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伟:中国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大量人才,中国大学责无旁贷

人大重阳 2022-04-2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大概3000字,读完共需5分钟



受访者刘伟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本文刊于8月25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为《刘伟校长在新华社<新青年>讲述: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学!(记者李斌)》。


“教育是门大学问”
《大学问》第2期新华社记者李斌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大学问×中国人民大学》


视频时长约10分钟,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采访,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您怎么看高校校长的职责和使命?一流大学的校长究竟应该是当教育家多一些,还是当学问家多一些?
刘伟:我觉得这个不好机械地去分开。所谓“大学”,她就是培养人的一个“圣殿”。作为校长,最基本的使命和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培养人,本身就是一个能力、学问、知识、智慧、思想,尤其是价值观、道德情操,浑然一体的一个培养过程。所谓“政治家”,就是要解决学校办学的方向,解决为国家培养接班人、为党育才的问题。
作为教育家也好、政治家也好,首先解决为谁来培养人,进而再解决怎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所以,我想从这个目标的要求来说,大学校长应当是教育家、政治家、学问家各方面的统一。
记者: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创办的新型正规大学,从“战火中的大学”发展壮大为“新国家的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刘伟:人民大学前身可以追溯到1937年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党创办的陕北公学。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建成立时,最初有八个系,就是为共和国建设、为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相应的人才,特别是经济、法律、文化建设的需要。
这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我们现在培养的毕业生累计差不多有三十几万,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
在“双一流”建设中,人民大学的14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建设的第一期计划。在第四轮的全国组织的学科评估当中,我们有9个学科获评A+,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像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学科,应当说长期以来,人民大学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也有相当的国际影响。这些年,人民大学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提倡学科之间的交叉,有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在逐渐培育。
记者:您觉得人大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刘伟:人大的学生、人大的老师,的确有着浓厚的革命传统底蕴,这是她的红色传承的基因。人大的学生,他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志向,我觉得是非常突出的。
记者:要真正跻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关键之处在哪里?
刘伟: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简单地说就是顶天立地。立地,就是站在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面向中国实际,服务中国的现代化。顶天,就是世界水平,在解决科学问题方面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人文社会科学和一般的自然科学比较,除了发现真理、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之外,还有更多的质疑和批判,以及在批判基础上的担当。
记者:就是说,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永远在路上?
刘伟:没错,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所以我们大学的老师、大学的建设者,我们的受教育者要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历史时代的机遇、挑战,要把握住。在这样的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当中,我们每个人做的工作可能都挺微不足道的,我说句老实话,你回过头看,真正伟大的事情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甚至是渺小的事情堆积起来的一个洪流。
记者:您对未来的新赶考之路是充满信心的?
刘伟:对,我们距离现代化的目标,从来没像今天这样近。但是也有一条,越是距离这个目标近,遇到的阻力、困难、斗争越复杂,越需要我们把握住机会,做艰苦的努力,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
记者:人民大学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有哪些新的安排?
刘伟:首先就是要从规模布局上,要转向高质量发展。所以我想,首先是培养人的质量和结构,特别是学科结构的建设,从本科到研究生。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按照教育的规律,按照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努力地在调整我们的学科建设的结构。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可能要进一步凸显研究型大学的特点,研究型教育的比重要进一步地提高,质量要进一步地上升。在这个过程当中,加强立德树人,在道德情操和修养各个方面,在思想价值、信仰方面,要给学生积极健康的引导,向着光明、美好这方面去展示和引导。
记者:育人这篇大文章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最看重人的什么?
刘伟:从各个方面一定要树立正气,要有理想,要有正义感,有正确的追求,形成一个健康的、坚定的信仰,必须有志气、底气、骨气。这是做人最要紧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你即使哪些方面知识不够,你将来可以再去学,前途无量。一个人把自己的成长,如果和民族的事业、国家社会发展和对别人的有用性,和这个贡献割裂开、脱离开,这个人没有大出息,这人也不会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什么叫价值?价值是你给别人、给社会的贡献,别人、社会对你的承认,这才叫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中国的事业对中国的大学所产生的需要,从来没有像这样一个历史时代这么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服务我们的国家、服务我们的现代化。而我们国家和现代化提出的这些尖锐的问题、鲜活的问题,这些极富有挑战性和引领性的问题,绝不会辜负了中国学子们的才华。
记者:您怎么看当代青年?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作为过来人,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寄语和期望?
刘伟:世界是年轻人的,青年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清楚地认识到,对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家评论很多,埋怨孩子说,你看你怎么能这个样子,我们当年如何。可能你有看不惯的地方,他可能也确实是有问题,但是就是有一条,他一定比你这代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千万不要用不同代的人的使命去衡量和要求年轻一代,他们有他们的任务。你要相信人类是不断地进步的,无论是在知识上、科学上、文明程度上,他肯定是不断地进步的,否则人类就是倒退。
我喜欢年轻人,我喜欢和他们在一块。在大学里,我教了几十年书,我面对的是永恒的年龄。每年新生开学的时候,永恒的18岁。年轮是不断在增加的,你千万不要低估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性和批判能力。你千万不要拿你的尺子去衡量他们,你要充分尊重他们。这对我来说,是很有挑战的,但我很享受。
记者:对已经毕业的或者马上毕业的学生,还有下一步马上要走入高校的新生,最想叮咛他们的是什么?
刘伟: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憧憬自己的未来,这里面肯定会有些许不安。你要相信你自己,你也要相信这个国家,千万别怕。我觉得就像家里的孩子出远门,孩子有了惊吓,他到父母身边,其实父母往往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你别怕,我觉得这个很要紧,大家不要怕。
2018年,学校为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在明德广场上树立了一个模型——一张巨大的火车票,始发站“延安”,本站“中国人民大学”,下一站“前程似锦”。我们要奔向我们新的前程,勇于面对一切事物,敢于斗争,敢于面对困难。你要积极向上,要有好的价值观,要向上,要追求美好。
记者:在您心中,“人大”二字意味着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期待?
刘伟:真的挺深的,我在人大是一种责任。我到这来是当校长,那我有我的责任。党和国家、政府、学生对我是有要求的,说老实话倍感压力,也倍感荣光。
记者:融入血脉了。
刘伟:人大一定是一个在中国也好,在世界上也好,赢得普遍尊重的而且富有特色的一所高校。我们一定要坚持下来,我就期待着进一步地光大。

推荐阅读

世界经济将长期低迷,“三低三高”趋势将现


王惠君:中国共产党的四个成功密码


丝路学院三年,百名“使者”环球


《经济日报》连续5天评论《美国抗疫真相》智库报告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