈演愈烈的今天,气候险也须被进一步推广,这不仅让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得到保障,还有助于绿色项目中的险资持续增加,最终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良性闭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